篆刻“造物”视角下的艺术对平面的初探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isuifengpi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篆刻作为一种具有“造物设计”的作品,在其发展中一脉相承,并有内涵独特的“设计元素”贯穿其中。篆刻艺术为标志、字体、海报设计创意构思的源泉,对篆刻中文字图案的章法进行解构、重组、排列组合,可以表现出具有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篆刻艺术 标志 字体设计
  一、三代时期印章风格与标志设计
  提到篆刻艺术不得不提到汉字,可以说字体是构成篆刻艺术的主要“骨架”。据史料、文献记载,汉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传承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远古先民的结绳、契刻、画符号记事,至象形文字的萌芽时期所创造出的富有生命力的符号图形,都可以称之为“汉字”设计的范畴。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在陶器与石壁上刻画的抽象或具象的图腾与符号,是汉字字体“设计”的早期形态。《古文字学初阶》中谈及汉字的起源,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1]据《说文解字》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早期彩陶、黑陶上面刻画象形文字的符号、意味着早期的符文出现伴随刻画的痕迹。从符号刻画到甲骨文都是用镌刻的方式记载着最初文字设计的演变过程。随着符号、象形、早期文字的发展,印章艺术也就逐渐出现萌芽状态并一步步发展而来。早期的印章艺术与象形文字造物是相辅相成,也是相成相辅的。于省吾的《双剑簃古器物图录》记载印章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历史。[2]
  从玺中可以看出,“印章艺术符号”在当时的制作之时就体现出一定的“造物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就是简单的图形,图形就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在设计语言中它是特定的象形文字符号。但在思维语言中,它既是文字的,还可能是形象的,更可能是综合性的符号。在图片中可以从整体的造物设计上大致推测三代时期印章艺术符号图形的“造物设计理念”线条上多以简单的短线条为主,符纹上以某种神秘的图案处于视觉中心,画面感很强烈;排版上在方寸的空间之内,符纹设计处理都具有均匀的对称性;空间结构有舒有紧、有合有散,有序合理的排版初具审美“造物意识”的倾向;在艺术风格上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在视觉上产生耐人寻味的感觉;在表现主义上出现的符纹主要还具有一定的象形意义,实用主义的功能鲜有;三代时期的印章,在符纹的设计、空间的结构排版、线条的结构疏密处理上,与当代标志设计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论在设计形式上、还是深层内涵上,都体现出印章符号对于设计用简单的形式传递丰富内容的理论意义。对当代大视觉整体上都以白底朱文为大节奏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结构上全封闭式格局架构;标志装饰手法处理上都运用规矩、简单的线条,几何硬边的线型处理字体和图案之间的空间关系;上紧下松的排版布局,根据黄金分割比例视觉中心略高于图形中心,排版布局上部要尽量紧凑,下半部则宽松,部分留白,这样有松有弛达到视觉和审美上的均衡;视觉中心的内部图案呈中心对称性,使字体及图案之间的比例、规则、动势构成十分和谐的画面;标志设计更大的优点是跨越民族性语言的交流。
  二、篆刻的“解构”与重组
  篆刻中对章法的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统一、形式与表现,以及对形体结构的概括、穿插、延伸与挪让的表现手法及装饰性的表现能力,都让人为之惊叹。这门“方寸之内”的中国传统工艺有着千姿百态的字体演变与空间布局。其字体结构上“拆分”“嫁接”与“重组”,字体处理上朱白文演变的表现形式、留白与纹理多样形式,字体布局上印面的各种布局效果,采用各种各样的装饰手法,印面穿插丰富的表现效果,都可以称之为“解构”与再设计。仔细研究发现,这些篆刻艺术的“解构”特征对于当代的字体设计、字体排版、字体创新有着巨大的再设计意义。
  笔者认为,如果说篆刻造物是篆刻艺术的骨骼框架,那字体的“解构”就使篆刻艺术在造物设计上有了血液、生命和灵魂。“解构”对篆刻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章法解构讲究的是整体的布局,这个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各个空间、各要素组成的,彼此相互呼应和联系。因此,篆刻艺术的章法是各字体是灵动的、和谐的、有条理的,“解构”“重组”相互排列,是一种有设计、有意境、有升华的字体设计整合。这种有设计、有意境、有升华的字体整合理念,既要继承篆刻工艺也要结合时代特色。解读其中的“造物”设计理念,再同空间、不同材料进行交叉,
  设计成一个新主题、新形式的字体。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篆刻中“造物”元素的解读发现,它的风格在各种篆刻作品形式中传递着设计元素的语言。提取篆刻艺术造物设计中的章法、布局进行高度概括,然后进行重组、排列组合再设计,把握好传统的篆刻艺术“造物”理念对设计上秉承古中出新的思路,融入时代设计元素思路进行升华,可以开拓出一个更具有篆刻艺术内涵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沙孟海.印學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宇恒,男,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责任编辑 肖英奎)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其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要想充分发挥其信息传播等作用,就必须对博物馆档案采取数字化管理。本文将主要针对博物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 数字化 档案管理  一、不断完善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  博物馆档案在处理方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如以革命事迹作为主题的博物馆,凭材质进行划分,在短期内
【摘要】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对电力的要求也日益加大,本文以某公司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35KV变电所电气工程为例,将改造项目中所遇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35KV;安装工艺;流程  本工程内容:主变(S10-12500/35,35±2×2.5%/6.3KV)一台、35KV高压手车式开关柜(KYN-40.5 31.5KA)四面、直流电源屏(GZDQW22
对用不同酸度处理的仇山钙基膨润土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27Al及29Si MAS NMR 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处理酸度的增加, 蒙脱石中阳离子的溶出, 它的d(00l)的衍射强度降低
期刊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干预模式的不
摘 要:体育术科在高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许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体育术科生的培养,加大对体育术科训练的投入力度。历年来广东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项目作过一些调整,但基本的身体素质考试项目变化不大。本文主要通过对考试项目的内容和评分方法结合现在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探究,做好体育术科考生的选材工作,为高中体育术科考试做好重要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高中;体育术科;选材;专业训练  1近年我省体育术科考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观念建立在对历史本身的反思之上.与传统历史主义不同,新历史主义从历史叙述的本文性质出发,深入讨论了制约文学批评的划界问题及批评语境问题.新历史主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勿庸置疑,“创设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好的数学情境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故事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童话故事是小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扼要叙述了一些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施工的特点;并结合广西横县县城给水设施扩建工程、河池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Ⅱ标、重庆市璧山县城千层岩水厂扩建工程等的情况,具体讲述了给水厂、污水处理厂的施工要点、安装要求、质量要求等;通过对水厂主要施工方法的说明,对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给水厂;污水处理厂;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1给水厂与污水处理厂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