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研究温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其生长的影响。方法 试验设置5个温度梯度(25℃、20℃、15℃、10℃、5℃)和4个水分含量水平(20%、15%、10%、5%)对等量玉米种子进行处理,统计发芽率与发芽势等指标。结果 玉米种子在25℃、含水量20%条件下发芽率最高,25℃、含水量15%条件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
关键词:温度;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种子;萌发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我国气候环境也随之更加复杂,春季经常出现低温干旱现象,使玉米播种后受到低温冻害,导致玉米出苗率下降,苗期生长不良,给玉米产量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笔者对温度和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登海11号,试验在2016年开展。以四川某一玉米示范种植基地为实验基地。试验地土壤为壤土,其基本情况如表1。
2.实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温度梯度(25℃、20℃、15℃、10℃、5℃)和4个水分含量水平(20%、15%、10%、5%)。共 20个处理,3次重复,14h光照,10h黑暗。温度通过人工气候箱调控,土壤水分通过质量百分比计算。温度和水分处理通过人工气候培养室和重量百分比控制。
实验前随机选取登海11号种子1500粒,按照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将未处理的玉米种子浸泡在1%双氧水中浸泡10min,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在方形塑料盒中培养。将50粒种子,置于相应湿度的土壤中,种胚向上,保持粒距,每天检查发芽盒内的温度和水分。
3.数据测定与统计
测定玉米发芽率和发芽势、玉米出苗率和玉米种子贮藏物质运转率。
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
发芽势=规定时间内所有种子发芽数量/供试种子数
用Excel2010软件收集实验数据并绘制表格,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后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二、试验结果
1.不同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得出,25℃、含水量15%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率达100%,发芽势为69%。其次,在25℃、含水量20%环境下,发芽率为98%,发芽势为79%。此兩组种子发芽率非常高。另外,可以看出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随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说明低温与低水分不利于玉米种子萌发。
2.不同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
具体结果见表3。由表3可得,玉米种子萌发后,温度和土壤水分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影响。其中,在25℃、含水量20%环境下,玉米地上部生长最高,其长度为12.8cm。其次,在25℃、含水量15%度环境下,玉米幼苗生长长度为11.8cm。在5℃条件时,幼苗不再生长。所以,可以得出,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土壤水分就成为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次要条件。
三、结语
根据前人研究,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31℃,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逐渐增大。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产生的影响较大,温度越低,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越低。本试验表明,25℃、含水量15%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率达100%,发芽势为69%。其次,在25℃、含水量20%环境下,发芽率为98%,发芽势为79%。当温度下降到10℃以下,土壤水分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微乎其微,温度成为影响玉米萌发的主要因素。
本次试验利用人工模拟玉米生长环境开展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水平和湿度水平,研究了不同温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揭示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对玉米生长影响的趋势。在本研究中,玉米萌发后生长长度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25℃、含水量15%环境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在低温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就成为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次要条件。
总之,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种子才能正常萌发与生长,低温干旱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在春季,为了防止持续低温和干旱影响玉米的出苗,可以适当采用保温补水措施,如覆膜等技术等,确保玉米种子正常萌发并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徐文强, 杨祁峰, 牛俊义,等.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3, 21(1):69-74.
[2]刘啸笑, 何章, 夏冬冬,等.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7, 36(6):18-21.
[3]郑琪, 王威, 王汉宁,等. 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1, 19(6):58-61.
关键词:温度;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种子;萌发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我国气候环境也随之更加复杂,春季经常出现低温干旱现象,使玉米播种后受到低温冻害,导致玉米出苗率下降,苗期生长不良,给玉米产量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笔者对温度和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登海11号,试验在2016年开展。以四川某一玉米示范种植基地为实验基地。试验地土壤为壤土,其基本情况如表1。
2.实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温度梯度(25℃、20℃、15℃、10℃、5℃)和4个水分含量水平(20%、15%、10%、5%)。共 20个处理,3次重复,14h光照,10h黑暗。温度通过人工气候箱调控,土壤水分通过质量百分比计算。温度和水分处理通过人工气候培养室和重量百分比控制。
实验前随机选取登海11号种子1500粒,按照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将未处理的玉米种子浸泡在1%双氧水中浸泡10min,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在方形塑料盒中培养。将50粒种子,置于相应湿度的土壤中,种胚向上,保持粒距,每天检查发芽盒内的温度和水分。
3.数据测定与统计
测定玉米发芽率和发芽势、玉米出苗率和玉米种子贮藏物质运转率。
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
发芽势=规定时间内所有种子发芽数量/供试种子数
用Excel2010软件收集实验数据并绘制表格,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后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二、试验结果
1.不同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得出,25℃、含水量15%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率达100%,发芽势为69%。其次,在25℃、含水量20%环境下,发芽率为98%,发芽势为79%。此兩组种子发芽率非常高。另外,可以看出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随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说明低温与低水分不利于玉米种子萌发。
2.不同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
具体结果见表3。由表3可得,玉米种子萌发后,温度和土壤水分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影响。其中,在25℃、含水量20%环境下,玉米地上部生长最高,其长度为12.8cm。其次,在25℃、含水量15%度环境下,玉米幼苗生长长度为11.8cm。在5℃条件时,幼苗不再生长。所以,可以得出,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土壤水分就成为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次要条件。
三、结语
根据前人研究,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31℃,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逐渐增大。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产生的影响较大,温度越低,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越低。本试验表明,25℃、含水量15%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率达100%,发芽势为69%。其次,在25℃、含水量20%环境下,发芽率为98%,发芽势为79%。当温度下降到10℃以下,土壤水分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微乎其微,温度成为影响玉米萌发的主要因素。
本次试验利用人工模拟玉米生长环境开展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水平和湿度水平,研究了不同温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揭示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对玉米生长影响的趋势。在本研究中,玉米萌发后生长长度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25℃、含水量15%环境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在低温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就成为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次要条件。
总之,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种子才能正常萌发与生长,低温干旱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在春季,为了防止持续低温和干旱影响玉米的出苗,可以适当采用保温补水措施,如覆膜等技术等,确保玉米种子正常萌发并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徐文强, 杨祁峰, 牛俊义,等.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3, 21(1):69-74.
[2]刘啸笑, 何章, 夏冬冬,等.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7, 36(6):18-21.
[3]郑琪, 王威, 王汉宁,等. 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1, 19(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