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1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新疆天山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新疆天山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目。
世界遗产大会专家评价:新疆天山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南北坡景观差异和植物多样性,也是中亚山地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物种的最重要栖息地。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遗产大国。然而,在新疆天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前,在辽阔的新疆乃至西北各省区,尚没有世界自然遗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新疆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拥有一批世界上独一无二、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非常高的世界级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申报世界遗产的条件极为优厚。
新疆天山价值一:
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
位于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系统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它横贯东西,全长2500公里。天山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独立山脉。
新疆天山长达1760公里,在中国境内的新疆天山占整个天山山脉长度的三分之二,展现了天山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东部的博格达峰海拔高度为5445米。
天山三面被六大沙漠包围,包括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海拔最高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绵延无尽,它有大范围的冲积扇和雨水沉积湖,同时也因造成沙尘暴天气著称。
遗产地包括了一系列具有突出景观美的区域,包括:壮观的雪山冰峰、优美的森林和草甸、清澈的河流湖泊、宏伟的红层峡谷,还有高山和沙景的奇妙组合和强烈对比,展示了非同寻常的自然美。
新疆天山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新疆天山价值二:
是反映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
新疆天山是全球温带干旱区正在进行的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范例。至少从上新世以来,遗产地深处内陆的地理区位和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较之世界其他区域,更好地保存和展示了温带干旱区大山脉的地貌、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
遗产地拥有温带干旱区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突出代表了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演替的杰出范例。
遗产地是中亚山地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种的最重要的栖息地,突出代表了这一区域由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替代的生物进化过程。
天山和新疆天山: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新疆天山占天山总长度的三分之二
天山是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温带干旱区最大的山系,也是世界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全长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达800公里以上。天山在中国新疆境内东西向延伸1760公里,主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由北向南,由3条大山链,即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以及20多条山脉和数十个山间盆地和谷地构成。新疆天山横亘于北侧准噶尔荒漠和南侧塔里木荒漠之间,形成了“两漠夹一山”独特的自然地理奇观,犹如巨大的水塔,孕育了规模宏大且类型多样的山地生态系统,也为周边荒漠绿洲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
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一个系列遗产,遗产地总面积606833公顷,缓冲区总面积491103公顷。自西至东分别为: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这4个组成片区是新疆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集中展现了新疆天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突出代表了新疆天山全球普遍价值。
新疆天山突出普遍价值: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库尔德宁自然遗产连接起最美的风景
新疆天山是世界上干旱荒漠区山地综合景观的最杰出代表,拥有雪峰冰川、河流沼泽、高山湖泊、五花草甸、森林草原、湿地河曲、红层峡谷和荒漠戈壁等丰富的景观资源。新疆天山最突出的景观特征在于整体规模雄伟、景观单体丰富、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组合完美、景观反差强烈。特别是,遗产地南坡荒凉裸露的岩石与北坡秀美葱绿的森林草甸将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巧奇妙,这样反差巨大的汇集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天山不仅是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天上之山”,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绿色走廊,自古以来,有无数神话传说、诗歌词赋和音乐绘画赞美天山。时至今日,新疆天山仍是中国最具代表的景观名片之一。
新疆天山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杰出代表,综合反映了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系统。地拥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和极高山永久冰雪带等5个气候带以及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4个干湿区。9个植被型、25个植被亚型、82个群系,是温带干旱区植物群落最丰富的地区。以其独特的植被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而成为温带干旱荒漠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新疆天山”为何能够吸引世界的目光
位于中亚腹地、远离海洋并被广阔沙漠所包围的天山,展现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温带干旱区山地综合自然景观,具有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美。
作为在全球最大的干旱区发育起来的如此规模宏大且类型多样的山地生态系统,天山还为周边广袤的沙漠和绿洲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全球最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其显著的“湿岛”效应,保障了中亚区域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活在“新疆天山”脚下的各族居民,千百年来正是受益于此,才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丝路文明。
与此同时,“新疆天山”还是全球温带干旱区正在进行的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天山针叶林、天山山地草原草甸和天山山麓干旱草原中,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天山生长着80多种各种药用植物;天山地区还是优良牧草的基因库,已发现的禾本科植物就达55种;天山中还有许多珍禽异兽。新疆天山共有野生动植物3000余种,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近500种,包括雪豹、暗腹雪鸡、高山兀鹫、小叶白蜡、新疆郁金香等。
新疆天山提名地满足的世界自然遗产标准
标准(vii):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或非同寻常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
新疆天山提名遗产地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典型代表,具有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展示了独特的自然美。
标准(ix):是反映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
新疆天山提名地是温带干旱荒漠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拥有干旱区完整的生物垂直带谱,是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演替的杰出范例。
世界遗产大会专家评价:新疆天山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南北坡景观差异和植物多样性,也是中亚山地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物种的最重要栖息地。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遗产大国。然而,在新疆天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前,在辽阔的新疆乃至西北各省区,尚没有世界自然遗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新疆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拥有一批世界上独一无二、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非常高的世界级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申报世界遗产的条件极为优厚。
新疆天山价值一:
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
位于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系统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它横贯东西,全长2500公里。天山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独立山脉。
新疆天山长达1760公里,在中国境内的新疆天山占整个天山山脉长度的三分之二,展现了天山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东部的博格达峰海拔高度为5445米。
天山三面被六大沙漠包围,包括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海拔最高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绵延无尽,它有大范围的冲积扇和雨水沉积湖,同时也因造成沙尘暴天气著称。
遗产地包括了一系列具有突出景观美的区域,包括:壮观的雪山冰峰、优美的森林和草甸、清澈的河流湖泊、宏伟的红层峡谷,还有高山和沙景的奇妙组合和强烈对比,展示了非同寻常的自然美。
新疆天山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新疆天山价值二:
是反映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
新疆天山是全球温带干旱区正在进行的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范例。至少从上新世以来,遗产地深处内陆的地理区位和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较之世界其他区域,更好地保存和展示了温带干旱区大山脉的地貌、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
遗产地拥有温带干旱区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突出代表了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演替的杰出范例。
遗产地是中亚山地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种的最重要的栖息地,突出代表了这一区域由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替代的生物进化过程。
天山和新疆天山: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新疆天山占天山总长度的三分之二
天山是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温带干旱区最大的山系,也是世界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全长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达800公里以上。天山在中国新疆境内东西向延伸1760公里,主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由北向南,由3条大山链,即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以及20多条山脉和数十个山间盆地和谷地构成。新疆天山横亘于北侧准噶尔荒漠和南侧塔里木荒漠之间,形成了“两漠夹一山”独特的自然地理奇观,犹如巨大的水塔,孕育了规模宏大且类型多样的山地生态系统,也为周边荒漠绿洲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
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一个系列遗产,遗产地总面积606833公顷,缓冲区总面积491103公顷。自西至东分别为: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这4个组成片区是新疆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集中展现了新疆天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突出代表了新疆天山全球普遍价值。
新疆天山突出普遍价值: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库尔德宁自然遗产连接起最美的风景
新疆天山是世界上干旱荒漠区山地综合景观的最杰出代表,拥有雪峰冰川、河流沼泽、高山湖泊、五花草甸、森林草原、湿地河曲、红层峡谷和荒漠戈壁等丰富的景观资源。新疆天山最突出的景观特征在于整体规模雄伟、景观单体丰富、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组合完美、景观反差强烈。特别是,遗产地南坡荒凉裸露的岩石与北坡秀美葱绿的森林草甸将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巧奇妙,这样反差巨大的汇集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天山不仅是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天上之山”,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绿色走廊,自古以来,有无数神话传说、诗歌词赋和音乐绘画赞美天山。时至今日,新疆天山仍是中国最具代表的景观名片之一。
新疆天山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杰出代表,综合反映了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系统。地拥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和极高山永久冰雪带等5个气候带以及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4个干湿区。9个植被型、25个植被亚型、82个群系,是温带干旱区植物群落最丰富的地区。以其独特的植被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而成为温带干旱荒漠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新疆天山”为何能够吸引世界的目光
位于中亚腹地、远离海洋并被广阔沙漠所包围的天山,展现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温带干旱区山地综合自然景观,具有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美。
作为在全球最大的干旱区发育起来的如此规模宏大且类型多样的山地生态系统,天山还为周边广袤的沙漠和绿洲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全球最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其显著的“湿岛”效应,保障了中亚区域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活在“新疆天山”脚下的各族居民,千百年来正是受益于此,才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丝路文明。
与此同时,“新疆天山”还是全球温带干旱区正在进行的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天山针叶林、天山山地草原草甸和天山山麓干旱草原中,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天山生长着80多种各种药用植物;天山地区还是优良牧草的基因库,已发现的禾本科植物就达55种;天山中还有许多珍禽异兽。新疆天山共有野生动植物3000余种,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近500种,包括雪豹、暗腹雪鸡、高山兀鹫、小叶白蜡、新疆郁金香等。
新疆天山提名地满足的世界自然遗产标准
标准(vii):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或非同寻常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
新疆天山提名遗产地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典型代表,具有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展示了独特的自然美。
标准(ix):是反映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
新疆天山提名地是温带干旱荒漠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拥有干旱区完整的生物垂直带谱,是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演替的杰出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