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教师的学科理解作为教研的主线,以教学现场研修作为教研的主要方式,构建“一线四场”新型教研模式,能找到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有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机 构】
:
江苏省无锡市夹城里中心小学,214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教师的学科理解作为教研的主线,以教学现场研修作为教研的主要方式,构建“一线四场”新型教研模式,能找到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有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他文献
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对如何实现同化、达到顺应、取得平衡等问题,给出“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依托情境先做后教”“搭好探究坡度,做好逻辑关联”“增加关联引导,促进知识迁移”“设疑追问,巧推平衡”和“抽象拓展,牵引平衡”的应用策略,揭示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点连成线、线结成面、面化为体”的知识内化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预审稿将“数据分析观念”演化为分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递进培养的“数据意识”和“数据观念”.数据意识指的是,面对具体问题时,知道数据的价值,形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到数据中固有和新增的信息及规律,从而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习惯性心理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教师需要设计学生能够理解、想要解决的真实问题,鼓励、引导学生探究,产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需要,进而生成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各种具体方法.
大单元教学逐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现场的常态,是由当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组合的编排方式所决定的.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从统整教学的特质出发,从教学点的设置、支架的设计、学习过程关注的角度来重新考量新环境下的大单元统整教学.教学点从概念的变化到实际的确定,带来支架的介入,让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更适合当前教学现场的使用.
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使用任务单,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简化设计任务单的步骤,分别设计预习型任务单、第1课时任务单、第2-3课时任务单、大任务学习单,让任务单走进“寻常百姓家”.
从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出发,数学深度学习的基本样态包括整体有联系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以及轻松安全的课堂文化.为此,教师需要理解教学内容中的“大观念”,引导学生利用大观念关联与统整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和讨论,并辅以高质量的教学反馈;通过更贴近学生认知基础的情境和任务、更适当的学习方式,打造学习共同体互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