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又常见的姿势不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ui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姿势不良不仅难看,还会造成身体的各种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颈椎病和腰椎病等疾病。长期姿势不良使身体的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肌力过强,有些肌肉则长时间被抑制和牵拉,导致肌力过弱,肌力过强与过弱相交叉即形成“交叉综合征”。“交叉综合征”包括上交叉综合征和下交叉综合征,它们是两种常见的、易导致脊椎病的姿势不良状态。
  认识“交叉综合征”
  正常人无论是站立还是坐位,姿势都应该是挺拔优美的。而有的人却呈圆肩、驼背、头部前倾的姿势,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常见于久坐或常进行超负荷训练的人,如长时间使用电脑者、健身爱好者、学生、外科医生、钟表修理工、绘图设计人员、驾驶员等。
  还有的人行走时挺腹、撅屁股,医学上称之为 “下交叉综合征”。下交叉综合征常见于有啤酒肚的人、孕妇和常穿高跟鞋的女性。因这些人行走时肚子前挺、屁股后撅,好似腰部无力支撑,所以本病又俗称“塌腰”。
  “驼背”“塌腰”危害大
  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体态变形、弓腰驼背,给人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感觉。不良姿势导致其颈肩部肌肉过度紧张,颈椎曲度改变,容易导致颈部肌肉劳损,甚至颈椎病。严重的颈椎病会导致神经根和脊髓受压,出现手麻、下肢痉挛、行走有踏空感等症状。颈部肌群受力的改变,还会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产生耳鸣、目眩、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含胸驼背可导致重心前倾,使人容易摔跤;还会限制胸廓扩张,影响呼吸功能;胸腔和腹腔相贴,会使内脏受挤压,引起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
  下交叉综合征患者由于骨盆前倾、腰椎过度前凸,腰椎间盘及腰骶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大,可导致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变性,引起腰骶部疼痛、腰椎不稳、小关节肥厚、椎间盘变性、腰椎间盘突出、髋骨和膝骨关节炎等。
  纠正“交叉综合征”
  “交叉综合征”是由肌肉长期的受力改变,肌力过强和过弱的肌肉相交叉所致,故进行针对性的肌肉训练,拉伸被强化的肌肉,加强被弱化的肌肉,可有效预防和纠正“交叉综合征”。
  ①纠正“驼背”
  胸大肌、胸小肌、肩胛提肌、上斜方肌是被强化的肌肉,应进行拉伸和放松训练,增加其柔韧性。
  拉伸胸肌:面对墙角,双脚离墙角约三个脚掌距离。双手高举,贴于两侧墙面,身体尽量向墙角靠拢,双脚不能离地,保持该动作20秒以上,此为1组。每天做2次,每次做6组。
  拉伸颈椎两侧肌群:取坐位,保持腰背挺直,头向一边侧屈,用手扶住头部向该侧屈方向拉伸,持续20秒;然后换另一侧,此为1组。每天做2次,每次做6组。
  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深层颈屈肌是被弱化的肌肉,应以增强肌力的抗阻训练为主。
  训练斜方肌:俯卧于床上,头露出床边,双手负重(若肌肉力量太弱,可先不負重),依次做T型训练(双手侧平举,图3)、Y型训练(双手斜向前举,图4)和W型训练(双侧肘关节屈曲90度,,轮流12次为1组。每天做2次,每次做1组。
  ②纠正“塌腰”
  髂腰肌和竖脊肌是被强化的肌肉,应进行拉伸和放松训练,增加柔韧性。
  三点支撑训练:俯卧于床上或垫上,双手将上半身全部撑起,尽量保持髋部紧贴床面,保持20秒以上,此为1组。每天做2次,每次做6组。 图6 三点支撑训练
  腹部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及腹横肌)和臀大肌是被弱化的肌肉,应以增强肌力的抗阻训练为主。
  平板支撑训练:俯卧于垫上,双肘和双脚支撑身体,腰背部保持水平。若难度过大,可先用双肘和双膝盖支撑,但要保证动作标准,持续1分钟。每天做2次。
  桥式运动:仰卧于床或垫上,臀部用力将肚子向上顶,使身体形成一个“拱桥”的形状,腹部与大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持续5分钟,此为1次。每天做1次。
  专家简介
  胡志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及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尤其擅长应用运动训练及小针刀技术进行功能恢复及疼痛的康复治疗。
其他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生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近20年来,全球3000余万近视眼患者通过激光手术摘掉了眼镜,其安全性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尤其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无需制作角膜瓣、更微创,手术安全性大幅提高。  激光治近视,“摆脱”眼镜不是梦  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均属于
患者故事  王女士:我今年34岁,以前很少上医院,几乎没做过什么特殊的妇科检查。最近,白带有点异常,总不见好转,所以去就诊。常规检查发现宫颈轻度糜烂、细菌性阴道炎,医生还建议我进行HPV和TCT检查,并说以后每年都要做一次。做完检查,我上网“脑补”了一下HPV和TCT的相关知识,才知道这两个检查是与宫颈癌相关的。难道医生认为我有宫颈癌的可能?如果这次结果正常,以后还需要定期检查吗?  HPV和TC
措施一: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预防肝癌复发的关键因素。比如:如果肝癌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患者必须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如果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患者必须禁酒;等等。措施二: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肝癌发生与人体正气亏虚密切相关。所谓“虚损生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加之手术耗散人体元气,使人体正气更虚,术后是中药调养的最佳时机。采用健脾养胃、疏肝补肾、调气养血等治法,使气血阴阳调和,正气
家庭医生制度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签约服务关系,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卫生健康服務。  随着社会发展与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不仅仅是疾病诊疗,还包括专业性的健康咨询、针对性的健康照顾、权威性的健康指导和持续性的健康关怀,单一的服务提供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多层次的实际需求,真正能够全面串联、融会贯通、综合供给的,唯有家庭医
《大众医学》微信公众平台有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供喜欢养生、注重健康的网友参与。前不久,通过《大众医学》招募的亲子活动共邀15个幸运家庭参与,家长和孩子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里捏中药、做香袋、赏草药,玩得不亦乐乎。你想看看孩子们的成果吗,你也想欣赏可爱的中草药吗?随我们一起来赏来玩吧。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位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内  叹为观止的中药标本  踏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孩子们睁大眼睛欣赏橱窗内琳琅满目的
性健康知识:从“禁锢”到走向大众  早在1963年,周恩来就曾多次关心性健康的问题,提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卫生知识告诉男女青少年,强调向青少年普及性卫生知识是一场破除迷信思想、移风易俗的大事。不过总体而言,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关注性健康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严格地说,我国当代性科学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82年,著名医学家吴阶平等编译的《性医学》一书出版,是我国性科学研究的开端。在吴
病因有多种  动脉硬化的病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三高”,还包括肥胖、吸烟、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脾气暴躁也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遗憾的是,很多中年人对健康不够重视,即使查出“三高”也未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又存在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成為动脉硬化的“后备军”。危害知多少  随着动脉硬化的发展,可逐渐导致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更好地了解死亡,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大声谈论“死亡”,是对生命的一种唤醒,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在面对亲人离世的这个阶段,除了必要的救治外,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比如进行有效(爱)陪伴、帮助患者完成心愿等,让逝者善终,生者善别。惜亲情,竭力回避“死亡”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文化重孝道,“视人命胜天”的观念普遍且根深蒂固,许多家属明知医治无效,但在面对患有严重疾病、
《全唐诗》中收录了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诗中寥寥几笔便将江南水乡富庶繁华的景象铺陈开来:莲藕、菱角是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水生蔬菜,绫罗绸缎是百姓生活富足的象征,夜市里小船载着货品穿梭于遍布的小桥、交错的河道……  水生蔬菜多指生长在湖、塘、江、河、沟、田等水泽环境条件中的蔬菜作物。我国长江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的日益老龄化,帕金森病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据统计,我国有250多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47%的患者从未得到任何治疗,也有很多患者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误解或期望过高。作为一名经常与帕金森病患者接触的医生,我有些话想对他们说。  对战帕金森病,医生心中四“最”  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胡小吾  最担心:未及时发现“隐秘”症状  提起帕金森病,大家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