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将大兴安岭中生代地表地质演化,与地壳、上地幔、软流圈不同深部的构造特征结合起来,反演大兴安岭的演化过程:从早中生代底侵作用开始,经过晚中生代的大量壳幔混合岩浆侵
【机 构】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内蒙古矿产实验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大兴安岭中生代地表地质演化,与地壳、上地幔、软流圈不同深部的构造特征结合起来,反演大兴安岭的演化过程:从早中生代底侵作用开始,经过晚中生代的大量壳幔混合岩浆侵位-喷发,大兴安岭完成了造山第一阶段的陆壳增生过程,早白垩世伴随大兴安岭的快速隆升和两侧盆地的沉降,形成了盆-岭构造,完成了造山第二阶段的隆升过程.作者通过大兴安岭的这一独具特色的造山作用,提出陆内造山的一种可能的机制,即伸展造山,同时对陆内造山区别板缘造山的复杂性提出了初步的认识.
其他文献
通过对玉龙含矿斑岩体中钾长石斑晶的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其有序度分别为0.457~0.597(X射线衍射)及0.64~0.72(红外光谱),三斜度分别为0.675~0.775(X射线衍射)及0.16~0.44(红外光谱),
女山玄武岩中麻粒岩包体的主要矿物组合为Opx+Cpx+Pl,均呈条带状构造,具有细粒粒状变晶结构或不等粒结构.女山麻粒岩包体的斜方辉石及单斜辉石的化学成分都非常相似于华北太
结合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在商丘-亳州高速公路下封层中的实践应用,介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尤其是对蒸发残留物软化点、砂当量、
通过分析塔中地区志留系砂岩的某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该地区砂岩的地球化学以及其物源特征.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的沉积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
运用表界面理论及有关概念分析沥青从矿料表面剥离机理,提出减少沥青从矿料表面剥离可能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