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赛祆仪式在关中地区民间社火中的遗存——以陕西宝鸡赤沙镇“血社火”为例

来源 :敦煌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tby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粟特人祆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民间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陕西宝鸡赤沙镇"血社火"是典型的粟特人赛祆仪式在民间社会的遗存。祆教祭祀穆护在赛祆仪式中,使用剖心破面等血腥恐怖的幻术,增加宗教仪式的神秘和震慑性。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及其信仰的祆教受到打击,逐渐在中原消失,某些赛祆仪式被保留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成为民间社火中独特的一支。中国民间社会文化和艺术融入了多种文化,并形成强大的民间艺术,"血社火"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分析,为老年医疗保健工作及健康老龄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地区的畜牧业有官府经营、寺庙经营、民间经营三种模式。其中,官府、寺庙所营畜牧业由部落百姓或寺户充任专职牧人进行放牧,并受到相应机构的严格监管,定期
降魔成道是佛传的重要情节之一,在佛教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其对佛法宣扬和信徒自信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以致后来独立于佛传发展起来。莫高窟北周第428窟北壁有一铺降魔图
莫高窟第353窟通过东壁门顶过去七佛与弥勒的组合为本窟奠定了末法的主题思想。窟内西、南、北三壁龛内所塑药师、弥勒和阿弥陀造像虽经清代重塑,但基本维持了西夏重修时的原
大约南北朝时期,汉魏间著望安定皇甫氏南迁,先至襄阳,再徙寿春,中古后期已有寿春皇甫氏之称。现存辑本《元和姓纂》中保留有寿春皇甫氏家族世系记录。此外,因唐宪宗时期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