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小学音乐微课资源学习模式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在我国兴起以来,多以短视频的形式传播着。但微课的形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视频中,更应该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知识类型以及学习者学习知识的认知方式而不同。本文旨在讨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体联通式微课资源平台,以及在一体联通式微课资源平台小学音乐微课资源能呈现的微课资源结构形态,试图从实践中总结出一站多模式的微课学习模式。本文试着探讨一站多模式微课学习模式的诸多功能特点,也为微课资源平台的搭建与使用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一体联通式  一站多模式  微信公众号  小学音乐  微课资源分类
  一、小学音乐微课资源的分类
  我们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对小学音乐微课进行了分类,认为微课根据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如下表所示的几类:
  感受与欣赏类微课中,当需要时,音频下方可以标注文字指明几分几秒为哪一段哪一乐句,这有助于学生在初次聆听过程中快速找到指定聆听的位置。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文章内最多只能插入三段本地音频,不能将音乐截成多个片段上传,所以大多情况下采取文字标注的方法。
  表演类中演唱类主要是由伴奏音乐、演唱音乐、歌曲简谱乐谱构成,也包括下方的歌曲简介。
  表现类音乐听力练习主要是音乐听力录音音频,音乐包括书本上的听乐句,也包括我们自主布置的听单音与音程。听音下方有文字类的学习任务单;表现类演奏主要是四年级以后竖笛吹奏,视频主要内容是演奏中的难点指法与歌曲吹奏示范;音乐知识类主要是音乐中的音乐要素知识识记与运用,音乐常识等;小程序镶嵌在同一课题页面下,用于学生自我测试、自我知识巩固、反馈学习情况。
  我们对小学音乐微课的分类主要是为了减少视频微课制作的工作量,提升微课的使用效率。在小学音乐学科学习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不同的音乐课题有着不同类型的音乐知识及需要掌握的不同能力。这就意味着视频类微课并不是唯一高效率的教与学的方式。所谓“效率”不仅是指教师制作微课的时间角度、微课的作用角度等,还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类型的接受难易与方便程度。如上表中所示的不同类型微课,有不同的微课结构形态,制作时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不同的认知方式对应不同的知识类型。学习时认知方式的多样化也有助于学生们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图谱。
  二、一体联通式微课资源
  基于对微信公众号的小學音乐微课资源结构研究我们发现:
  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呈现的各种结构类型的微课资源都镶嵌有小程序,其中问卷星、金数据等小程序是功能强大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利器。有了小程序我们就能够统计到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态度、程度进行“三度分析”,分层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
  能够实现时时学习;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连接教师与学生;连接学生与课堂;连接学生与社会生活:具有这“两实现三连接”特点的微课资源是有效的微课资源。能有效实现微课让学生“课前能预习、课上有数据、课后能练习”的目标。
  像这样具有“两实现三连接”功能,并且集各种类型微课资源于一软件平台之内,使用过程中不用调用别的软件的资源,我们称这样平台中的微课资源为一体联通式微课资源。
  一体联通式微课资源一个显著的特征:根据微信公众平台中“一级菜单”“子菜单”“页面模板”等功能机制构架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一目了然,思路清晰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微课资源。学习过程中不用跳出微信软件操作之外的软件,自成一体。每一主题微课资源汇集在同一页面窗口,实现“一微课一页面”。
  三、一站多模式微课学习
  我们构建了一体联通式微课资源平台,并对小学音乐微课资源进行了分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会形成一站多模式学习模式。如下面例子所示:
  介绍音乐题材与形式类微课资源。这一类微课资源在微信公众平台呈现形式为:视频+音频+文字解说+小程序。学习者通过视频直观地感受乐曲的题材,通过视频中图片与演奏清楚地理解演奏乐曲的乐器,演奏形式等信息。视频下方的文字解说简明扼要地说出视频中传播的知识要点与关键环节。学习者配合视频下方的文字解说,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观看视频要掌握的要点,从而有目的地观看学习。
  学习结束后根据下方提示,点击小程序在页面内跳转到问题页面。制作者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设计问题,或是知识检测,或是学习态度统计,或是学习程度统计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真实情况在小程序中如实反映,作为制作者掌握学习者情况的数据信息。
  演唱类微课学习。这一类微课资源在微信公众平台呈现形式为:音频+简谱+文字解说+小程序。根据小学音乐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不容易记住学习歌曲的歌词,如果在课下不加以实践练习的话,会丧失很多音乐学习的附加功能。如,在别人面前表演与人分享的快乐,在演唱中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积极生活的乐观态度等。
  微信公众平台一篇“自建图文”中可以加入三段独立的音频,我们通常插入的是演唱歌曲范唱和伴奏,歌曲音乐下方紧接着的是美化的歌曲简谱,再下面是歌曲结构和曲调风格特点的介绍。最下方是小程序,连接着学生们对歌曲演唱的反馈问题。这样的组合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练习的时候有伴奏、有歌谱,能准确又动听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听力练习类微课学习。考虑到插入的音频不能节选式地播放,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中对同一篇“自建图文”插入音频数的限制,所以我们采用“视音频”的方式设计听力练习。视音频指的是视频中只有音频的声音并没有多余的动画,也即视频格式的音频,但又有所不同:视频中会有一些简单的图片文字提示。所以这一类微课资源在微信公众平台呈现形式为:视音频+文字解说+小程序。这里面文字解说主要是听力任务单,而小程序主要是统计学生的听力答案与自我听力评价。
  一站多模式的微课资源学习模式很好地兼顾到了学科知识的多样性,对学科中不同类型的知识以及需要掌握的能力全方位地呈现;也兼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学习;也兼顾到学生学习经验的全覆盖,从课堂到生活中的音乐实践,从学生自我学习和反馈到教师的数据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也兼顾到学习过程中软件操作的一站式便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思瑶.“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2]韩雅楠.微课在银川市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巧借教育信息化之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学教研形式,通过“网络教学”和“网络教研”,激发区域内教研活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从而化危机为契机。  关键词:区域教研 中小学读写 信息化与学科融合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为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在校园中蔓延,确保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全体师生“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
近些年来,随着“幼小衔接”在我国不断发展,“小幼衔接”这一新概念也开始被一些人所关注和认同。为了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衔接工作的不断完善,一类人坚守原有“幼小衔接”观念,主张进一步改善幼儿园衔接工作方法;另一类人则提倡变“幼小衔接”为“小幼衔接”,让小学扛起衔接工作大旗。事实上,“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本文提出“幼小”与“小幼”双向衔接、共同发力的观点,并从政府和社会、学校和老师、家长和儿童三维度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摘要:通过绳、杆连接的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关联性是高中物理的一个教学难点。笔者将从数学的求导角度和速度瞬心法对速度和加速度关联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对于关联加速度提供了特殊状态下的例题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关联速度 关联加速度 数学求导 速度瞬心  在高中物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实践中,关于连接体之间速度关联问题,一直是个难点。好在已经有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
公共事业发展还应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民众的公共服务获取需求。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公共事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从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优化、监督制度健全等角度对提高公共事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在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为了给城镇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农产品采购渠道,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新建农贸市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为了让农贸市场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体现,必须结合其市场定位,进行科学的选址规划,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统筹兼顾。本文首先介绍了农贸市场选址标准和市场定位,随后概述了农贸市场的专项规划和综合效益,最后选取绿化率指标、交通指标和产值效益与规划建设配比关系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贸市场的指标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