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带声,言为心声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朗读的三个层次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前两个是底线,只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应该不成问题。而“有感情”,则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学生阅读的一种高峰体验,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
  一、用品读引导学生
  古人曰:“三分诗,七分读。”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就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要读出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的个性。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温良,或愉悦或悲伤,都是诉诸听觉的对作品的一次再创作,恰如其分的声音,充沛浓郁的情感氛围,展示和延伸了文章的形象。文章中的画面,就一定要用情感朗读,情绪饱满,才能把学生带入到喜、怒、哀、乐的情感中去,才能带入到作者的情感中去,进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探讨课文中美的价值。但要得到这一结果,必须有一个酝酿过程,那就是:感知——理解——共鸣——内化。
  《船长》教学片段:
  师:从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是一次根本次的转变。这次船长是怎么指挥的。
  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时间大约为三分钟。
  师:谁来像哈尔威船长一样,把他这最简短的一句话——“够了”,读一读。
  生:(大声地)够了。
  师:谁能读得更自信一些。请坐,你来。
  生:够了。
  学生在对话中,透过“20分钟”、“够了”、“开枪打死他”等词句,读出了船长的自信,读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读出了船长的忠于职守,就这样一个高大伟岸的船长渐渐巍然屹立在他们的心中。
  于是“有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听着师生充满激情的朗读,眼前已不是那静止着的文字,而是船长那跳动着的灵魂。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真诚地敞开自己的心怀,用思维触摸“白纸黑字”,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于是,学生在这段简单的文字中,读出了丰富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不断丰富着学生对船长其人的感知,不断激荡着学生内心的情感。这激荡的情感在师生的对话中又不断得以激发,最后师生共同朗读,为鼓荡起来的情感提供了“喷薄”的出口。
  二、用情境调动学生
  文章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与文章充分地对话,是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关键。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同时使个体感受和文章意义交融。因此,要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铺垫一个情感基调。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拉萨的天空》一课时,我通过一幅幅美丽纯净的天空画面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以画面展示,渲染,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平时在城市中无法感受到的湛蓝和圣洁。把文中那“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的奇妙景象通过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孩子们在看到一幅幅美丽画面发出一声声惊呼后,画面的美和文字的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朗读起来也更富真情。
  在学生真切地感受艺术形象、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分别安排各种读的形式,如: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同桌对读,男女生赛读等,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入境,常读常新。多“读”引导着学生融情入景,巧思妙说,往往能使他们达到情感的升华。
  三、用范读感染学生
  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
  老师的范读就是展示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声音演绎,教师把抽象的书面语还原为感性的亲切的口语,自然能够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对低年级,理解整体文本不是学生的任务,而是一个背景,所以范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朗读主要是模仿——在模仿性朗读中,完成对文本整体和一些细部的感性理解。但到高年级,教师的范读会束缚学生的自由解读。因此在这里有个逆转,低年级是由整体理解到局部理解为主的,高年级是由整体感受到局部理解再到整体把握的。这里的差别是背景与焦点:整体文本的朗读,在低年级是理解的背景;局部文本的理解,在高年级是全文朗读的背景。因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能泛泛而用,要有针对性,并且不要过多,过多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理解。所以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丰碑》《军魂》《麻雀》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这里要提一点,“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 。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当我们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时,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初次走入东沙湖,被校园的硬件设施所陶醉;再次与新教师交流,却深感肩上责任之沉重。有老师问我:在教学目标上,还要不要三维目标?要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吗?并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形式,很少或很难落实到教学上。对于新教师来说,第一年任教,开学第一天,愿意提出心中的真实想法,就是我们交流学习的最好时机。没有谆谆教诲,就是两句话:一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一、准备活动的任务与目的  1、准备活动的任务是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体态,发展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使身体各器官各系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是为课的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思想上与生理上的准备,防止运动损伤事故,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使学生掌握准备活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及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  2、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将学生迅速地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课的任务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知识的原型。  一、学习内容的生活化  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资源。教师在挖掘生活化学习资源时,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中的信息窗入手,
老师们在上课之前都有详细备课的习惯,并且根据教学指导上的过程进行尝试,往往实验操作的结果符合了教学指导的结论,老师就继续向下进行教学安排了,殊不知在有的开放性的教材教学中,学生有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的情况而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我满心希望的教学《液体的混合》一课时,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并让我在教学中应接不暇。抱着一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以及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发的心态,让我们一起来回到课堂上,看看
一、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特征分析  1、自主性。毫无疑问,个性化阅读最关键的特征是其学习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
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实践来对事物进行认知,或者是通过使学习者完完全全的体验整个学习过程,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知识的主角,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在亲身实践或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整个知识。整个过程是通过给学习者一种新鲜感、刺激感,从而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习者的记忆,深化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  一、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1.学习没有兴趣,积极
评价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评价不是老师沉重的负担,而是分享学生快乐的蜜!  评价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者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它对人今后的行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评价。  批改作文是作文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人逐步认识到目前作文批改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批改过于“细致”。  对于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教师批改过于“细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持久的参与热情、缺乏有效地合作经验、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同时缺乏指导老师对他们有效地指导,使得“折扣现象”屡屡出现。面对这些现象,作为指导老师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另辟蹊径,理性面对。  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思想上的懈怠或行为上的懈怠。所谓思想上的懈怠,是指学生在活动不断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其参与活动的热情就如一堆燃燒的干柴,其火焰会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感性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老师需要把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游戏情景相结合,在一种生活化、情景化的环境中与其产生互动,才能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
除了汉语,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学好英语,我们可以轻松阅读懂各类读物,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学好英语我们可以浏览网页,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学好英语,我们可以出国旅游,出国留学。英语让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必要前提。英语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还能促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