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使人们用来交流感情,表达思想已达到互相了解的重要沟通方式,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语言,于是,我们的语言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我们知道,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语言实踐中不断提高的,幼儿语言的训练也是贯穿在孩子的全部生活中的。于是,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说,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的兴趣,从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宽松氛围;激发兴趣;丰富材料
  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园是民族地区幼儿园,大部分家长都是少数民族,普通话说不好,还有的家长都忙于工作、忙于赚钱,没有更多时间陪孩子,所以幼儿缺乏语言交往的环境和机会。幼儿的词语贫乏,语言的完整性、连贯性、流畅性非常不够。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在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师是幼儿语言模仿的一个重要对象,因而要特别注意自身语言表达水平可能带给幼儿的各种影响,要通过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给幼儿以正确的示范,避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对此问题,我们也作了些思考。
  一、 构建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幼儿敢说
  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孩子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那如何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呢?这有赖老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如:教师在家访时可以提醒家长,不光要给自己买书,还要经常给孩子读书,让你的家庭中大、小孩子都爱看书,形成一种良好文化氛围。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给孩子买适合的书,告诉他们父母越早、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定时指导幼儿阅读图书,鼓励幼儿在听书的过程中跟读,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醒家长注意和孩子说普通话、规范话、文明话,说话完整流畅,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不说粗话、脏话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杜绝用重叠词,如“裤子”“狗狗”“肉肉”……不然家长会认为孩子太小,太难的语言掌握不了,结果使孩子的语言中出现了不规范用语。
  二、 利用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有话说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能不断丰富语汇。冬天,幼儿接雪花,看雪景,观察雪花形状,知晓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教师适时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白雪像什么呀”?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形容白雪,“像棉花”,“像白糖”,“像厚厚的毯子”等等,不一而足。春天,教师带幼儿种植,让幼儿动手实践,幼儿能从中得到直观印象。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做每一项工作时,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的名称。教师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异同。幼儿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橘子瓣”。出苗了,幼儿会观察得更仔细,兴趣会更浓。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实践,不仅丰富了幼儿知识,也陶冶了幼儿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的变化。生活内容的丰富,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增强,会不断充实幼儿知识,同步发展语言能力。如幼儿在盖瓶盖子活动中,开始反复找盖子盖在瓶子上,逐个盖完后,又会拧开,后又一一盖上,以后完成后会将多出的瓶子还给老师,或将多出的瓶子放在自己前面向老师要盖子,嘴里也会说“多出来了,多出来了”或是叫“少掉了,少掉了”。
  三、 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让幼儿想说话
  在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孩子们的语言兴趣,并给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成人与幼儿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时,不仅能引起幼儿对说的愿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和幼儿交谈的质与量是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在丰富发展孩子的语言时,也应注意教师的日常积累,只有教师成为生活的欣赏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兴趣。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加以引导与丰富。谈话的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的或亲身经历的。“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对幼儿来说是否亲身体验过,是否有类似生活经验是激发他们兴趣的重要原因,有了相似经历的基石,幼儿在面对这样的谈话活动时有充分的“发言权”。这学期中,我利用晨间谈话时间、餐前准备时间和孩子们交流了“我最喜欢的早餐”“德克士和肯德基”“中秋节的月饼”“生活中的符号”等话题。由于这些话题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他们能积极思考,从而丰富了谈话内容,活跃了谈话氛围。
  四、 幼儿的语言表达要反复尝试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如:在户外散步时,引导幼儿交流所见的东西,及时丰富幼儿词汇;在进餐时,请幼儿报出餐具名称和菜名;在盥洗时,教幼儿掌握盥洗用具的名称和盥洗动作,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做到:让幼儿想说——用鼓励地方式,互相激励的方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让幼儿敢说——即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让幼儿会说——也就是把要是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形象些。
  一句话,我们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菊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2012(3).
  作者简介:
  覃仕丽,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正安县和溪镇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初三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建积极高效的学习情境,进而提升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学生能够在原有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合情推理。借此教师能够培养学生使其养成科学的求知态度,还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笔者从提升学生化学知识深度的层面出发,探究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全面教学;课堂深度  从初三的学生而言,初步接触化学知识,首先
摘 要:在教育中,物理学是一门基本的文化课程,有助于学生获得物理技能并支持职业学习。然而,由于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以及课程本身的物理特性,在职业环境中学习和学习行为不当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主要讨论了培养中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方式,并考虑到了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消退的原因。  关键词:中职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  一、 中职生物理学习兴趣弱化的原因  (一) 初中基础知识薄弱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旨在于通过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使之逐渐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此来满足全球化发展现状中的社会新需求。书面表达既是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又在高考中占据较大分支,可见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部分借鉴。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