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分类研究(双翅目:蚊科)的历史回顾与我国现状

来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x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历年和近年蚊虫分类研究代表性文献作历史回顾和评述。蚊虫的传统形态分类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蚊虫的分类理念在反复争议和修订的历史中演变,直至《世界蚊虫名录,第二版》出版,一个相对稳定的蚊科分类系统才被公众认可。通过“细胞遗传”和“分子鉴别”方法用于蚊种鉴别,缓解了复合体成员种形态分类鉴别中发生误订和混淆的困扰。21世纪初,以形态特征量化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蚊虫系统发育分类研究,对提高蚊虫分类鉴别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新分类理念体现蚊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传统分类的改革不仅是分类理念,还应提供合
其他文献
根据对四川省峨眉山区有瓣蝇类昆虫进行多项调查研究所积累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述了峨眉山区有瓣蝇类昆虫种类名录。峨眉山区自1928年首次报道蝇类1新种以来的80余年间,共计记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采用鼠笼法对长乐某口岸啮齿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2 400笼次中有效鼠笼2 272个,有效笼率94.67%,共捕获小型兽类62只,鼠密度为2.7
本文描述蝇科棘蝇属光泽棘蝇种团Phaonia nymphaearum-group下之光泽棘蝇亚种团Phaonia nymphaearum—subgroup一新种:盾光泽棘蝇,新种Phaoniascutula Wu,Donget Wei,sp.nov.新种采
为了解我国广东省和海南省不同地区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对这两省四个不同城市的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毒死蜱和克百威的抗性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地理株
通过分析当前工程建设面临的难得机遇和工程建设的多种作用,提出要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十分谨慎地搞好工程建设,摒弃“建了拆,拆了建”的资源浪费型建设模式,走“四节一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