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也在进行着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应用。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的基础上,探讨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注重实践与积累,最后分析了如何对学生作文进行正确地指导。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34
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该如何教学是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写作等问题予以探讨。
一、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發和培养
对初中生写作兴趣的重视和培养,对于其自主的投入语文写作是十分有益的,从传统写作教学中总结经验,结合兴趣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鼓励学生自主命题作文,并通过评比给予奖励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意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喜欢的题目的作文写作,并鼓励学生将成熟的作文进行投稿,积极的参加各项作文比赛,一旦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奖,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更强的激发。学生创作的作文还可以在校园内部展开评比,例如演讲比赛、黑板报等,对于优秀的作文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所有学生的作文写作积极性。
(二)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大都只是由教师对作文进行讲解,很少由学生来阐述其作文的思想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下强调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讨论会、演讲等形式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其写作初衷和意图表达出来,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给予更加全面的评价和意见,也让其他学生从中吸取心得体会,从而为自己的作文提高奠定思想基础。通过这样丰富的课堂形式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尊重和引导学生的作文创作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作文有着诸多方面的严格限制,包括体裁、内容、格式、字数等等,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包括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在作文写作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特点,由于在现代生活中初中生所能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丰富,初中生在作文写作中往往也会有很多新鲜独到的视角,也会选择或形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创造能力。
二、开展实践教学,注重积累
初中语文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不再是小学语文作文简单的流水账式记叙,也还未达到成熟的论述文章水平,这一阶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初中语文老师要做好引导,按照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作文要结合实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初中语文作文需要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观察并形成各种素材,再通过作文写作的方式进行加工创造,作文写作成果的水平高低与学生所掌握的素材、资料丰富程度以及文学功底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素材和资料积累,鼓励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适当地给学生指引阅读的方向,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中自己最为喜欢的句子并做简要的品析,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样一来,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学生定会在平时的习作中尽力模仿,在模仿中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节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课上介绍自己在近期阅读著作或是自己所摘录的最好的句子、段落,给优秀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通过这样的长期的积累,可以使学生掌握的实践资料和文学功底都有一定的提升。
在实践中开展作文教学还可以通过日记、课外小组互动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日记来训练学生自主的写作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通过小组互动学习来促进写作的交流,扩展思维,对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这也符合了新课改教学贴近实际的要求。实践教学还包括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从而将其观察到的事物和观察体会融入到作文写作中,这样的写作将更有生命力和意义,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实践是语文作文的源泉,只要能够在实践中用心观察和感受,将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通过作文写作描述和抒发出来就能使作文更加富有生命力。
三、教师要对初中生的写作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
无论课程标准如何变化,教学始终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的,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从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解放出来。过去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通过教师选定作文题目,并进行分析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分析思路进行格式化的写作,写出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也是按照是否符合思路进行评分。这种作文教学方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也限制了写作水平。新课改标准下,语文教师需要做到是的正确的积极有效的引导,首先在作文题目选定后,教师不要急于读题目进行分析,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析解读,要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写作,对于观点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结合成一组,进行自主的作文写作。在对作文进行评阅的环节上,教师要掌握好技巧,对于写作技巧等问题的分析要尽量与语文课程内容进行结合,这样不但能够教会学生写作技巧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依据和实例,对学生学习语文课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作文评阅的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互相的评价和讨论,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从中也能够发现自身作文的不足,这对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活力。
除了以上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可以进行其他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作文写作能力对初中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培养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与安排,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要求,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等方式来促进初中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琴.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文理导航,2012(3)
[2]胡云芳.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34
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该如何教学是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写作等问题予以探讨。
一、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發和培养
对初中生写作兴趣的重视和培养,对于其自主的投入语文写作是十分有益的,从传统写作教学中总结经验,结合兴趣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鼓励学生自主命题作文,并通过评比给予奖励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意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喜欢的题目的作文写作,并鼓励学生将成熟的作文进行投稿,积极的参加各项作文比赛,一旦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奖,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更强的激发。学生创作的作文还可以在校园内部展开评比,例如演讲比赛、黑板报等,对于优秀的作文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所有学生的作文写作积极性。
(二)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大都只是由教师对作文进行讲解,很少由学生来阐述其作文的思想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下强调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讨论会、演讲等形式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其写作初衷和意图表达出来,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给予更加全面的评价和意见,也让其他学生从中吸取心得体会,从而为自己的作文提高奠定思想基础。通过这样丰富的课堂形式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尊重和引导学生的作文创作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作文有着诸多方面的严格限制,包括体裁、内容、格式、字数等等,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包括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在作文写作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特点,由于在现代生活中初中生所能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丰富,初中生在作文写作中往往也会有很多新鲜独到的视角,也会选择或形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创造能力。
二、开展实践教学,注重积累
初中语文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不再是小学语文作文简单的流水账式记叙,也还未达到成熟的论述文章水平,这一阶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初中语文老师要做好引导,按照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作文要结合实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初中语文作文需要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观察并形成各种素材,再通过作文写作的方式进行加工创造,作文写作成果的水平高低与学生所掌握的素材、资料丰富程度以及文学功底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素材和资料积累,鼓励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适当地给学生指引阅读的方向,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中自己最为喜欢的句子并做简要的品析,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样一来,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学生定会在平时的习作中尽力模仿,在模仿中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节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课上介绍自己在近期阅读著作或是自己所摘录的最好的句子、段落,给优秀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通过这样的长期的积累,可以使学生掌握的实践资料和文学功底都有一定的提升。
在实践中开展作文教学还可以通过日记、课外小组互动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日记来训练学生自主的写作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通过小组互动学习来促进写作的交流,扩展思维,对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这也符合了新课改教学贴近实际的要求。实践教学还包括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从而将其观察到的事物和观察体会融入到作文写作中,这样的写作将更有生命力和意义,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实践是语文作文的源泉,只要能够在实践中用心观察和感受,将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通过作文写作描述和抒发出来就能使作文更加富有生命力。
三、教师要对初中生的写作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
无论课程标准如何变化,教学始终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的,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从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解放出来。过去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通过教师选定作文题目,并进行分析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分析思路进行格式化的写作,写出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也是按照是否符合思路进行评分。这种作文教学方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也限制了写作水平。新课改标准下,语文教师需要做到是的正确的积极有效的引导,首先在作文题目选定后,教师不要急于读题目进行分析,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析解读,要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写作,对于观点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结合成一组,进行自主的作文写作。在对作文进行评阅的环节上,教师要掌握好技巧,对于写作技巧等问题的分析要尽量与语文课程内容进行结合,这样不但能够教会学生写作技巧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依据和实例,对学生学习语文课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作文评阅的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互相的评价和讨论,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从中也能够发现自身作文的不足,这对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活力。
除了以上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可以进行其他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作文写作能力对初中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培养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与安排,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要求,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等方式来促进初中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琴.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文理导航,2012(3)
[2]胡云芳.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