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合并后内侧劈裂骨折的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的1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合并后内侧劈裂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2.4岁。术前均对患者进行正、侧位X线片及膝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以辨明骨折塌陷程度、部位及位移状况;先采用后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内侧骨折块,再采取腓骨头部分截骨入路显露后外侧塌陷骨折块,复
【机 构】
:
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红会医院创伤骨科,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红会医院创伤骨科,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红会医院创伤骨科,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红会医院创伤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合并后内侧劈裂骨折的手术技术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的1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合并后内侧劈裂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2.4岁。术前均对患者进行正、侧位X线片及膝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以辨明骨折塌陷程度、部位及位移状况;先采用后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内侧骨折块,再采取腓骨头部分截骨入路显露后外侧塌陷骨折块,复位后外侧支撑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3.2周。末次随访时根据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5例,良1例,可1例;评分60~100分,平均89.6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为86~98分,平均95.2分。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合并后内侧劈裂骨折这类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固定后内侧劈裂骨块后,采取部分腓骨头截骨显露、复位及内固定后外侧塌陷骨折块是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自1997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引入国内,我国疝与腹壁外科领域飞速发展,但由于操作不规范,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复发、慢性疼痛、补片感染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国疝与腹壁外科诊断、治疗和研究水平,外科医师必须从基础、临床技术及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努力。重视对疝的病因学研究才可能提出创新的治疗方法;注册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疝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和执行才能保证诊断与治疗效果;腹腔镜技术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PP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PPH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解放军第四○一医院收治的70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头及壶腹部恶性肿瘤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良性肿瘤及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H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创伤性腹壁缺损的修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复杂课题,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多根据患者病情行个体化治疗。根据创伤性腹壁缺损的特点,可将其修复方式分为4种类型:(1)创伤性全腹壁缺损的修复。(2)创伤性腹壁肌筋膜缺损的即时修复。(3)创伤性腹壁缺损的延期修复。(4)创伤性腹腔间隙综合征腹壁开放后缺损的处理。笔者相信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创伤性腹壁缺损的治疗理念和实践将会逐步改进和完善。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在年龄≥70岁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75例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及同时期464例行腹股沟疝住院手术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资料。675例日间手术患者中,594例年龄<70岁的患者设为日间<70岁组,81例年龄≥70岁的患者设为日间≥70岁组;464例年龄≥70岁的住院手术患者设为住院≥70岁组
目的探讨门静脉压力变化在肝淤血对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9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非淤血组、淤血组和淤血+脾切除组,每组30只大鼠。非淤血组大鼠行70%肝脏(中叶+左叶)切除;淤血组大鼠行70%肝脏(中叶+左叶)切除,结扎肝尾状叶静脉使尾状叶淤血(淤血体积占剩余肝脏体积约1/3);淤血+脾切除组大鼠行70%肝脏(中叶+左叶)切除,结扎肝尾状叶静脉使尾状
1 我们遇见的第一天,医生告诉我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不是智能,而是人工。 当时我尚未涉足这一行,对他说的话似懂非懂。于是他带我去看公司的最高一层,这里是识图A.I.的训练场,被分割成一个个的隔音小房间,里面坐着来自附近城中村的女工们。她们或年老或年少,有些人握着鼠标的手尚且笨拙。 一幅幅图片在屏幕上闪过,她们点击这些图片,对着麦克风大声读出这些图片里物件的名字。这些声音被收集起来,汇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未愈合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固定128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男41例,女87例;年龄18~80岁,平均53.2岁;41例尺骨茎突骨折愈合,87例尺骨茎突骨折未愈合,比较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未愈合患者术后影像学资料及末次随访时握力、健患侧腕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差异等。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小腿下段断肢再植术后肢体短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6例小腿下段离断伤断肢再植术后肢体短缩患者资料:男2例,女4例;年龄24~40岁,平均31.7岁。2例伴对侧胫腓骨开放骨折。断肢再植均予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断肢再植后肢体平均短缩7.8 cm(5~12 cm);再植后平均12.7周(9~18周)行环形外
目的探讨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后内侧有限切开小型锁定钢板短螺钉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23~62岁,平均42.3岁。骨折Schatzker分型:Ⅴ型21例,Ⅵ型15例。患者骨折采用前外侧LCP结合后内侧有限切开小型锁定钢板短螺钉单皮质锁定固定。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根据X线片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TPO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156例急诊拟诊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片资料,将其中疑诊TPOF患者行CT及MRI检查,比较CT与MRI显示TPOF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通过临床诊断和随访进行验证。结果156例患者中临床诊断17例无骨折,139例骨折;X线片明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