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棣:良知.血性.艺术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416784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桂棣(1942年11月—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安徽省怀远县人,当过教师、工人、记者和编辑。1971年至1978年,先后在合肥市文工团做编剧,在合肥报社和安徽省出版局做文学编辑,参加国家水利部及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写作组;1978年6月调入合肥市文联。
  195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6年10月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90年任合肥作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陈桂棣凭借自己的良知、血性和艺术,关注历史,直面现实,已发表40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相思草》,报告文学集《五月的微笑》,长篇小说《挣脱十字架的耶稣》、《共和国警长》、《裸者》,长篇报告文学《主人》(与张锲合作)、《不死的土地》、《悲剧的诞生》、《焦裕禄怎样走出兰考》、《一起诈骗的背后》、《淮河的警告》、《民间包公》、《中国农民调查》(多部作品与春桃合著)、《小岗村的故事》,写有电影《逃犯》和《零点行动》,电影艺术片《魂系大别山》等。
  许多作品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其中《主人》、《淮河的警告》和《民间包公》分获三届《当代》文学奖,《淮河的警告》获首届《中华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他担任总策划并和春桃参加编剧的电影《零点行动》, 被国家电影局确定为我国第一部环保影片。《中国农民调查》在柏林获得了2004年度全球唯一的报告文学大奖“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
  陈桂棣承认,“写报告文学需要更多的付出,很辛苦。有时你写了很多字,可是人家偏偏就抓住其中几个字进行纠缠,所以报告文学作家在写作时要特别严谨。”
其他文献
8月23日 晴    我叫梁杨杨,是三年级的小学生。高挑的个子,乌黑发亮的长发,白净的瓜子脸,再加上我生性活泼、宽容大度,大家都很喜欢我。  我的脑子转得很快,有时坏事经过我的处理也能变成好事。那一年除夕,妹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全家人了都静了下来,外婆还瞪起了眼睛。看到外婆正想骂妹妹,我赶紧出来打圆场:“妹妹打碎了一个杯子,未必是一件坏事。”外婆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是呢?”“因为碎碎(岁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