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31”高效课堂的实施与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 2001 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以往课堂中的教与学方式进行大胆地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论文对扶沟县县直高级中学“1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模式的内涵、模式的构建、模式的着力点、实施步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客观的评价了“1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创新。
  【关键词】“1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62-01
  一、“131”高效课堂模式的概况
  在学习借鉴、博览众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扶沟县直高中大力推行“131”高效课堂模式。“131”指教学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131”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任课教师编制的导学案,“3”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三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后一个“1”是指教师精讲点拨。扶沟县直高级中学运用“131”教学模式,核心是以导促学,以导促教,以学为主,先学后教,高效学习。学校先后安排多位教师按照文理科组织常规教学课及讲评课,通过示范带动,榜样引领,最终形成“高效优先、深度优先、新颖优先”的共识。
  二、“131”课堂模式提出的背景
  1.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着老师所灌输给他们的知识,缺少主动探究和体验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其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为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种能够实现师生双向互动的,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新的课堂模式。
  2.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131”高效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以教定学”的观念,秉承“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131”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
  1.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生自学的辅导材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学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导学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其编写要充分考虑课程的要求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安排,问题的设问要有梯度,不过难度要适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导学案的环节存在着不同,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可体现出学科的特点。也可以根据自己备课的要求适当的删减或者添加一些学案的环节。
  2.高效课堂成败的关键——小组建设。
  小组是班级的基本单位,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划分学生小组,每组六人,形成学习合作小组。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及时的进行调整,使各小组竞争力相当,组内成员自己推选小组长,由班主任进行培训。小组建设能让学生更具竞争力,更加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学生小组的划分,激发了每一名学生追求进步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3.高效课堂实施的催化剂——评价体制。
  对学生的评价实行捆绑晋级评价,各项评比均以小组为单位,或分数奖励。评价维度主要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考试成绩、常规评价、活动(班级或级部小型活动、学校大型活动)评价。
  四、“131”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特点分析
  1.以导学案为依托,发挥导学案“导学”“导读”“导思”的作用引领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在导学案的引领下,明白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2.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明白以问题为主线,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来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高效学习的过程。
  3.以小组为抓手,让师生互动有抓手,有组织,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让更多的问题得以解决。
  4.以先学为基础,学生自己独立预习知识,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效果也会显著加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是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5.以能力为核心,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是中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这些方面能力逐步得以提升。
  五、“131”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的优势分析
  在課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布局,更加 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发展。在教室的空间布局上,改变学生课桌摆放形式,实行桌对桌、面对面,由以往的“秧田式”座位变为分组围坐的“模块式”座位,便于学生交流合作,由单向的“师讲生听”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 教师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学习。推行班级管理与小组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小组之间、组员之间的合作竞争机制,积极创设“你追我赶,合作共赢,团队提升”的班级学习氛围。 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模式,让新型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六、“131”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的不足分析
  教师的理念更新方面 ,个别教师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将学生束缚在编制的导学案上,讲得多、学得少,重知识教授,轻方法、能力的培养。导学案编制和使用方面有的教师学习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对课标的把握、教材深入研究不够,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没有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进行合理设计,研究学生和教学预设不够充分,课堂开放不够自如,仍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课堂教学模式活用方面,个别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够充分深入,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不能自己去质疑,教师又没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探究学习很少使用,机械地套用模式,缺乏创造性,灵活性,没有理解模式的本质精髓。
  七、“131”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实施过程中的创新
  1.学校采用板报宣传、开展总结报告会等形式继续加强师生的思想认识,彻底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
  2. 有效运用辅助教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课堂情境。
  3.加强课堂的调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说教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提供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与发挥的平台,虽然这种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不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一定的组织与调控,确保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4.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应变,及时调整课时容量, 继续加强教师素质的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131”高效课堂的构建。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1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fgjy18109)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94-01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结合教材中的安排,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进行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从而更好地把握小学教材的纵向发展。对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教学,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有四个关键训练时期应该引起重视。  一、有效把握四个关键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主要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问题  【中图分类
【摘 要】作文是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既是老师对学生文字功底的提升,又是老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手段。在作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作文教学中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何搞好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建设,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是关键,是重点中的重点。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逐渐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
【摘 要】无论何时,教材都是学习活动开展的依据。在英语写作训练时,教师需要依托英语教材中的精彩文本,引导学生丰富英语词汇,夯实句型语法知识,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克服英语写作中无话可说的难题,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加清晰、完整,乃至优美精彩。  【关键词】英语教材;结合生活;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年龄提前,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师,他们面临的是学生的语言基础比以前好,词汇量大,国际沟通交流多。传统的在课堂以讲解词汇,语法和阅读的教学模式为主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使在近几年增加了口语和听力教学,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在以往语言知识的基础学习上,更需要增加文
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158例临床观察310003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余国友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高寒310009杭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陈建永310006杭州市中医医院徐红我们于1992年5 ̄9月对口服绞股蓝总甙口服液或片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