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其车间变电所普遍采用10kV配电电压,变电所主变一般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由于10kV配电系统中,用电负荷类型比较复杂,采用常规继电器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的要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机保护系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的难题。
[关键词]钢铁企业 中性点电阻接地 中压配电系统 微机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09-01
本文主要论述了钢铁企业中压配电系统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阐述了使用微机保护的优越性。并针对不同的负荷情况,提供了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一、10kV配电系统的特点
10kV配电系统的特点是——差异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用户情况差异大:有的线路只带一、二个用户,有的呈放射状,数台甚至数十台变压器T接于同一条线路的各个分支上;
(二)线路长度差异较大:有的线路只有几百米,有的线路长达几公里;
(三)负荷容量差异较大:有的线路上负荷容量不超过100kVA,有的线路上却带有几千kVA的配电变压器;
(四)保护对象差异较大:有的线路属于最末级保护,有的线路上设有用户变电所。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配电线路,由于以上所述的特点,整定计算时需做一些具体的特殊的考虑,以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的要求。
三、整定计算方案
10kV配电系统的保护,一般采用电流速断、过电流、单相接地过流。对于特殊负荷,以上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增加其它保护。
(一)速断保护
1.计算方法:
由于10kV线路一般位于保护的最末几级,所以定值计算偏重灵敏性。对有用户变电所的线路,选择性靠上下级时限配合来保证。在以下两种计算结果中选较大值作为速断整定值。
(1)按躲过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的一次侧最大电流整定。
Kk:可靠系数,取1.2。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Id.B.max: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的一次侧最大电流。
Ki:CT变比。
(2)按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整定。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1:电流倍数, 6~10倍,一般取8倍。
Ie.B:配电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
Ki:CT变比。
(3)如果不是变压器而是馈线回路,按躲过下级变电所最大可能负荷整定。
Kk:可靠系数,可取1.2。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gh:过负荷系数,可取2~5。
Ie.KX:馈线回路额定电流。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可取0.96。
Ki:CT变比。
2.特殊情况的处理:
(1)线路很短,最小方式时无保护区;或下一级为重要的变电所时,可将速断保护改为带时限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取1.1倍的下级速断保护最大值,动作时限比下级速断保护大一个时间级差。
(2)当线路较长且较规则,线路上用户较少,可采用躲过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可靠系数取1.3~1.5。
(3)当速断整定值较小或与负荷电流相差不大时,速断整定值必须躲过励磁涌流,这种情况下,必须校验速断整定值。
3.灵敏度校验:
计算条件: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校验。
速断保护灵敏系数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mxd:相对灵敏系数,CT为星形接法,发生两相短路时取0.87。
Id.min: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Ki:CT变比。
,则灵敏度足够。
(二)过流保护
1.计算方法:
(1)按避开可能出现的最大过负荷电流整定。此方法应综合考虑可靠系数、过负荷系数、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整定值
Kk:可靠系数,可取1.1。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gh:过负荷系数,可取1~3。
Ie.B: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可取0.96。
Ki:CT变比。
(2)如果不是变压器而是馈线回路,送至下级变电所,按躲过下级变电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Kk:可靠系数,可取1.1。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Ifh.max:最大负荷电流。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可取0.96。
Ki:CT变比。
其中,最大负荷电流Ifh.max按一台最大功率的电动机启动,其他负荷处于额定运行状态考虑。
2.特殊情况的处理:
(1)线路较短,配变总容量较小时,因为满足灵敏度要求不成问题,过负荷系数应选较大值。
(2)当线路较长,过流近后备灵敏度不够时,动作电流按正常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只考虑可靠系数及返回系数。
3.灵敏度校验:
计算条件: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过流保护灵敏系数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mxd:相对灵敏系数,CT为星形接法,发生两相短路时取0.87。
Id.min: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Ki:CT变比。
作为近后备保护时, ,则灵敏度足够。
作为远后备保护时, ,则灵敏度足够。
(三)单相接地过流保护
本文仅讨论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10kV配电系统
1. 计算方法
(1)整定值
Ie.0:中性点接地额定电流。
Kk:可靠系数,可取1.5。
Ki:中性点接地CT变比,或各馈出线回路零序CT变比。
10kV中性点接地额定电流取值范围为100~500A,可取300A。
(2)动作时限:采用定时限,取值范围0.5~3s。对于最末端的回路取0.5,上级回路的时限根据配合逐级递增。
2.特殊情况的处理:
(1)当前回路不是末端回路时,动作时限应比下级单相接地过流保护大一个时间级差(一般取0.5s)。
(2)对于馈出线回路,单相接地过流保护可采取安装零序CT的方式解决。但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三相CT下方、零序CT上方时,故障电流不流经零序CT,这时候只能依靠三相CT检测故障电流,经微机保护装置计算零序电流分量,达到识别单相接地故障并准确动作的目的。
四、有关保护选型
10kV系统保护装置的配置虽然较简单,但由于线路的复杂性和负荷的多变性,保护装置的选型还是值得重视的。根据钢铁企业电网保护配置情况及运行经验,建议在新建变电所中应采用保护配置全面的微机保护。微机保护在具备电流速断、过电流、单相接地过流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差动、低压闭锁、带时限速断等功能,以适应线路及负荷变化对保护方式的不同要求。
参考文献:
[1]《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
[2]《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 中性点电阻接地 中压配电系统 微机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09-01
本文主要论述了钢铁企业中压配电系统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阐述了使用微机保护的优越性。并针对不同的负荷情况,提供了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一、10kV配电系统的特点
10kV配电系统的特点是——差异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用户情况差异大:有的线路只带一、二个用户,有的呈放射状,数台甚至数十台变压器T接于同一条线路的各个分支上;
(二)线路长度差异较大:有的线路只有几百米,有的线路长达几公里;
(三)负荷容量差异较大:有的线路上负荷容量不超过100kVA,有的线路上却带有几千kVA的配电变压器;
(四)保护对象差异较大:有的线路属于最末级保护,有的线路上设有用户变电所。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配电线路,由于以上所述的特点,整定计算时需做一些具体的特殊的考虑,以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的要求。
三、整定计算方案
10kV配电系统的保护,一般采用电流速断、过电流、单相接地过流。对于特殊负荷,以上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增加其它保护。
(一)速断保护
1.计算方法:
由于10kV线路一般位于保护的最末几级,所以定值计算偏重灵敏性。对有用户变电所的线路,选择性靠上下级时限配合来保证。在以下两种计算结果中选较大值作为速断整定值。
(1)按躲过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的一次侧最大电流整定。
Kk:可靠系数,取1.2。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Id.B.max: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的一次侧最大电流。
Ki:CT变比。
(2)按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整定。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1:电流倍数, 6~10倍,一般取8倍。
Ie.B:配电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
Ki:CT变比。
(3)如果不是变压器而是馈线回路,按躲过下级变电所最大可能负荷整定。
Kk:可靠系数,可取1.2。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gh:过负荷系数,可取2~5。
Ie.KX:馈线回路额定电流。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可取0.96。
Ki:CT变比。
2.特殊情况的处理:
(1)线路很短,最小方式时无保护区;或下一级为重要的变电所时,可将速断保护改为带时限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取1.1倍的下级速断保护最大值,动作时限比下级速断保护大一个时间级差。
(2)当线路较长且较规则,线路上用户较少,可采用躲过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可靠系数取1.3~1.5。
(3)当速断整定值较小或与负荷电流相差不大时,速断整定值必须躲过励磁涌流,这种情况下,必须校验速断整定值。
3.灵敏度校验:
计算条件: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校验。
速断保护灵敏系数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mxd:相对灵敏系数,CT为星形接法,发生两相短路时取0.87。
Id.min: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Ki:CT变比。
,则灵敏度足够。
(二)过流保护
1.计算方法:
(1)按避开可能出现的最大过负荷电流整定。此方法应综合考虑可靠系数、过负荷系数、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整定值
Kk:可靠系数,可取1.1。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gh:过负荷系数,可取1~3。
Ie.B: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可取0.96。
Ki:CT变比。
(2)如果不是变压器而是馈线回路,送至下级变电所,按躲过下级变电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Kk:可靠系数,可取1.1。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Ifh.max:最大负荷电流。
Kf:继电器返回系数,可取0.96。
Ki:CT变比。
其中,最大负荷电流Ifh.max按一台最大功率的电动机启动,其他负荷处于额定运行状态考虑。
2.特殊情况的处理:
(1)线路较短,配变总容量较小时,因为满足灵敏度要求不成问题,过负荷系数应选较大值。
(2)当线路较长,过流近后备灵敏度不够时,动作电流按正常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只考虑可靠系数及返回系数。
3.灵敏度校验:
计算条件: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过流保护灵敏系数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接于相电流差时取。
Kmxd:相对灵敏系数,CT为星形接法,发生两相短路时取0.87。
Id.min: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Ki:CT变比。
作为近后备保护时, ,则灵敏度足够。
作为远后备保护时, ,则灵敏度足够。
(三)单相接地过流保护
本文仅讨论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10kV配电系统
1. 计算方法
(1)整定值
Ie.0:中性点接地额定电流。
Kk:可靠系数,可取1.5。
Ki:中性点接地CT变比,或各馈出线回路零序CT变比。
10kV中性点接地额定电流取值范围为100~500A,可取300A。
(2)动作时限:采用定时限,取值范围0.5~3s。对于最末端的回路取0.5,上级回路的时限根据配合逐级递增。
2.特殊情况的处理:
(1)当前回路不是末端回路时,动作时限应比下级单相接地过流保护大一个时间级差(一般取0.5s)。
(2)对于馈出线回路,单相接地过流保护可采取安装零序CT的方式解决。但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三相CT下方、零序CT上方时,故障电流不流经零序CT,这时候只能依靠三相CT检测故障电流,经微机保护装置计算零序电流分量,达到识别单相接地故障并准确动作的目的。
四、有关保护选型
10kV系统保护装置的配置虽然较简单,但由于线路的复杂性和负荷的多变性,保护装置的选型还是值得重视的。根据钢铁企业电网保护配置情况及运行经验,建议在新建变电所中应采用保护配置全面的微机保护。微机保护在具备电流速断、过电流、单相接地过流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差动、低压闭锁、带时限速断等功能,以适应线路及负荷变化对保护方式的不同要求。
参考文献:
[1]《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
[2]《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