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期望效应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升学考试的压力依然作用着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升学率,我们学校依然对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分流教学,我负责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的英语教学。普通班里似乎没有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毫无兴趣,而且这些学生因为被分到普通班而情绪低落,心理比较自卑。面对这一状况,我满怀期望地关注他们的成长,使他们顺利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以健全的人格,顺利地实现了我对他们的期望。这让我第一次深切体会了积极的期望对教学产生的极大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建立起对学生的积极期望。
  早在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进行了一次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上只是一般的智力测验。随后,罗森塔尔向教师们提供了一份名单,告诉他师,权威的检测显示,名单上的学生智力超群,天赋很高。其实名单上的这些学生完全是随机选出来的。但是,8个月后,令人惊讶的结果出现了,经过同样的智力测验,名单上的学生IQ得分比其他学生的IQ得分平均高出4分。考试成绩也证明,这些学生取得了远远大于其他同学的进步。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由于教师相信了权威的预言,因而对名单上的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并将这种期望传递给了学生,学生体验到了这种期望,随之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在学习上更加发奋努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
  其实,在上一学年普通班的英语教学中,我也体验了与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如出一辙的典型事例。由于普通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课堂上,许多英语能力训练根本无法顺利开展,尤其是口语对话操练无法面向全体学生。于是,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实验班,把普通班看作了“差生集中营”。我翻阅了他们八年级升九年级的期末成绩,基本了解了每个同学的英语基础,制定了教学计划,心想能收获多少就收获多少。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同学们的英语期末成绩基本上和我期望中的差不多。但当我拿出上个学期的期末成绩来作比较时,惊讶地发现邵慧丽和宣春玲两位女同学的成绩和我印象中恰恰相反,事实上宣春玲同学升九年级时的成绩比邵慧丽同学高出17分,而由于开学时我的记忆错误,虽然邵慧丽同学平时容易范错误,生性胆怯,但我心目中一直以为她原来的英语基础比宣春玲好,只是她当时不太适应我的教学方式而已。而结果正如因为我错误记忆而产生的错误期望一样,邵慧丽同学新学期的英语期末成绩比宣春玲同学高出了8分。
  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一学期以来自己的教学过程。难道是我没有同等对待两位同学?对她们做了不同的要求?我发誓我没有。唯一的区别在于我心中对她俩的期望值由于错误记忆而出现了反差。没错,其实是我的心理效应对她俩的英语成绩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是我错误地认为邵慧丽的英语基础较好,只要更加努力,提高成绩的难度较小。所以对她有较高的期望。而宣春玲同學基础较差,提高成绩的难度较大,因此对她有点心不在焉,期望也就较低,甚至觉得只要她不后退就行。由于对她们俩的不同期望,其实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了不同的方式。例如,当邵慧丽同学在课堂中作出正确回答的时候,我会欣慰地表扬她、鼓励她。而当她作出错误的回答或是回答不出来时,我会尽量给予一些提示,耐心等待她能回答正确。宣春玲同学正好坐在一位英语一窍不通的同学旁边,我就自然而然地把她归类于“差生”,常常一带而过,很少会给予发自内心的微笑或眼神交流。我的这些不同行为当时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在分析起来才会领悟到。正是我的行为使她们体验到了我对她们的期望,从而影响到了她们的自我概念和抱负水平。所以渐渐地她们的成绩与我因错误记忆而作出的期望越来越一致。我抱以高期望的邵慧丽同学出现较大的进步,而抱以低期望的宣春玲同学虽然基础不错,成绩却下降了。此后,我开始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普通班的教学中,感觉自己在课堂上变得满怀激情。我给每个学生定了一个预期的成绩,鼓励他们朝着这个预期的目标努力。无论他们出现怎样的错误,我总是教导他们不要放弃,耐心地期待着他们。结果终于奇迹般地出现了,他们的英语中考成绩在年段普通班中遥遥领先。
  可见,教师的积极期望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相对落后,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信心,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建立起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促进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建立起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呢?
  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不能只关心、呵护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对于平淡无奇的学生常常熟视无睹,任其自然。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管是成绩多差的学生,只要我们教师改变对他们的期望,他们也可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的期望。
  其次要热爱学生。情感是动力,是将认知付诸于行动的中介力量。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很难建立起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我们要培养热爱学生的情感,就要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业务,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在学生出现过错时,教师应循循善诱,像期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积极地期待我们的学生。
  再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能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能让学生享受到教师的期望和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等,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自信、愉悦的情绪体验。英语教学是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训练进行的一种情感、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心理交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体验、享受教师的积极期望,从而心服口服地接受意见,改变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从而达到使他们热爱英语、追求英语目标、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的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期望效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从而使学生感悟、享受教师的期望,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最终实现教师的期望。
其他文献
通过乌江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自动发电控制理论研究,建立梯级实时控制模型,开发梯级AGC软件系统,实现水电站集控中心与电力调度机构日发电计划的在线交互会商。软件系统从电力
智能变电站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智能发电站的建设相对滞后,模型设计与研究成果很少,标准尚未建立,形式逼人。在压力与责任感的驱动下,葛洲坝电厂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希望能供同行以借鉴。
以阿海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为背景,介绍了该水电站工程以复杂薄层岩体作为坝基的适应性,大坝的优化设计,包括坝体基本断面设计、建基面设计、基础处理,以及大坝抗震、防渗措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心理,从而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有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作为教师还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师的提问    过渡式提问一般用
英语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在人的思想品格、人格发展上也起着重要作用。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出的《英语课程标准》在传统的课程本质认识上,从各个层面体现了以人为本、能
介绍金沙江下游梯级与三峡水库联合防洪调度系统涉及的GIS集成平台、洪水演进模型(包括库区及下游河湖等)、水库群防洪调度模型等关键技术,通过有机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地理信
以梯级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对葛洲坝水电站在不弃水前提下最大入库流量及水位控制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推荐了优化的调度方案。通过与调度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较实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