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别样精彩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化班级管理依托虚拟的网络化环境,信息传递是扁平化组织结构,每位成员之间的信息接收、交流互动都是平等的,这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发挥主体的积极能动性。网络化班级管理模式由“自上而下的单方管理”过渡到“多方协商管理”模式,结合我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组建线上学习小组,各组自定规则
  学习小组不仅是形式上将人员组建在一起,更是一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延续班级开展“学习小组”的传统,前期组织学生组建好微信小组群,成员由教师、学生和部分家长组成。为了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线上文明交流环境以及文明礼仪学习环境,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教师先制定一个统一的微信群使用规则,同时鼓励各个小组长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特点进行调研与协商,在原有基础上制定属于自己组的特色“群规”。如“闪电组”,每天早上群内打卡问好,让美好的一天从早安开始;“学习组”根据组员们玩游戏的共同爱好,制定相应的积分和实物奖励。
  在这一阶段,班级信息发布和谈话内容由班主任主导,学生仍是以“被动参与”的形式出现,体现出线上小组交流即时传达、有效管理信息的特点。
  2.组建班级干部群,榜样引领助提升
  在运行一周后,学生已经熟知“线上班级群”的规则,教师开始在群中提供有关学习的讨论话题,与此同时适度放权,让班干部逐步主导群内的交流互动。在班级线上交流群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过渡时期,发挥班干部的协助和引领作用尤为重要。为此,在小组群使用一段时间后,“班干部微信交流群”又搭建起来。
  在这一阶段,协商管理初见雏形,班主任通过主动“退出”,引导班干部代替教师角色,线上班级管理开始步入正轨。班主任在这一时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指导、参与和引领,不定期给班干部进行“线上培训”,扩大班干部的影响力。内容包括制定组规、奖励形式、评比细则和评价反馈办法,以及如何开展讨论活动等。
  3.组建小组评比活动,你追我赶士气高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天的讨论和作业,我和班干部商议决定开展“线上小组评比”活动。教师根据组员提交作业时间、修改是否正确、参与讨论的完成情况,每天分别进行“个人积分”和“小组积分”评比。同时,在原有积分的基础上,增设“特殊双倍加分”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周末,教师分别在家长群和小组群及时汇报总结。
  在这一阶段,任何成员提出的问题都可以被所有人关注到,从积极回应班级话题、参与问题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再到主动提问、产生质疑,经过冲突、讨论、协商、交换意见,最终达成一致,使得網络化班级最终成为实现成员平等交流、群策群力、共谋共治的平台。■
其他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作为党员教师,在红色教育的实践中,我与学生们一起经历了灵魂的洗礼,坚定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信念。  1.让课堂成为播种红色基因的沃土  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党的怀抱里的“70后”,对党的信仰从小就根植心中。我最早学会写的字是“我爱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后来,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校党支部每次组织生活都会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在信息全球化的新时代,学生的综合能力涵盖道德品质、专业知识、体能素质、社会行为能力、团队精神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在信息全球化的新时代,学生的综合能力涵盖道德品质、专业知识、体能素质、社会行为能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