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的几个问题

来源 :山东审判: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265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由于以往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没有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这个问题一直成为法学界讨论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对于这时的“赔偿损失”是否应包括精神损害,国内学者观
其他文献
法律渊源是西方法学的概念。在我国,直到19世纪晚期才由西方引进这一概念和理论。法律渊源本来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概念,但在我国仅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即通常
基于WAMS的实时测量信息,提出了利用改进模糊C均值法对广域测量信息构成的样本进行最优分类,从而定位出故障元件及故障区域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