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 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高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心理育人”环节,强调育心与育德相结合、育心和育体相结合、育心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可见“心理育人”已在新时代高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成为高校育人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国家“心理育人”内容的充实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作为分析样本,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思考。

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不仅具有一般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心理变化激烈等共同特征,还具有其特殊性,即:以女生为主,占比达95%左右;年龄跨度大,生源包括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职业定位单一,毕业后大多从事幼教工作;贫困学生多,来自贫困家庭或农村学生占比高。

(一)自我意识强烈,自卑心理普遍,心理问题多元


  由于高职学前专业保留着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的培养体制,使学前专业学生年龄处于15岁-22岁间,此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并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理想我”与“现实我”冲突明显,一方面“理想我”,即自己塑造所期望的自我形象,受国家、社会、学校的影响,需要完善;另一方面“现实我”,即个人实践所形成的真实的自我形象,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容易形成虚荣、攀比的心理,“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矛盾,极易引起学生的心理落差,形成自我认识上的心理矛盾与心理问题。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成绩普遍不理想,曾经历过被教师忽视的现象,这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卑心理较普遍。因此,高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常常是自卑与自信共存、情绪与情感多变、个性与社会性冲突不断。这种多元的心理矛盾状态,给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

(二)情绪情感丰富,性别环境单一,人际困扰突出


  由于学前专业教育内容丰富,学生在情绪情感上,常表现出与其他群体不一样的特征,即真实、活泼、有生机、主观性强、情绪多变,具有情绪的传染性和冲动性。目前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多为女性,性别环境相对单一,难以形成互补的性别优势,也减少了处于青春期的女生与异性接触与互动的机会。在以女生为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由于女性人格特质的敏感性和生活中的随意性,使一些人际问题的处理更为复杂,也使学生的相处更加随性和不拘小节,这种特殊状态,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际困扰比较突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一专多能教育,社会期待较高,学业压力较大


  一方面基于职业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好各门基础文化课,掌握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学习教育理论,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学前专业学生的入学分数普遍较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弱,自主学习能力欠佳,使他们对艺体技能更感兴趣,对文化与教育理论学习的兴趣较低,学习压力偏大。高职学生在学业表现及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与社会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要求较高的差异,加重了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业压力与心理负担,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思考

(一)正视学生心理特点,在传统文化与心理教育的融合中育心育德


  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其“本土性”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来自于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的德育薄弱、重知轻行、重成绩轻心理等,因此,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读经典·增气质”就是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的诵读活动。经典的选择既包括唐诗宋词,也包括《大学》《中庸》中的“金句”,还包括先贤们的语录,如用“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欲正心,先诚意;欲诚意,先致知;致知格物”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满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用“仁者爱人,忠恕之道”教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用“修身养性,穷达通透”以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启发学生注重修养与德行;用“吾日三省吾身”启发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等。在阅读-理解、阅读-践行、阅读-传承的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知识有机融合,诵读活动与提升气质有机结合。这样的融合,使育心成为育德的展现,更使育德的外显更加明确。

(二)形成健康校园环境,在创设环境与心理健康活动的有机结合中育心育格(性格)


  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外显因素,不仅反映高校的教育理念,也体现学校的办学风格,并向学生传递着价值观与美感。为此,我们有意识地加大校园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建设力度。在构建校园环境时,强调整洁温馨、民主和谐、充满爱心,使学生在感受环境变化的同时,参与创造。如:将美学讲座与最美环境创设结合,将普及性心理活动与专门性教育活动结合,形成的最美寝室评选、“5·25”心理健康周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漫画展、愛心·善行传递活动等,不仅聚焦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帮助学生形成了关爱自我、关心同伴的校园环境。确实,巧妙运用环境育人的功能,紧紧把脉学生的心理需求,使“育心”与“育格”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育心”中“育格”,在“育格”中浸润心灵。

(三)构建心理工作机制,在“全员育心”的教育联动中育心育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教职员工。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着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建构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体、班主任辅导员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全员育心”联动模式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解决学生问题,也可关注教师问题,并使育心与育群有机联系。为此,学校发起了“一获双进”活动,即:鼓励青年教师获取心理咨询师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既进班会又进课堂。构建“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从机制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根本,它从教师单向教育,过渡到朋辈心理互助式的双向影响,使关爱与援助、乐观与向上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性格,逐渐成为学生心理的主旋律。

(四)提升职业素养与职业信念,在教育情怀浸润中育心育职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职业信念作为职业素养核心要素之一,对职业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社会要求与学生职业认同上的不对等状况,提升职业素养与职业信念,在教育浸润中育心与育职就成为重点。我们形成了育心与育职相结合的活动系列:用校史激发学生投身幼教的激情;用优秀毕业生事迹激励学生成就意识;用教育故事延展学生对幼教历程的认知;用见习、实习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用课程改革促使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用活动渗透形成全方位教育格局。
  (作者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王娜娜
其他文献
地处随县厉山镇的厉山三中是一所农村学校,它从一所薄弱学校成为一所有影响力的学校,得益于“按时是一种迟到”这句话,我也因此从农村走向了省城,成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名校长。厉山三中的发展和办学特色是全方位的,重点体现在德育、课堂、课程、校园文化和教师成长等方面,而教师的敬业精神及成长是其核心。  近10多年来,由于农村学校新教师的补充不足和难以补充,普遍存在师资紧缺和年龄偏高等现象。因为中考竞
1904年,黄州府中学堂创立,即今天的湖北省黄冈中学。后历经启黄中学、湖北省立六中、湖北省立二高、省立黄高,发展至今已有113年历史。伴随着国家民族的风雨沧桑,黄冈中学一路走来,为鄂东地区启民智、育英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度被誉为“英才的基地,国手的摇篮”,是“普通中学的一面旗帜”!然而,新世纪以来,黄冈中学却遭遇发展瓶颈,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如今,面对全面深化基础教育
秀美浠水,鄂东门户。这里自古崇文重教,兴学育人生生不息,尊师重教代代相传。一大批从浠水走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术界、科技界、军界、政界精英,见证着浠水教育曾经的荣耀。然而,走过历史的辉煌,浠水教育近些年面临严峻挑战。  教育突围振兴,不仅是浠水历届党委政府思考的重大课题,也成为百万浠水人心中最热切的期盼。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
1月1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用牢牢坚持“六个根本”,为今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定下基调。  對于2017年工作要点,陈宝生介绍,今年将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旨在加强改革总体设计,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动各地中小学完善德育工作體系;启动实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
【编者按】  2017年度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事项评选结果出炉,这些典型案例亮点纷呈,含金量高,充分展现了湖北教育人勇于探索、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与改革担当。当前,正是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的关键时期,本刊特约请襄阳市、黄冈市、孝感市孝昌县、黄石市铁山区、宜昌市长阳县等地教育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撰文,分享宝贵经验,以期对各地贯彻落实《
日前,十堰市郧阳区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该区2016年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立德樹人为根本,提高教育质量;二是以共享发展为取向,实现协调发展;三是以活力校园为抓手,提升育人水平;四是以四大工程为重点,提高师资水平;五是以教育扶贫为支撑,促进教育公平;六是以大局稳定为目的,狠抓安全管理;七是以“三严三实”为要求,全面依法治教。
武汉开发区黄陵小学本着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科学态度确立了“体验有感教育无痕”的办学愿景,牢固树立“让学生在体验中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爱笑、爱说、爱动、爱美的爽朗少年”为育人目标,彰显学校“体验教育”价值追求,着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开发背景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同时又指出:“学校在执行国
近日,一则“中国教师赴英国进行中国式教学将学生训哭”的消息成为热门话题。众所周知,现行的教育模式的确存在着诸如应试化、严重束缚扼杀人性等问题,而西方学校所培养的具有创造力、批判性、勇于提出自己见解、善于为自己利益辩护的人正是高度依赖创新的西方社会所需要的。但是,中西方的教育方式都有各自的问题。西方教育的问题是许多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懒散、缺少进取心,而学校放任自流。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孩子、父母以及教师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四个全面”战略在全国全面铺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场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战役在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同时打响。举国上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扶贫先进人物,他们以自己的爱心、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时代乐章!湖北省“师德楷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值军老师就是这一时代乐章里跳动的音符。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他一直扎根崇阳库区,为库区孩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在
2017年3月8日,鄂州市教育局机关干部深入到责任区指导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面对H7N9禽流感、诺如病毒等病毒防控的严峻形势,全市教育系统,实行干部包镇、包校,教师包班、包人,结对抗击传染病。  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则,实行逐级包保,全市教育系统密织传染病防控“包保网”,做到“不遗一校,不漏一人”。该市教育局每名局领导牵头包保一个区(开发区)、一个街办和几所市直学校,各区(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