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追求创新的时代,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的方向。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本文试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自由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那么,这就要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课堂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的问题,学生创新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重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例如,让学生计算一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2.8分米,高3分米,做这只水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至少能装多少升水?(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解答:(1)底面积3.14×(2.8÷2)2=6.1544(平方分米)侧面积3.14×2.8×3=26.376(平方分米)需要铁皮6.1544 26.376=32.5304(平方分米)≈32.5(平方分米)(2)容积6.1544×3=18.4632(立方分米)≈18.5(升)这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根据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所需铁皮取近似值是32.5平方分米的话,还差0.0304平方分米铁皮才能做成这只水桶;容积取近似值约装水18.5升的话,则水就会从桶中溢出来。这个学生不迷信老师,不迷信题目,不盲目吸收,而能独立思考,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表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并应该热情的鼓励,积极地与他一起探索,说不定会发现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三、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有故事书480本,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读题和画完线段图后,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出现的答案有:(1)X×=480;(2)480×;(3)480÷;(4)480÷3×5;(5)480×(1÷)。答案出来后,不管对与错,教师都不先下结论,而是把它们写在黑板上,逐一让学生对照黑板上的线段图把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听。第(5)种答案充分显示了学生思维的独特和新颖,这个同学的解释是:我先求1里面有几个,有几个就有几个480本,所以列式是480×(1÷),这样就使疑惑的同学顿时思路开朗了。如果教师只是拘泥于书中的两种解题方法,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
  四、突出主题性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创新
  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观念,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越俎代疱,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提倡学生争辩与讨论,提倡标新立异,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真正落实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自主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
  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学生质疑问难,无拘无束的思考,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
  五、开放练习,拓宽创新途径
  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因而它的解题策略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出示:问: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想到哪些间接条件?结果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想到了圆的半径、直径各是多少;想到了梯形的上底和高各是多少?想到了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等等。又如:以下几个开放性练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的思考方法。(1)哪两个数相加的和是12?(2)根据以下数量,你能想到哪两个数的比?“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17人。”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而学校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其他文献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英语单词才能够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单词对于学生而言又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找到拼音学习和英语单词学习的连接点
作文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相统一的综合训练。一篇作文,既反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生活经验。但是许多学生对于写作文却有许多烦恼。他们别的不怕就怕写作文,“写作文真难!”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中过渡空间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自上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事业的繁荣发展,过渡空间
走访新兴县的教育,记者就山区教育如何提升发展层次,增强后劲的话题,采访了新兴县委、县教育局的领导.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的责任主要是由教师承担.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可以正面促进教学发展的推动力.同样,对于
随着如今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博物馆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人们对社会文化需求越来越得到重视,注重自身的传统文化的培养和对客观事物额度认识程度,博物馆作为一个代表
【摘要】要让学生大胆地学,教师必须须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罗斯杰曾经说过:“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生生养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想象,从而愉快、热情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这样的的师生关系就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发号或司令者,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人物
阅读是语言学习中的理解技能之一,它和听、说、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即是培养
课题学习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中心的开放式学习.
期刊
在生产上,水稻叶部病害较多,农户经常把水稻叶部病害常常混淆不清,为了更好认别水稻叶病害及有效的防治,现将水稻叶部病症状认别如下,更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1.水稻胡麻斑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