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丝入扣”的产品研发
吴江自古就是丝绸之乡,素以“日产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山水丝绸地处桑蚕之乡,拥有丰富的原料资源,以开发生产绿色、环保、健康的蚕桑被为主要目标,努力改进传统产品的弱点,全力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绿色床上用品,提高了传统蚕丝制品的附加值,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出品的蚕丝被成为国内外市场追捧的绿色产品。蚕丝的最大特性是舒适、柔和、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历来为高雅和华贵的象征。蚕丝被具有轻松、柔软、透气、保暖性强、不刺激皮肤、不产生静电等优良品质,对人体有极好的保健作用。蚕丝所含的“丝胶”成分含有丰富的丝胶蛋白及18种氨基酸,能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促进睡眠。蚕丝还具有防螨、抗菌、排湿功能,是家庭居舍的理想生活用品。
但传统真丝被一直有两大难题长期困扰着人们:一是丝绵容易板结,往往用不了一年时间,被子发硬;二是容易糅合变形,因此,前些年,真丝被一度被中空被、纤维被替代。如何重振真丝被的市场,首先必须解决易板结、易糅合的弱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山水集中技术人员攻关,经无数次反复试验,终于在工艺方式和生产流程上有了突破。首先,选用双宫乔茧丝为原料,采用“层层叠盖,丝丝入扣”的新工艺,使丝绵胎保持松软平滑、均匀有序的内部结构。为解决易糅合变形的弱点,在绗缝工艺上采用对内胎手工叠针绗缝,在棉胎边缘加攀、在被套内缝带的工艺。既解决了难题,也确保了蚕丝被柔软、透气的特点。在面料的选择上,内胆和被套全部采用各地流行花色,选用高密度全棉面料和T/C布料、全面提花贡缎、真丝提花印花面料等。在整体设计上,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活化的特征,深受客户欢迎。
一条婴儿用蚕丝被,一眨眼功夫能变成一个睡袋或出门用的连帽披风,且可以水洗;一个精美的沙发靠垫,展开就变成一条舒服的蚕丝空调被;一条小孩用的被子,盖时四周延伸的部分能防止小孩踢被子受凉……“我与丝绸已经打了32年交道,做真丝家纺也已10年。”山水丝绸总经理刘瑛说,丝绸非常娇贵,而且价格不菲,这就决定了真丝产品永远做不了必需品,只是一种替代品。因此,真丝产品要获得消费者青睐,就必须多元化下功夫,真正发挥出丝绸产品的功能。
明确定位开拓市场
山水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经营理念,把质量最好的产品奉献给消费者是始终坚持实施高品位、高档次的品牌策略。山水于2005年全面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详细的管理目标和执行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部门,落实到每个责任人,使生产和质量管理环节相扣。科学管理使公司的成品检验合格率达99%,成品出厂合格率达100%,做到出口产品无退货,客户满意率达99%。山水为生产出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蚕丝被严格执行FZ/43016-2003号标准,为确保产品质量,遵照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为每道工序制定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从进料检验、过程检验到成品检验,做到层层把关。并对每位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和技能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保证质量监督及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每道工序每天均要出具分析报表,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改进。
山水蚕丝被只使用特级品和一级品,绝不在丝绵中添加其他纤维,是山水公司始终坚持的原则。为了把好原材料关,除了对市场上的原料进行严格挑选外,还开辟了自己的原料基地。购进先进的绗缝设备坚持自己裁剪加工,不允许有一厘米的误差。在款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在外包装上,率先采用自己设计的硬壳包装,突出了蚕丝被高品位的品牌形象。明确的市场定位和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北京“瑞蚨祥”苏州“乾泰祥”等百年老店纷纷选择我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在国内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到江苏、山东、福建、河北、北京、上海等省、市。山水是吴江市蚕丝被生产企业中第一家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并获得江苏省出入检验检疫局颁发的“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高品位、绿色、健康的蚕丝被是外国客户信赖的品牌,现在,山水蚕丝被大量出口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许多外国人通过互联网找到山水公司发来订单,出口量占公司总产量的80%以上。
一根丝里乾坤深
为在一根丝里做好文章,山水与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合作,建起苏州大学科研实习基地。利用这一平台,从高校获得源源不断的科研人才和技术支持,不断开发功能性、实用性新品,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据统计,山水丝绸已连续4年每年专利授权量超过110件。有了技术撑腰,山水丝绸跳出了传统单一的蚕丝被生产,向家纺、家居服等产品类别延伸,产品覆盖婚庆、家居、婴幼儿、夏凉用品等多个系列。
“今年,我们又将有5个发明专利、100多个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以确保山水的家纺产品,每年有新功能和新花型。”刘瑛说,申请专利并不是为了炫耀企业有多大技术研发能力,而是助推产品多元化,同时也体现一家真丝家纺企业的专业水准。品牌必须通过品质来支撑,特别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纺行业,要想得到消费者认可,企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靠品质说话。
“家纺产品的附加值不容易做到很高,真丝企业的规模做得过大也很不现实。因此就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产品多元化的特征。并且不能生搬硬套,多元化要出自自己的手,不能同质化。”明年元旦,山水新建的生产大楼就将投入使用。该大楼共有5层,总面积8000平方米,年产蚕丝被40~50万条。而这新的生产大楼,也是为了实现产品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而建。可以预见到的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山水的产能将获得大幅提高。下一个十年的山水,必然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吴江自古就是丝绸之乡,素以“日产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山水丝绸地处桑蚕之乡,拥有丰富的原料资源,以开发生产绿色、环保、健康的蚕桑被为主要目标,努力改进传统产品的弱点,全力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绿色床上用品,提高了传统蚕丝制品的附加值,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出品的蚕丝被成为国内外市场追捧的绿色产品。蚕丝的最大特性是舒适、柔和、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历来为高雅和华贵的象征。蚕丝被具有轻松、柔软、透气、保暖性强、不刺激皮肤、不产生静电等优良品质,对人体有极好的保健作用。蚕丝所含的“丝胶”成分含有丰富的丝胶蛋白及18种氨基酸,能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促进睡眠。蚕丝还具有防螨、抗菌、排湿功能,是家庭居舍的理想生活用品。
但传统真丝被一直有两大难题长期困扰着人们:一是丝绵容易板结,往往用不了一年时间,被子发硬;二是容易糅合变形,因此,前些年,真丝被一度被中空被、纤维被替代。如何重振真丝被的市场,首先必须解决易板结、易糅合的弱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山水集中技术人员攻关,经无数次反复试验,终于在工艺方式和生产流程上有了突破。首先,选用双宫乔茧丝为原料,采用“层层叠盖,丝丝入扣”的新工艺,使丝绵胎保持松软平滑、均匀有序的内部结构。为解决易糅合变形的弱点,在绗缝工艺上采用对内胎手工叠针绗缝,在棉胎边缘加攀、在被套内缝带的工艺。既解决了难题,也确保了蚕丝被柔软、透气的特点。在面料的选择上,内胆和被套全部采用各地流行花色,选用高密度全棉面料和T/C布料、全面提花贡缎、真丝提花印花面料等。在整体设计上,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活化的特征,深受客户欢迎。
一条婴儿用蚕丝被,一眨眼功夫能变成一个睡袋或出门用的连帽披风,且可以水洗;一个精美的沙发靠垫,展开就变成一条舒服的蚕丝空调被;一条小孩用的被子,盖时四周延伸的部分能防止小孩踢被子受凉……“我与丝绸已经打了32年交道,做真丝家纺也已10年。”山水丝绸总经理刘瑛说,丝绸非常娇贵,而且价格不菲,这就决定了真丝产品永远做不了必需品,只是一种替代品。因此,真丝产品要获得消费者青睐,就必须多元化下功夫,真正发挥出丝绸产品的功能。
明确定位开拓市场
山水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经营理念,把质量最好的产品奉献给消费者是始终坚持实施高品位、高档次的品牌策略。山水于2005年全面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详细的管理目标和执行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部门,落实到每个责任人,使生产和质量管理环节相扣。科学管理使公司的成品检验合格率达99%,成品出厂合格率达100%,做到出口产品无退货,客户满意率达99%。山水为生产出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蚕丝被严格执行FZ/43016-2003号标准,为确保产品质量,遵照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为每道工序制定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从进料检验、过程检验到成品检验,做到层层把关。并对每位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和技能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保证质量监督及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每道工序每天均要出具分析报表,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改进。
山水蚕丝被只使用特级品和一级品,绝不在丝绵中添加其他纤维,是山水公司始终坚持的原则。为了把好原材料关,除了对市场上的原料进行严格挑选外,还开辟了自己的原料基地。购进先进的绗缝设备坚持自己裁剪加工,不允许有一厘米的误差。在款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在外包装上,率先采用自己设计的硬壳包装,突出了蚕丝被高品位的品牌形象。明确的市场定位和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北京“瑞蚨祥”苏州“乾泰祥”等百年老店纷纷选择我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在国内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到江苏、山东、福建、河北、北京、上海等省、市。山水是吴江市蚕丝被生产企业中第一家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并获得江苏省出入检验检疫局颁发的“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高品位、绿色、健康的蚕丝被是外国客户信赖的品牌,现在,山水蚕丝被大量出口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许多外国人通过互联网找到山水公司发来订单,出口量占公司总产量的80%以上。
一根丝里乾坤深
为在一根丝里做好文章,山水与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合作,建起苏州大学科研实习基地。利用这一平台,从高校获得源源不断的科研人才和技术支持,不断开发功能性、实用性新品,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据统计,山水丝绸已连续4年每年专利授权量超过110件。有了技术撑腰,山水丝绸跳出了传统单一的蚕丝被生产,向家纺、家居服等产品类别延伸,产品覆盖婚庆、家居、婴幼儿、夏凉用品等多个系列。
“今年,我们又将有5个发明专利、100多个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以确保山水的家纺产品,每年有新功能和新花型。”刘瑛说,申请专利并不是为了炫耀企业有多大技术研发能力,而是助推产品多元化,同时也体现一家真丝家纺企业的专业水准。品牌必须通过品质来支撑,特别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纺行业,要想得到消费者认可,企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靠品质说话。
“家纺产品的附加值不容易做到很高,真丝企业的规模做得过大也很不现实。因此就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产品多元化的特征。并且不能生搬硬套,多元化要出自自己的手,不能同质化。”明年元旦,山水新建的生产大楼就将投入使用。该大楼共有5层,总面积8000平方米,年产蚕丝被40~50万条。而这新的生产大楼,也是为了实现产品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而建。可以预见到的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山水的产能将获得大幅提高。下一个十年的山水,必然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