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和真爱温暖留守学生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uo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外出打工人数日趋增多,许多家庭年轻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便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亲戚、邻居看管。由此学校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长期由年老体弱、文化水平很低的老人看管,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由于留守老人们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亲友又疏于管教,很大一部分留守学生处于放任自流、厌学辍学、成绩偏差、心理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等的状态,加上他们年幼无知,缺乏分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往往沉迷电子游戏、网吧、歌舞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老师用真情和真爱温暖留守学生,让他们感受亲情温暖,使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在我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农村教师,面对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留守学生的特殊教育,想要他们健康成长,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更多的关心照顾和心理的呵护。《爱与责任》一书中,巴特尔说道:“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不是索取,不是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这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因为爱才崇高,无私地爱,是教育的魂!
  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着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着几十张天真可爱的面孔,我才发现,当好一名教师,仅仅有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仅仅有着为教育献身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面孔,是一块块需要用爱来浇灌的苗圃,是一片片需要用爱来培育的花园啊!作为老师要有这样底蕴厚实的爱;要有支撑这博大的爱的情怀。此时,我的心中只有抑制不止的迷惑和惶恐!因为,我怕我柔弱的肩膀托不起这深深的责任。
  是她们,为我的迷惑点亮了一盏明亮的航灯!大家一定记得,佳木斯市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张丽莉在危急时刻挺身保护学生被轧断双腿,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深厚慈爱之情,令人感动,可钦可佩,她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优秀工作作风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高尚品德,一个用真情和真爱、甚至用生命来关爱学生,不愧是大家心中的最美教师;深圳宝安区的靳伟杰老师,有一天她送四名孩子回家,当经过一个小区大门时,里面一辆疾速行驶的汽车如脱缰的野马向她和她身边的学生冲过来,15米,10米,9米,8米------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来不及思索,也不容思索,靳老师推开了身边的四名学生,自己却被压在了冷酷的车轮下。她的同事说到她时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用生命去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靳老师是神!”她用她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
  她们的爱,熏陶了我,感染了我,“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在二十年以前我作为一个任课老师或班主任,出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我常常是下课铃响交代完事就离开教室、离开孩子们,起初我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总是远离我,而其他班的孩子们总是围着老师转。反省以后我才发觉,我平日里给他们的距离感让他们拒我以千里之外。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我总是大声训斥。当他们因为集合集会违反了纪律,当他们总是记不住我的教育把垃圾随地乱扔时,我总会大发雷霆。通过学习和反思,我才知道这样伤害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我知道了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明白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喜好,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在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二十多年,一直坚守在贫穷落后的偏远的山区中小学任教,这里农村的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家庭如果单靠家里的耕作是生计都难以维持,所以当他们遇到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今天,他们不得不生下小孩后便把小孩留给老人照顾,这种隔代教育的缺失,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尤其是中学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转折阶段,由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的更多关爱,相互尊重的平等师生关系,用真情 和真爱去温暖感化学生,是老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在最近的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坚持以尊重学生、培养象朋友般的平等师生关系,给以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用自己的耐心和恒心,深入学生中去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师生感情,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正因为有了过细的工作,使得在这十几年里的工作中,得到了学生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大声训斥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师生关系非常融洽,真真正正的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会毫不保留的和你讲心里话,学生已经自然而然的凝聚在老师的身边,让你作为老师更好的开展工作。通过对他们的真情感动、真心付出,得到学生们的真心回报,没有出现任何一个留守学生因为任何原因而退学,没有一个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学生的学习风气日渐优良,教育教学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学校师生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在我的几百个留守学生当中,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很多,而印象特别深刻的是088班的梁小净和冼大龙两位学生。也正是这个班级的优秀表现使得088班被评为贵港地区的先进班级,我也被评为贵港地区的优秀班主任。
  梁小净是一个从小父母都去广东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个女生性格内向且胆小,进入初中后因为生理发育出现严重的月经不调,一来月经就是连续几十天,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多次向学校提出退学要求,在我了解情况以后,和她进行了不知多少次的开导工作,并多次带她去看医生,自动帮她熬了四个多月的中药,经常多煮点饭菜叫她吃,让她的病得到有效治疗,最终能够坚持下来,克服一切困难,通过努力在升中考试成绩优秀,考取市的重点高中---寻州高中。
  冼大龙也是一个双亲留守儿童,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教育引导,人长得高大帅气、头脑聪明又能说会道,身边有很多朋友,可是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被朋友带去上网和看黄色视频,还有一帮女同学写信追求他,在我成为他的班主任以后,经常利用课外时间到他们宿舍去,与他们聊天谈心或做游戏,让学生接近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结果慢慢的师生关系越来越好,逐渐发展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一天吃午饭时,他主动来找我,低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某某女同学了,你说我怎么办?”我听了以后感到惊讶又高兴,惊讶的是一个男同学会和我一个女老师讲这样的话,高兴的是感觉到学生对自己如此信任,说明自己的工作有了成效,今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容易开展了。最后经过引导,他能够深刻认识,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开始发奋学习,使得三年的初中能健康发展,中考考取市重点高中---寻州高中。
  人称道:班主任是全世界最小的“主任”。官位最小、影响最大;回报最少、付出最多;花钱最省、用情最爽。教师的真心付出而不图回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应该就是“蜡烛”精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确诠释吧。回头想一想,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真心真意去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去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相信都会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教育教学的成绩一定会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教师是绿叶,因为爱,才能一生与花相伴。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努力用心工作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可是留守学生问题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温暖,用无私的爱,让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让他们快乐成长、成才。
  收稿日期:2013-10-23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因此,创新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的整合,有利于充分认识到实施小学数学必然地要以先进的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素质教育观念与教学机制的整体深刻变革。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课标  21世纪,国际的竞争
期刊
教材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教材,教师们所认定的教材一般是指狭义的教材,即师生共用的教科书,也称课本。近代以来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学校教学课程也大多以“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材,教师们扮演了“教教材”的教书匠角色。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学课程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认为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引导教师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新课改针对教师运用教材问题,
期刊
【摘 要】根据中学数学特点和中学生学习实际,提出了学好数学“六法”,实践表明 “六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路可寻”,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  【关键词】超前预习;有意听课;巧记笔记  在中学,数学的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应用广泛性等特点,使不少学生“惧怕”数学。但由于数学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又不得不重视它。于是,“如何学好数学?”,或者“用什么方法才能学好数学?”等问题成了广大师生、家长经常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让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信心,同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  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我认为要采用多种途径进行中年级的作文教学。  1.激发兴趣,注重观察  作文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文要有内容,就
期刊
《新课程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阶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阶段称为“习作”;到第四阶段才称为“写作”。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提到:“作文一课,我谓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叶圣陶先生还说
期刊
【摘 要】“人文性”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重要补充。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括文本的人文内涵、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它要求教师树立“平等对话”的师生观,让语文学科回归生活,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并能结合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从而使母语教学唤发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人文性;平等对话;生活;文本;语文活动;教学语言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
期刊
1.基于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为了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书法和绘画作为传统的美育载体,对完善教育制度、促进个性发展、优化自然资源、实现终身自我教育等诸多方面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  2.基于社会、家长们对书画的认识  然而,在全面推进教育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创设和谐心理氛围;优化学生心理状态,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素质提高;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趣”出发,有目的、有
期刊
教师应建立新型的教育价值观—学生本位,小学教育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的教育。单纯的考试分数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学业成绩差的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单纯以考分高低评价学业成绩差的小学生是不公平的。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手段和评价主体摈弃“唯分数论”。不仅关注学业成绩差的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构建体现小学生个性差异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自古以来,青藏高原就以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藏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富饶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独具特色的建筑、歌舞、绘画也充分体现了藏民族的艺术天赋。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独特的自然景观、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熏陶下,使藏族儿童也具有很高的艺术天赋。他们能歌善舞、热爱生活、乐于表达。对艺术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