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士周仪暐年表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e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中叶毗陵名士周仪暐,字伯恬,号惟雒山人,清代江苏阳湖县人.与张惠言、张琦、庄绶甲、陆继辂、陸耀遹、祝百十、祝百五、李康龄、李兆洛、洪饴孙、刘逄禄、恽敬等为“同心草堂诸友”之一.本文运用档案、族谱、别集、方志等材料,考证周仪暐科举、交游行实,勾勒出其生平仕履及家世概况.
其他文献
依托“一个基地、两大平台、三类课堂”,打造一门以“思政引领,育人压舱,学术扬帆”为特色、兼具人文关怀和民族精神的“思政味”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润物细无声”地巧妙渗透思政教育,“教学思政科研”全方位育人,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通过改革,强化了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专业发展及个性品质中的作用,提高了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南枕南明河声,东傍东山巍峨.贵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以其独特的儒雅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百年来屹立于这黔山贵水之间.rn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rn两百余年来,坎坷与希望同存.自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在贵阳炎帝宫,现在的上护国路附近,贵州巡抚常明始创正习书院起,传承至现在的贵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两百余年来,历经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一直在创办之初的原址上坚持办学,一代代凝炼和发展自己独有的“真教育”理念,“真教乐教,教人求真;真学乐学,学做真人”,承担起培养贵州人才,唤醒贵州学子救国图存、建设和发展贵州
期刊
明清以来的三峡旧志登载了本地大量的石刻文献,这些石刻文献主要分布在三峡地区腹地奉节县的长江峡口石壁、万县的天子城和岑公洞、云阳县的龙脊石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有《宋中兴圣德颂》《天城石壁记》《大宁监创筑天賜城记》三种.三峡旧志所载的石刻文献有助于我们研究三峡地区的历史,弥补正史的不足,认识三峡地区重要的军事地位、书法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