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旨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提升。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阳光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就需要确保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实,重视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并注意家校形成合力,从而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和体育精神。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小学生;身心健康
  引言
  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实践落实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研究阳光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明确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小学体育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实践探究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针对性提出有效建议,是当前学校教育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课题。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学校小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特色,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依据,以落实长效机制为出发点,构建并实施学校特色“阳光体育运动”体系:
  (1)严格按照课程设置要求设置体育课程,一至二年级每周至少四节,三至六年级每周至少三节。
  (2)构建大课间活动内容体系,上午30分钟大课间以基础准备活动 慢跑 集体舞活动组合活动为主;下午20分钟大课间以基础准备活动 自由活动组合,学生根据兴趣,可以选择校本化跳绳、踢毽子、集体舞、呼啦圈等。如遇雨雪、暴风等不良天气,活动转移至室内,进行准备活动 校本化运动项目。
  (3)成立学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由校内体育教师和校外体校教练共同组建,服务对象对全校师生,学生均可以在下午放学之后,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参与到健身俱乐部活动中来。
  (4)建立“假日锻炼社团”,每周末开放一天,主要采用家校共育模式,由班主任通过家长会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学生家庭可根据兴趣、居住地等便利因素,自由组建社团,选定体育项目,共同参与体育锻炼。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优秀锻炼社团展演,作为社团成果展示,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亲子体育锻炼项目,由专业体育教师给予家庭运动指导。
  (5)每学期开展一次健身节和达标运动会。健身节倡导学生人人参与,不以竞技比赛为主,而是进行校本体育运动项目展示,例如班级集体舞展示、花式跳绳、花式毽子、花式呼啦圈等;达标运动会主要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不同年级的对应标准,对学生进行体测,包括1分钟跳绳、50米跑、立定跳远等。
  (6)寒暑假体育锻炼。延续“假日锻炼社团”,以团体形式开展寒暑假综合体育实践活动,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开展各项兴趣体育活动。
  二、阳光体育运动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前后学生体质健康及心理健康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小学生心理状况。
  (一)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效果分析
  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学校在实施阳光体育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检测结果,以及在两个时间节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调查问卷分年级随机抽取,共120份,每个年级20份。
  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化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部分项目进行测试,选择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短跑、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1分钟跳绳几个项目,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前,学生各项达标率分别为81.67%、80%、83.33%、82.5%、79.17%、76.67%;实施后,学生各项达标率分别为92.5%、90%、93.33%、95%、91.67%、90.83%。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明显提升。
  2.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前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饮食睡眠、焦虑抑郁、沟通协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饮食睡眠改善状况良好率由实施前的79.17%提升至91.67%;焦虑抑郁主要通过“我容易出现心里烦闷、恐慌和害怕的情绪”、“我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感觉做事情好困难”等问题体现,良好率由82.5%上升至95%;沟通协作能力良好率由85%上升至96.67%,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二)阳光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1.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
  学校通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显著提升了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生各项体质健康检测标准达标率大幅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中,以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为标准,以校本化的阳光体育运动为主要实施项目,增强运动吸引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同时重视构建家校共育模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体育运动中来,带领学生开展家庭体育。通过构建结合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和运动氛围,避免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化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有效作用,使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有明显地提升,体质健康得到发展。
  2.改善小学生心理状况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后,小学生不良情绪和心理得到明显改善,且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这主要是由于阳光体育活动为小学生打开了释放压力和天性的正确渠道,真正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当前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家長期盼望子成龙,甚至在幼升小阶段家长就面临很大的压力,而这种来自于社会竞争和家长期望的压力传递给小学生,使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可以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中解放出来。一是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一味的压制必然会使其心理遭受伤害,每天给予小学生足够的运动时间,能够让其释放好动的天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投入运动的过程中暂时忘记繁重的学习压力,获得压力释放通道。二是体育运动对团队合作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集体项目,学生能够通过运动,自己学会与同学相互配合,从而使其具备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并且通过集体项目争取荣誉,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提高校园氛围的和谐性,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悦。三是阳光体育运动重视家校共育,引导家长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亲子运动项目,能够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树立家长正确的子女培养理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其他文献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上漖小学(以下简称“上漖小学”)创建于1952年,坐落于番禺的北大门——洛浦,上漖村。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打造“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优质育人校风,以学校“上漖尚情·书韵人生”核心理念为抓手,构建“尚美教育”文化德育体系,即“德智相融的课程文化”“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生趣活泼的活动文化”“智慧向上的龙舟文化”“规范精细的管理文化
【摘要】小学语文是作为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中小学已经开展一系列关于语文学科的教育方式改革,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实际教学中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阻碍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发展工作,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怎样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并且在小组合作中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与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
【摘要】当前编程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的过程和方法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开放、合作、协商的行动意识,鼓励运用计算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更好地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使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真正能够在跨学科领域的实践中进行塑造和强化,在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加以应用和迁移,本文阐述从计算思维本质、教育内容和教学策略三方面,构建计算思维的培养框架。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的“短小精悍”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动下,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微课形式多样,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视频长度短,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且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出的各项需求,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同时,能
【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春》是写景名篇,可如何让学生学到其中的精髓,可难倒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笔者用控制方法中的共轭控制和黑箱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将课内知识迁移到写作实践中。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学活”。  【关键词】《春》;控制方法;共轭控制;黑箱方法;写景作文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历来写景都是学生盲点,所以交上的写景作文要么语言枯燥无味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茂名市教育局召开2021年茂名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工作研讨会暨小学数学国家质量监测推进会。茂名市各县区教研员、市直联动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市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成员、茂名市区域联动教研团队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盘泽南总结回顾了上学年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一,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教研活动;二,开展四期市直属小学联动教研活动;三,举行茂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沪教牛津版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内涵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大关键要素。传统教学中重视认知教育,但缺乏思维品质培养的教育方式是低效且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如何在阅读教学
【摘要】绘本是近些年来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图文结合的叙事文本。图文兼备、以图为叙事主体的绘本,可以大大降低识字量有限的小学低年段儿童阅读理解的难度,适合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全国统编教材低年段(一至二年级)主要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的理念。教材中的绘本故事,既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又能有效丰盈学生的道德情感、端正学生的言行举止,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因此,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绘本故
【摘要】每个儿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的儿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着发育障碍,导致儿童的语言发育较为缓慢,并且对他们而言,与他人进行社交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在人们认知中存在的孤独症儿童。由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所以学校方面如果是使用通用的班级授课的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那么获得的教育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就需要使用到个别化教育的方法,针对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别
本报综合报道 近期,全省各地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聚合资源、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持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成长培根铸魂。  广州市教育系统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推进思政课“三百”工程,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选树“百名优秀学校思政课教师”、打造“百节学校思政课示范微课”、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