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特征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16591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将两名大学实习教师(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进行录音并转录,进行课堂话语互动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实习教师课堂上,教师话语量明显多于学生话语量;会话结构以IRE为主,缺乏复杂的会话结构;提问与反馈方式未能有效引发学习者目的语输出。本研究分析,可当作教师课堂反思的有力工具,指导其完善教学过程。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话语;互动特征;实习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43-02
  一、引言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即英语教师在组织和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时产生的话语(程晓堂,2009)。课堂上,教师借助话语,即可组织互动性课堂活动,也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语言输入。
  二、研究设计
  为了揭示(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互动性特点,本研究试图回答如下问题:a.实习英语教师的课堂呈现怎样的互动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话语量各占多少,它对学生课堂参与度有什么影响?b.英语教师提问的类型及使用的频率,与互动模式有何关系?c.英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的反馈,如何分布,是否有助于学习者目的语的输出?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名大学英语实习教师,分别是英语口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应届硕士毕业生,现已聘为F市Y医学院在职英语教师。
  为客观描述大学英语实习教师话语的互动性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研究对象的课堂话语交际活动(每位实习教师4节英语课堂)进行录音记录后,进行转录。转写成书面文本后,请实习教师进行文本核对,确保转录的真实和准确。其次,对实习教师进行访谈,以求找出深层原因。最后,计算出表征课堂话语特征的数量、频率、百分比和均值等,并结合教师访谈所得的质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师生话语量
  教师话语量如占课堂时间的65%~90%,就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课堂,知识基本是由教师单向传授给学生(赵晓红,1998)。
  上表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话语所占用的平均时间以及每节课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统计。可见,实习教师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如果学生目的语输出量不够的话,将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两位实习教师也意识到自己话语量过多,变成一名“知识传授者”,忽略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因此,需变换教学方式,创造更多目的语输出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教师会无意识地用汉语与学生对话。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教师需不断提醒自己,输出充分的英语,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二)会话结构
  师生互动模式,作为课堂师生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Sinclair和Coulthard(1975)提出了IRF模式,即教师引发话题(Initiation),学生回答(Respond),教师再给予反馈(Feedback)。这种会话结构,在英语课堂中9很常见,有时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笔者对转录文字材料分析后,对实习教师课堂中出现的会话结构类型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以下是典型的IRE会话结构,出自实习教师C的课堂:
  T:What is the last factor(attributed to happiness)?
  S:Friendship.
  T:Right. Paragraphs from17 to 20 talk about friendship.
  教师询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次回应。然而,学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目的语输出练习。这可能是实习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或紧张所造成的,还需及时调整做出反馈,引导学生输出目的语。
  (三)教师提问分布及互动关系
  提问,作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课堂互动的基础。因此,一直是语言教学中关注的一个焦点(Nunan,1991)。课堂提问,基本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前者提出的问题已有答案,用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后者给出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依据提问类型所占的平均比例汇总情况,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核对,不具备交际性。两名教师认为,设计大量参考性问题,有难度。首先,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仍习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未适应教师新的提问方法;其次,过多参考性问题,会加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情绪,过度担心犯错,不敢开口;最后,还有其他任务安排,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提参考性问题。面对实际学情,笔者认为,多提参考性问题,为学生创设互动的课堂交流活动,仍是必要的。实习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变换策略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动。
  (四)教师反馈情况
  教师反馈,即教师基于学生目的语的输出,对其课堂表现做出反馈。可简单地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Nunan,1991;赵晓红,1998)。分析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基本采用积极反馈,如:简单表扬。
  T:Who knows how many elements included in writing a sick leave?
  S1:Date.
  T:Yeah,right.
  S2:Reasons.
  T:Good.
  对话中,老师的反馈是积极的。但值得关注的是,实习教师使用的反馈较为简单、单调,如:good,right。这种机械的积极反馈,并不会对学生的目的语输出起到很好的作用(Brophy,1981;Nunan,1991)。
  除去上述的简单反馈,还有一类可以引发进一步输出的反馈,细分为带评价的反馈和有追加问题的反馈。统计结果表明,这类反馈少之又少。可见,实习教师只关注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而很少关注回答的内容。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适当增加促使学生进一步输出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多目的语输出的机会。   四、研究结果与启示
  笔者选取F市Y学院的2名实习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为个案,重点考察教师的话语特征,并结合教师访谈,剖析可能的原因。结果显示:课堂上,教师话语量占主要地位;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采用的基本都是积极的反馈方式,但过于简单;对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输出的反馈比较少。
  本研究结果对实习教师的英语教学有以下启示:首先,实习教师应了解学生原有的英语语言水平和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以便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语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而非单纯地简化语言形式,甚至用母语与同学交流。其次,应合理分配教师话语量与学生话语量,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堂发言机会,增进课堂中的互动。再次,应灵活地多使用一些参考性问题和引发进一步输出的反馈,使学生有更多的语言交际时间,激发学生用英语来思考的积极性。最后,还应注意,英语教学中语言使用的规范和适切。
  五、问题与建议
  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实习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但本研究仍有局限性。首先,选定的实习英语教师只是个案,因此案例缺乏概括性。其次,由于时间、所讲授内容等条件的限制,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再次,尽管本文主要研究教师的课堂话语,但如果对学生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方法,作为补充研究,会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出课堂话语的互动性。最后,本研究只是对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实习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互动性的一种创新性尝试,并未继续深入探讨在实习期间课堂话语方面的变化和改进情况,有待开展对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语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Brophy,J. Teacher Praise:A Functional analysi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1(1):5-32.
  [2]Cullen,R. Teacher Talk and the Classroom Context[J].ELT Journal,1998(3):117-127.
  [3]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徐尔清,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课堂会话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24-27.
  [5]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6):17-22.
  [6]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9-6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精品课程“电子工程设计”课程为例,简述了综合设计性工程训练课程考核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革办法。通过对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探索提升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训练;课程设计;考核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38-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
摘要: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上海海洋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在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和鱼类繁殖生理学等教学和研究上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不仅是我校目前的国家特色专业,也是学校构建海洋、水产、食品三大学科专业体系的主要依托学科和专业之一。我校正在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术提升、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建设、国际国内视野的拓展、学生素质培养等方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具有半自传性质的作品,也是描写“美国梦”幻灭最出色的一部小说。经典的美国梦,片片金钱做瓦,爱情做梁柱。身为“爵士乐时代”下的青年人,他沉溺于那个时代的纵情享乐,但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浮华生活背后的残酷社会本质,这是一个等级界限分明有着玻璃天花板的社会,上层社会是你可望不可及的,纵使你靠双手打拼获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翻转课堂整体教和学的效果。本文以H高职院校《西方文化》网络共享课程为研究案例,通过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调研问卷、个别访谈、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等方法,总结了目前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认知主体、教师引导、在线考核激励机制三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因而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然而受到合作层次、合作资源、合作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中外合作办学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为例,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41-02 
摘要: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已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他们的素质有待提高。周庄镇政府通过社区教育这个平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现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搭建平台,积极引领,全面提高农民工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为周庄经济腾飞谱写新的篇章。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对策;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
摘要:以广州大学学科教学(地理)专业2009—2013年间收录的51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总结,探究地方高校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结构,提升地理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为以后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硕士论文;选题;学科教学;地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代表——《感动中国》节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典范。节目通过对各个行业勇现出的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的展示,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熏陶。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手段,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本文主要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进行研究,以我国中央电视台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为例,深入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挑战,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朋辈”的作用发挥有效性也逐渐受到肯定和重视。本文将在吸取国内外朋辈教育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朋辈微党课教育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条件保障、效果评价等进行系统研究,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摘要: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关系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成败。相对于研究为主型大学,在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重任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实现科研成果真正立足地方经济需要,创办有特色的创新学科等方面对于科研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23-02   在当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