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周之内,双夺冠军!无论是费德勒、纳达尔,还是穆雷、波特罗,都已经无法阻挡德约科维奇了。这位从战地里走出的“国家英雄”,已经在世界网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继費德勒之后,新一代天王横空出世……
激战上海,缔造传奇
10月13日,在上海大师杯赛上击败波特罗勇夺男单桂赛之后,德约科维奇已经在中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20连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周前的中网公开赛上,小德还在与“红土王”纳达尔的“巅峰对决”中零封对手。
连续两年德约科维奇在中网和上海大师赛上的接连夺魁,无论是中网赛场的骑马舞庆祝还是上海大师赛上的“家乡言论”,塞尔维亚人受到了中国球迷的热烈欢迎,同时英俊的外表、玉树临风的身材自然令他加分多多,但在比赛中稳定的发挥、辉煌的成就才是塞尔维亚人一呼百应的资本。
几天前,当“老天王”费德勒被淘汰出局的时候,球迷还在议论,今年上海大师赛的吸引力可能急速下降了。然而,有着先见之明的费天王却胸有成竹,“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大师赛有我没我都会成功地进行下去。因为还有更多的明星……”果然,随后上海大师赛的票务中心就发出了公告:由于球迷购票踊跃,最后三天的赛票全部提前售罄,各票点均已无票可售。门票如此热销,在近几年的上海大师赛中,这还是头一次出现。
谁说上海球迷只喜欢看费德勒的比赛,每当有德约科维奇比赛,兴奋的球迷就会掀起人浪,每次拉锯、每个好球都能够赢得全场的欢呼,气氛一点不比有费德勒的比赛差。在这样的支持下,以小德为代表的许多选手都找到了被“重视”的感觉,这给了他们更大的前进动力。
在13日进行的男单大决赛中,小德与波特罗完成了当今世界网坛的又一场史诗对决!当那一刻,相信很多球迷已经开始淡忘费德勒和红土王纳达尔……
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网球迷永远都不关注、也不会记得双打或是混双的冠军是谁,只有单打才是这项运动的永恒坐标。在男子网坛,天王之位代代相传,从科诺到博格,到麦肯罗,再到伦德尔,在上世纪9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期,桑普拉斯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然后是费德勒、纳达尔,规则让这项运动不断地涌现王者。
近两年,随着德约科维奇多次击败费德勒、纳达尔,不知不觉中小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桑普拉斯之后的男子网坛属于费德勒。在过去的10年中,跟劳力士手表形影不离的费德勒就是当仁不让的王者,尽管也曾遭遇过罗迪克、休伊特和纳达尔的强势挑战,我们仍旧习惯将天王的称号送给瑞士人。不过,从近两年开始,我们也慢慢倾向于将德约科维奇称作“天王”了。
在上海大师赛期间,记者邂逅上世纪60年代末网坛名宿罗德·拉沃尔,这位王者当时曾在一年中包揽四大满贯冠军,这一次他是专门为推广“网球菁英计划”而来,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网球事业当中,推动中国未来的网球发展。当在被问到有谁能够复制自己的伟业时,他给出的答案正是德约科维奇。
在去年的ATP年终总决赛的决赛中,德约科维奇历史性地击败了费德勒,那是他在一年时间里第三次击败费德勒,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取胜。瑞士天王曾6次问鼎年终总决赛的桂冠,是年终总决赛当仁不让的王者,费德勒自然希望能够拿到自己的第七座冠军奖杯,只是在与德约科维奇的对抗中,费德勒错过了最佳机会。从那一刻开始,有专家断言,德约科维奇的胜利标志着费德勒对ATP年终总决赛统治的结束。将费德勒挑落马下,德约科维奇完成的不只是自我挑战的成功,还是一个时代的更迭,新一代王者必将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和外界的高调相比,德约科维奇本人倒是没有太在意是否开创了新的时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曾经以费德勒为目标和偶像,能够击败偶像真的不容易,而且能够挑战像费德勒这样的选手,本身就是一种荣幸。”
今年刚满26岁的德约科维奇具备成为超级明星的一切条件:身高 1米88,斗志顽强。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职业网球巨星都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比如,阿加西的父亲拿过奥运会拳击铜牌,库兹涅佐娃的母亲是职业自行车手。德约科维奇也不例外,他出生在一个有体育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曾是前南斯拉夫的滑雪运动员。当然这个家庭里一开始没有人打网球,德约科维奇说在他4岁的时候,他家经营的披萨店外正在修建网球场,小德靠给工人送外卖得以进入球场打球,这成了改变小德人生方向的一笔。
7岁的时候,南斯拉夫地区著名的网球教练杰莲娜·格里奇相中了这位天才,她认为德约科维奇身上隐约可以看到塞莱斯当年的潜力和野心。在启蒙教练的帮助下,童年的小德把成为世界第一当作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小德说:“当年教练给我说的要求,我都做到了,她一直告诉我有成为世界第一的天赋,我相信她的眼光,我到现在依然相信她的观点。”少年时代,当时的塞尔维亚还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导致塞黑遭到了北约空袭,塞尔维亚的网球基础设施又很薄弱。为了打球,12岁的他不得不出走德国慕尼黑。
“我们塞尔维亚没有一个网球培养体系,但是我们取得了成功,这让我自己也感到惊讶”,谈及网球带来的影响,德约科维奇口若悬河,“也许有一些人还不知道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但是在世界网坛已经出现了多位网球明星,人们开始关注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了,我们几个人仿佛就是塞尔维亚派往各国的大使。我的祖国不是一个网球传统强国,但是最近我们一起爆发了,20年前塞尔维亚人还对网球没什么兴趣,因为要进行网球训练和发展推广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人们通过我们几个人的成功看到了成就,这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是一个礼物。”
几年前的冬天,喜欢滑雪的费德勒因为害怕受伤,没有去碰自己的滑雪装备。然而,与“好男人”费德勒不同的是,热情奔放的德约科维奇一直热衷于滑雪运动。“我非常喜欢滑雪,很多人让我不要去滑雪,但是没有人能阻止我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滑雪是我的第二运动,在10多岁时候滑雪是我的第一运动,后来我才选择了网球”,在小德看来自己的性格天生如此,“作为男人要敢于冒险,敢于接受挑战!”
激战上海,缔造传奇
10月13日,在上海大师杯赛上击败波特罗勇夺男单桂赛之后,德约科维奇已经在中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20连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周前的中网公开赛上,小德还在与“红土王”纳达尔的“巅峰对决”中零封对手。
连续两年德约科维奇在中网和上海大师赛上的接连夺魁,无论是中网赛场的骑马舞庆祝还是上海大师赛上的“家乡言论”,塞尔维亚人受到了中国球迷的热烈欢迎,同时英俊的外表、玉树临风的身材自然令他加分多多,但在比赛中稳定的发挥、辉煌的成就才是塞尔维亚人一呼百应的资本。
几天前,当“老天王”费德勒被淘汰出局的时候,球迷还在议论,今年上海大师赛的吸引力可能急速下降了。然而,有着先见之明的费天王却胸有成竹,“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大师赛有我没我都会成功地进行下去。因为还有更多的明星……”果然,随后上海大师赛的票务中心就发出了公告:由于球迷购票踊跃,最后三天的赛票全部提前售罄,各票点均已无票可售。门票如此热销,在近几年的上海大师赛中,这还是头一次出现。
谁说上海球迷只喜欢看费德勒的比赛,每当有德约科维奇比赛,兴奋的球迷就会掀起人浪,每次拉锯、每个好球都能够赢得全场的欢呼,气氛一点不比有费德勒的比赛差。在这样的支持下,以小德为代表的许多选手都找到了被“重视”的感觉,这给了他们更大的前进动力。
在13日进行的男单大决赛中,小德与波特罗完成了当今世界网坛的又一场史诗对决!当那一刻,相信很多球迷已经开始淡忘费德勒和红土王纳达尔……
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网球迷永远都不关注、也不会记得双打或是混双的冠军是谁,只有单打才是这项运动的永恒坐标。在男子网坛,天王之位代代相传,从科诺到博格,到麦肯罗,再到伦德尔,在上世纪9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期,桑普拉斯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然后是费德勒、纳达尔,规则让这项运动不断地涌现王者。
近两年,随着德约科维奇多次击败费德勒、纳达尔,不知不觉中小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桑普拉斯之后的男子网坛属于费德勒。在过去的10年中,跟劳力士手表形影不离的费德勒就是当仁不让的王者,尽管也曾遭遇过罗迪克、休伊特和纳达尔的强势挑战,我们仍旧习惯将天王的称号送给瑞士人。不过,从近两年开始,我们也慢慢倾向于将德约科维奇称作“天王”了。
在上海大师赛期间,记者邂逅上世纪60年代末网坛名宿罗德·拉沃尔,这位王者当时曾在一年中包揽四大满贯冠军,这一次他是专门为推广“网球菁英计划”而来,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网球事业当中,推动中国未来的网球发展。当在被问到有谁能够复制自己的伟业时,他给出的答案正是德约科维奇。
在去年的ATP年终总决赛的决赛中,德约科维奇历史性地击败了费德勒,那是他在一年时间里第三次击败费德勒,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取胜。瑞士天王曾6次问鼎年终总决赛的桂冠,是年终总决赛当仁不让的王者,费德勒自然希望能够拿到自己的第七座冠军奖杯,只是在与德约科维奇的对抗中,费德勒错过了最佳机会。从那一刻开始,有专家断言,德约科维奇的胜利标志着费德勒对ATP年终总决赛统治的结束。将费德勒挑落马下,德约科维奇完成的不只是自我挑战的成功,还是一个时代的更迭,新一代王者必将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和外界的高调相比,德约科维奇本人倒是没有太在意是否开创了新的时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曾经以费德勒为目标和偶像,能够击败偶像真的不容易,而且能够挑战像费德勒这样的选手,本身就是一种荣幸。”
今年刚满26岁的德约科维奇具备成为超级明星的一切条件:身高 1米88,斗志顽强。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职业网球巨星都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比如,阿加西的父亲拿过奥运会拳击铜牌,库兹涅佐娃的母亲是职业自行车手。德约科维奇也不例外,他出生在一个有体育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曾是前南斯拉夫的滑雪运动员。当然这个家庭里一开始没有人打网球,德约科维奇说在他4岁的时候,他家经营的披萨店外正在修建网球场,小德靠给工人送外卖得以进入球场打球,这成了改变小德人生方向的一笔。
7岁的时候,南斯拉夫地区著名的网球教练杰莲娜·格里奇相中了这位天才,她认为德约科维奇身上隐约可以看到塞莱斯当年的潜力和野心。在启蒙教练的帮助下,童年的小德把成为世界第一当作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小德说:“当年教练给我说的要求,我都做到了,她一直告诉我有成为世界第一的天赋,我相信她的眼光,我到现在依然相信她的观点。”少年时代,当时的塞尔维亚还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导致塞黑遭到了北约空袭,塞尔维亚的网球基础设施又很薄弱。为了打球,12岁的他不得不出走德国慕尼黑。
“我们塞尔维亚没有一个网球培养体系,但是我们取得了成功,这让我自己也感到惊讶”,谈及网球带来的影响,德约科维奇口若悬河,“也许有一些人还不知道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但是在世界网坛已经出现了多位网球明星,人们开始关注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了,我们几个人仿佛就是塞尔维亚派往各国的大使。我的祖国不是一个网球传统强国,但是最近我们一起爆发了,20年前塞尔维亚人还对网球没什么兴趣,因为要进行网球训练和发展推广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人们通过我们几个人的成功看到了成就,这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是一个礼物。”
几年前的冬天,喜欢滑雪的费德勒因为害怕受伤,没有去碰自己的滑雪装备。然而,与“好男人”费德勒不同的是,热情奔放的德约科维奇一直热衷于滑雪运动。“我非常喜欢滑雪,很多人让我不要去滑雪,但是没有人能阻止我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滑雪是我的第二运动,在10多岁时候滑雪是我的第一运动,后来我才选择了网球”,在小德看来自己的性格天生如此,“作为男人要敢于冒险,敢于接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