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更快适应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49-01
  与初一新生家长交流,不难听到“我孩子初中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及小学?”诸如此类的话语。透过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学生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甚至家长也不适应孩子在初中的表现。为何会出现此现象?分析原因有:
  (一)初一新生跨人初中大门,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而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游戏性和激励性比之小学有所下降,以致一些学生觉得听课乏味而走神。(二)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致使某些学生为应付而抄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三)初中课堂教学任务比小学要重,而课外落实的时间又减少。一般小学时每篇课文都要求背诵,而初中更多的是每天上一篇课文,很少要求背诵,所以很多学生觉得课文上了还是很陌生。(四)分析初中语文试卷,阅凄、理解的比例较多。难度增大。应如何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当重视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和过渡,即小升初衔接教育,要解决如何铺垫搭桥。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作为语文教师,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提高质量的前提。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小学现行教材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进人初中的大门。他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任务。等待他们的也许足一座座的“高山”。一道道的“沟壑”,此时帮助他们树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尤为重要。人教版语文义务教材的第一单元编排的就是有关于“人生”的话题,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教材“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让他们认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困难的过程;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还可以让他们写写自我体验、个性特点、奋斗目标,以便教师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注重学法培养是发展性教育,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关键所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这习惯的培养应立足课堂,带动课外。体现在:
  l、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就是为了收获。这收获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种修辞的运用、一种情感的体验等等。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积极思考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哪些是自己预习时没想到的,哪些是自己预习时没解决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勤记笔记,善于把握文本重点,捕捉老师或同学发言的要点和思想火花,勤记笔记便于课后整理,优化知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社会实践作业,都应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完成,甚至能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优化测验方法是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根本所在。如果学生一进入初中,就遭到迎头泼来几盆“冷水”,那么一蹶不振、颓废丧志的学生也就接踵而来,畏学、厌学、弃学者逐渐增多。须研究测验方法,不能把传统的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法宝。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记录语文成长“足迹”,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参考测验成绩,全方位的考评学生。方法有:
  背诵量化:相对于小学。学生花在读语文的时间要少得多。所以,在学生朗读时,教师首先明确背诵内容。让学生精读;再次采取激励方法,调动学生读背的积极性。对其背诵的速度、熟练程度、认真程度进行量化。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促进学生读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发言量化:不少教师慨叹,初一有几个会举手,初二没几个会举手。初三没人会举手。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进入青春期产生了害羞心理及从众心理;另一方面也因为发言并未给自己带来“实际”好处。为此对课堂发言进行量化,如:发一次言加一分,发言特别出色再多加分,并予以表扬奖励。提高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更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听课、积极思考问越的习惯。
  作业态度量化:精选作业,最大程度地减轻作业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端正作业态度。教师做到有布置必批改。且每次批改均打出等级。作业优秀者给予表扬、加分,促使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以逐步端正作业态度。优化试卷提高成绩:面对初一新生,教师拟卷首先把握好课内和课外的比重。可以以课内为主逐步转化为以课外为主,以识记知识为主逐步转化为以能力训练为主。其次拟卷时尽量做到基础知识抓重点,字音、字形,词语,常识及名句填空均可以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或足常见的内容。这样虽然初中的识字教学不再进行,也可让学生易得分,并养成自学课内基础知识的习惯。再次拟阅读分析题重感悟体验,适当增加开放性的题目。尽量做到只要学生读懂了文章就有话可写。有言可说,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最后注重在题目中增加生活气息。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感而发。甚而课内语段阅读的拟题可侧重于上课讨论过的,大部分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组织起一段顺利流畅的语言,拟题时把握的原则是既体现知识重点,又让学生易得分。还和中考题型相衔接。尽可能使每次测验都是本阶段学习和生活情况的最佳反馈。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观、教育目标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德育方法已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37-0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如今农村学校每个教室也都配备了电脑白板,但相当多的老师在使用时经常走入误区。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作用根本无法得以发挥,甚至把课堂变成了“机灌”。使得多媒体数学课堂不能尽显其特色与作用,有时还违背了数学课堂教学规律。我们如何从中走出去,探究适合数学课堂的多媒体使用策略呢?我结合对许多老师使用多媒体的观察,及自己用多媒体上课的经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整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语文评价是考察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评价;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373.5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41-01  新世纪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就是我们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多年教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生的一大难,是高考的重头戏,怎样才能更好得学好文言文,是现在高中学生的当务之急。学好文言文是非常关键的。文言文确实很无聊、枯燥,但是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办法就会很简单。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文言文;文言字词;文言句式  【中图分类号】G459.2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33-01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的标准是要求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下就高中生物,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让学生满意的成绩,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互动,巩固教学成果等几方面入手,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复习的方法对提高学生中考成绩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明确中考的指导思想,运用有效的复习策略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方法的巧妙安排复习,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取得最优化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策略;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42-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44-02  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现将学习的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
期刊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师生在观念上有新的认识,在方法上有切实的转变,在效果上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观念;成效  【中图分类号】G533.40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31-02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对教授课程的策略和方法有过非常明确的阐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新加坡是近年“少教多学”理念推行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5.6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38-02  英语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之一是词汇教学。如何更好地教授词汇是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做基础,就无法同他人进行交际。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词汇教学有着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4.8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1-01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创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