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英语的教学方式也在要求不断地进步。新《大纲》和新《标准》中都明确地要求,教师要“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高考的需求,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文化渗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展开跨学科文化渗透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跨学科 文化渗透 方法 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跨学科文化的渗透实际上是一种跨学科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现代意义的教学观念、渗透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之间的辐射、迁移,更多的是深化人格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在工作当中讨论最多的问题。
1.1 新《大纲》和《标准》的要求
2001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将学生看成是一个积极的语言使用者。而英语作为一门跨文化的语言,是人们了解国际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国际交际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加深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尊重别国的语言和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既是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和活动实践,逐渐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自己的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和生活经历以及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过程。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是《大纲》还是《标准》都对英语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英语学习应该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英语是交际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教材和高考的要求
新发行的高中英语课本,取材广泛,涉及多门学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也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跨学科知识,具有将英语知识与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提出了考验。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将英语教材和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开发利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言知识、语言文化、语言运用的能力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观看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时我们不难发现,英语类的阅读文章涉及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广。象体育、娱乐、餐饮、旅游、科技和历史等话题及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考试中来,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的高考也越来越趋向社会,渐渐地向着素质教育靠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新形势下的英语也要全面地发展,英语教学也要让学生将英语当成一门工具,让学生自觉地产生兴趣去学习英语,也就是说,让学生用他们学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并促进英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 怎么样实现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中跨学科文化的渗透中的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价值观念等。想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想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敢于创新,勇于尝试,要着重以上内容适时地持续地进行文化的渗透。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都是“传”——“受”的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长期地占据着统治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地将知识传受给学生,而不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仅限为本学科的范围,忽视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单纯地将知识内容孤立出来进行讲解,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扼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素质修养的培养与提高。
在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必须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实现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2.1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理解挖掘教材,适时地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词汇是一门语言中最活泼和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能体现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官方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些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而作为教师,必须要很好的理解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恰当的使用这些词汇,并将词汇教授给学生。如,“狗”这个词,在汉语词汇中大多是一些带有贬义的色彩,像走狗、狗腿子、狗嘴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语中,“狗”并不是都翻译成狗的,像lucky dog(幸运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小伙子)。像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如“红茶”在英语中叫做black tea,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对其差异性进行阐述,将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进行渗透,绝对不可以让学生望文生义,这样容易引起交际误会。
2.2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英语学习环境,随时随地的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在新版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都涉及到了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平淡无奇,老师教得没有新意,学生学得没有意思,枯燥无味。可是如果通过学生学过和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诠释这样的文章,就会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以北师大版教材Unit 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教学为例说明,一开始教师展现给学生一些可爱的熊猫、藏羚羊等濒临灭绝的动物,而在授课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如动物的种类、习性、栖息地、目前的数量与繁殖等融入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用他们已有的生物知识进行英语课堂的交流。又如在上Unit 8 Adventure in the Himalayas一课时,可以将一张地理地图挂在黑板的前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地让学生用英语展示他们的地理知识,比如它的海拔是多少,它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气候如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的热情。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而教师还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将相关的其它知识教给学生,如地震、滑坡、飓风和全球变暖等问题的成因和危害,从而也使他们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2.3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跨学科渗透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设施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不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拓展跨学科渗透的途径。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Heroes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采取给学生观看原版英语电影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快速地了解和掌握与文章有关的文化知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Heroes,Heroes形成的文化背景,他们心中坚持的精神是什么,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英语听力的水平,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其它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不但极大地促进了英语的学习,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真正地做到了跨学科的渗透。
2.4 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常常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一起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己“做事”的过程当中掌握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分组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课题,制定计划,进行研究与分析、讨论,最后呈现结果,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所选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分组研究讨论Money,对Money的好处与坏处进行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加深了金钱文化的理解,也使他们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来看待金钱问题。这样的教学在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同时,使其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在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一共分为11个模块、33个话题,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习俗、文化艺术、自然和环保等。以Unit23 Living in a Community和 Conflict Resolution为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就文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而教师在一旁指导,教给学生书本以外的知识,如自由与个性发展在现今社会生活中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顾及他人的方便及利益,同时引导他们得出化解矛盾的方法,灌输学生与人相处的艺术。在教给学生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将艺术和素质修养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又如在讲授Beauty时,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小障碍,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关于音乐、美术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知道音乐表现的是内在美,而美术表现的是外在美,一个是听觉美,一个是视觉美,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他们善于去发现美、欣赏美。
3 跨学科文化渗透在高中教学中的要求
3.1 对教师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的教师没有认清跨学科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在授课时,仅拘泥于形式和书本,传递落后的信息,忽视了学科之间知识链接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如果一名教师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就难以灵活、恰当地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最后只能是误人子弟。因此,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应该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和勇于尝试。
3.2 对学生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最初的专业型人才到现在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现代的学生一定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跨学科文化的渗透的过程中,充分地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人才。
4 结语
跨学科文化的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服务于英语,而是服务于各个学科,它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多的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使自身得到发展,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多学科知识渗透式英语教学摭谈.英语周报教师版,2002.7.
[3]戴凡.文化碰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跨学科 文化渗透 方法 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跨学科文化的渗透实际上是一种跨学科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现代意义的教学观念、渗透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之间的辐射、迁移,更多的是深化人格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在工作当中讨论最多的问题。
1.1 新《大纲》和《标准》的要求
2001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将学生看成是一个积极的语言使用者。而英语作为一门跨文化的语言,是人们了解国际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国际交际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加深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尊重别国的语言和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既是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和活动实践,逐渐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自己的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和生活经历以及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过程。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是《大纲》还是《标准》都对英语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英语学习应该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英语是交际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教材和高考的要求
新发行的高中英语课本,取材广泛,涉及多门学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也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跨学科知识,具有将英语知识与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提出了考验。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将英语教材和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开发利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言知识、语言文化、语言运用的能力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观看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时我们不难发现,英语类的阅读文章涉及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广。象体育、娱乐、餐饮、旅游、科技和历史等话题及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考试中来,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的高考也越来越趋向社会,渐渐地向着素质教育靠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新形势下的英语也要全面地发展,英语教学也要让学生将英语当成一门工具,让学生自觉地产生兴趣去学习英语,也就是说,让学生用他们学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并促进英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 怎么样实现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中跨学科文化的渗透中的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价值观念等。想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想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敢于创新,勇于尝试,要着重以上内容适时地持续地进行文化的渗透。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都是“传”——“受”的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长期地占据着统治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地将知识传受给学生,而不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仅限为本学科的范围,忽视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单纯地将知识内容孤立出来进行讲解,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扼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素质修养的培养与提高。
在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必须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实现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2.1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理解挖掘教材,适时地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词汇是一门语言中最活泼和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能体现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官方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些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而作为教师,必须要很好的理解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恰当的使用这些词汇,并将词汇教授给学生。如,“狗”这个词,在汉语词汇中大多是一些带有贬义的色彩,像走狗、狗腿子、狗嘴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语中,“狗”并不是都翻译成狗的,像lucky dog(幸运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小伙子)。像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如“红茶”在英语中叫做black tea,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对其差异性进行阐述,将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进行渗透,绝对不可以让学生望文生义,这样容易引起交际误会。
2.2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英语学习环境,随时随地的进行跨学科文化的渗透
在新版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都涉及到了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平淡无奇,老师教得没有新意,学生学得没有意思,枯燥无味。可是如果通过学生学过和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诠释这样的文章,就会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以北师大版教材Unit 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教学为例说明,一开始教师展现给学生一些可爱的熊猫、藏羚羊等濒临灭绝的动物,而在授课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如动物的种类、习性、栖息地、目前的数量与繁殖等融入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用他们已有的生物知识进行英语课堂的交流。又如在上Unit 8 Adventure in the Himalayas一课时,可以将一张地理地图挂在黑板的前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地让学生用英语展示他们的地理知识,比如它的海拔是多少,它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气候如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的热情。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而教师还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将相关的其它知识教给学生,如地震、滑坡、飓风和全球变暖等问题的成因和危害,从而也使他们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2.3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跨学科渗透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设施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不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拓展跨学科渗透的途径。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Heroes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采取给学生观看原版英语电影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快速地了解和掌握与文章有关的文化知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Heroes,Heroes形成的文化背景,他们心中坚持的精神是什么,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英语听力的水平,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其它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不但极大地促进了英语的学习,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真正地做到了跨学科的渗透。
2.4 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常常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一起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己“做事”的过程当中掌握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分组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课题,制定计划,进行研究与分析、讨论,最后呈现结果,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所选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分组研究讨论Money,对Money的好处与坏处进行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加深了金钱文化的理解,也使他们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来看待金钱问题。这样的教学在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同时,使其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在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一共分为11个模块、33个话题,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习俗、文化艺术、自然和环保等。以Unit23 Living in a Community和 Conflict Resolution为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就文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而教师在一旁指导,教给学生书本以外的知识,如自由与个性发展在现今社会生活中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顾及他人的方便及利益,同时引导他们得出化解矛盾的方法,灌输学生与人相处的艺术。在教给学生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将艺术和素质修养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又如在讲授Beauty时,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小障碍,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关于音乐、美术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知道音乐表现的是内在美,而美术表现的是外在美,一个是听觉美,一个是视觉美,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他们善于去发现美、欣赏美。
3 跨学科文化渗透在高中教学中的要求
3.1 对教师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的教师没有认清跨学科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在授课时,仅拘泥于形式和书本,传递落后的信息,忽视了学科之间知识链接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如果一名教师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就难以灵活、恰当地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最后只能是误人子弟。因此,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应该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和勇于尝试。
3.2 对学生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最初的专业型人才到现在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现代的学生一定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跨学科文化的渗透的过程中,充分地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人才。
4 结语
跨学科文化的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服务于英语,而是服务于各个学科,它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多的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使自身得到发展,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多学科知识渗透式英语教学摭谈.英语周报教师版,2002.7.
[3]戴凡.文化碰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