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80例,均采用血糖控制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将血糖控制满意的40例患者标记为观察1组,另40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标记为观察2组,同时取同期所有指标正常的40例妊娠期妇女为对照组,将各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的发生情况的比较中,观察2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过多的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2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的比较中,观察2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各项的比较中,三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对体内血糖进行控制可降低孕妇妊娠期及其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控制新生儿的产后并发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 母婴结局; 影响分析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for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LIAO Wen-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5):091-09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for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Method:80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during April 2013 and August 2014,they were all used blood glucose control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was observation group-2(40 cases) who were satisfied for glycemic control,the other was observation group-1(40 cases) who were not satisfied for glycemic control,additionally, 40 cases of normal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 who’s all indicators were normal.Result:In the comparison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placenta,the observation group-2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 the comparison of polyhydramnios incidence,the observation group-2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 the comparison of neonatal complications ,preterm and neonatal asphyxia ,the observation group-2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 other indicators,the three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Effective controlling of blood sugar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gnant wome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can control postpartum neonatal complications, so it is worth to promote in clinical.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Glycemic control;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Impact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idong,Huidong 516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5.031
  临床上,患者常因胰岛素分泌异常引发糖尿病,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营养代谢障碍。而作为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妊娠期糖尿病越来越引发临床工作的关注[1-2]。因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常伴有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而胎盘分泌的激素具有抗胰岛素的作用,因而孕妇体内的血糖增高,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4]。临床上通常采用血糖干预的手段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次实验主要研究妊娠期孕妇血糖的控制对孕妇及其胎儿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分娩且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年龄18~39岁,平均(26.5±4.8)岁;住院时间3~15 d,平均(6.4±3.6)d;阴道分娩62例,剖宫产18例,根据治疗结果,将血糖控制满意的40例患者标记为观察1组,另40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标记为观察2组;选取各项血糖指标正常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27.2±4.1)岁;住院时间4~16 d,平均(6.8±4.2)d;阴道分娩24例,剖宫产16例;三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和生产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院前的常规检查显示,以上产妇均无心脑肾和其他血液及免疫方面的疾病,并且在治疗前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可纳入实验观察。
  1.2 诊断标准 对妊娠24~28周的孕妇进行50 g糖筛查实验,嘱孕妇在5 min内饮尽200 mL含有50 g葡萄糖的水,从饮水时开始计时,1 h进行静脉血抽取实验,若血糖值超过7.8 mmol/L,则可视为糖筛查阳性,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5-6];空腹血糖正常者需进行75 g糖耐量实验,在实验前的3 d内正常饮食,之后保持空腹状态8~14 h后进行血糖测试,嘱孕妇口服75 g葡萄糖,之后每隔1小时进行静脉抽血,连续3次,分别测其血糖值。若符合空腹血糖值≥5.6 mmol/L,1 h血糖≥10.3 mmol/L,2 h血糖≥8.6 mmol/L,3 h血糖≥6.7mmol/L标准中的任意两项或两项以上或超过正常值,则可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确诊后即可开始饮食治疗,嘱孕妇合理控制饮食,做适当运动,2周后复查餐后2 h血糖,未达标者收入院使用饮食控制治疗,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仍未达标者给予胰岛素。
  1.3 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3.3~5.6 mmol/L,餐前30 min血糖3.3~5.8 mmol/L,餐后2 h血糖4.4~6.7 mmol/L,夜间4.4~6.7 mmol/L,尿酮检查结果呈阴性[7-8]。
  1.4 观察指标 将三组产妇在妊娠期及其产褥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其中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其过程中的生殖器感染;同时对各组的新生儿产后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包括巨大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和窒息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妊娠期及其产褥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1组和对照组在妊娠期及产褥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发生率均能明显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过多的发生情况的比较中,观察2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和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新生儿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1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的比较中,观察2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被发现的糖尿病,也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根据我国相关报道,我国发病率为1%~5%之间,并且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生活节奏的加快,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9]。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孕产妇体内的代谢变化有关。胎儿所需能量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中摄取,在孕早期,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增加,而胎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以葡萄糖为主,从而导致母体内血糖葡萄糖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妊娠中晚期时,孕酮、雌激素以及胎盘生乳素等抗胰岛素物质的分泌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使得孕妇对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为了维持体内正常糖代谢,孕妇体内就必须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而当机体不能代偿的时候,孕妇体内血糖水平就会出现升高,导致出现妊娠期糖尿病[10]。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均带来不良影响。孕妇体内血糖升高能够引起广泛小血管病变,从而引起管腔内皮细胞增厚,导致体内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大大增加了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的可能性,妊娠高血压又容易损伤孕妇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时孕妇可出现肾衰竭、肝包膜下血肿,甚至HELLP综合征,大大增加了不良妊娠解决的发生风险[11]。另外由于母体体内血糖升高,促使通过胎盘供给胎儿的葡萄糖增多,促使胎儿体内血糖增多,出现高渗性利尿而胎尿排出增多,引起孕妇体内羊水过多,增加胎儿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另外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孕妇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孕妇和胎儿都带来严重危害,严重时导致胎儿畸形、孕妇死亡。另外,相关研究也报道[12],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2型糖尿病发生率和再次妊娠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都会变高。因此,最好妊娠期糖尿病时刻威胁者孕妇及其胎儿的健康,合理有效地控制妊娠期孕妇的血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的临床调查显示[13],有效地控制妊娠期血糖水平对于妊娠期及其产褥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次实验中,对于血糖范围有效控制的观察1组孕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和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笔者发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方面,血糖控制结果不满意的观察2组孕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之前的临床调查结果相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羊水过多的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2组孕妇明显高于另两组孕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控制好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母婴的安全十分重要,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主要严重并发症是生殖道感染和产后出血,发病率高都很高,产后出血是孕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应加以重视,而对于新生儿的影响莫过于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是多因素疾病、存活者,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20%,明显妊娠期糖尿病是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同时,美国学者认为有效的控制孕妇血糖范围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本次实验中,孕妇血糖有效控制的观察1组新生儿在巨大儿发生率、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出生后低血糖和窒息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血糖正常的对照组孕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在早产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的比较中,血糖控制结果不满意的观察2组孕妇在早产和新生而窒息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验证了之前日本学者的观点。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在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血糖控制的过程中,对于血糖控制结果良好的孕妇,在孕妇妊娠期、其产褥期并发症及其新生儿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中,与正常的产妇发生率相近,可有效的降低孕妇及其新生儿生产过程中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14-16]。同时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样本选取量较少,对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其妊娠期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等发生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在对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对孕妇做好产前检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控制血糖,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利萍,刘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9):152-153.
  [2]梁雪梅,王加,陆琳琳.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2-63.
  [3]黄春荣.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5):348.
  [4]刘绪娟,彭艳.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3.
  [5]陈耿红.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842-1843.
  [6]杜琳,邓雅静.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后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27-28.
  [7]涂艳琴,郭会敏.728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其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36-37.
  [8]俞燕燕,陈杏仁.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其处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116-3117.
  [9]周厚菊,余凤珍,刘一勤.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68-69.
  [10] Soholl T,Sowers M F,Chen X,et al.Management mod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gnant outcome of mothers and babies[J].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2,11(21):632-633.
  [11]刘云波,李淑娟,杨学军.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6):130-132.
  [12]雷燕枯,张雪峰.北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早期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2):55-56.
  [13]姜百灵,张方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1-63.
  [14]钱晓敏.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2):107-108.
  [15]宋晓平,张艳梅.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5):458-459.
  [16]刘伟莲,李远芬.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59-60.
  (收稿日期:2014-11-04) (本文编辑:蔡元元)
其他文献
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教学十几年来,笔者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的增大,而且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前言    教师只有从心底真正认同和喜欢所从事的职业,才可能无所保留地发掘自己的最大潜能,把师德的境界、精神发挥到极致,把工作的业绩做到超常的水平。当前,存在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偏低的情况,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发展。    2 导致教师职业认同感低的原因    2.1 工作任务重因为教师短缺和管理严格,许多中学教师每周上课15节以上,多的甚至近乎30节,而且
核心价值是“体系”与“观”构成的总体。围绕“体系”与“观”内涵及其关系等问题,遵从一定推演逻辑,构成了核心价值现象的内在结构。此结构内,“体系”并非“核心价值的体
1 前言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德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
随着艺术类院校近年来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教学秘书在教务管理中的作用随之加重。通过中国美术学院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当前在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