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忆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shui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家忆
  深秋,深夜,独居斗室,了结了一天该干的事情,欲睡之前和往常一样,拿起床头一本书来。读了几篇《唐诗一百首》,把书压到枕下,不知怎的,总是诵念着最后那首葛鸦儿的《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女诗人那种真挚的感情,使我想起一次归家的情景。
  那年秋天,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我回了一次家。照往常一样,路过刘德兄的家,总要坐一会儿。那天正是下晌时候,刘德兄出工刚要走,他见我,笑着说:“噢,回来了,你们小三儿上午还打听,问有没有你的信呢。”
  我笑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还惦记什么信呢,准是他妈日子一多不见信不放心了,嘴上盼过信,让孩子听见了。那时今天运动,明天运动,丈夫在外的,哪个妻子不是惴惴不安呢?
  在离家不到一里地时,一群孩子在河边采猪草。“爸爸!”三儿在孩子群里喊着,那声音激动得像要哭似的。
  他丢了小伙伴和我回家了,一边走一边唠叨个不停,队里的,家里的,反正他知道的事情都汇报。末了,他说:“妈妈今儿早上还说呢,你爸爸咋还不回来呢,好给我拿点儿药来。”
  我爱人身体不大好,每次回家总是给她买一点儿她常用的药。她准是又有毛病了。
  可是,一进院,窗户关着,门上挂着锁,她带着病到队里劳动去了。
  每次回来,如果她不在屋里,家里总是显得很空落,让人坐不住。我到院子里随便看看,三儿像是警卫员,寸步不离地跟在身后,又像个导游,我看什么,他介绍什么。圈里的肥猪正在睡觉,我叫了一声,它对我这陌生的主人并不理睬。三儿说:“要是我妈,她一叫就来。咱们卖了一个收购猪了,这个留过年杀。妈说,到过年,等你回来才杀呢。”
  瓜架上的倭瓜,黄里透红,像灯笼,挂满架下;篱笆上的扁豆角儿还开着紫花,叶间那一嘟噜一嘟噜豆角,有点儿像南方刚长出的香蕉。三儿说:“八月十五小队杀了羊,给你留着肉呢。妈说,扁豆角炒羊肉,让你喝酒。”
  我从前院转到后院,那秋桃压得枝儿都下垂了,有的掉在地上,我说:“都烂了,你们怎么不吃?”三儿回答说:“妈不叫。夏天的大白桃都留烂了,你也不回来。”他小声地说:“妈骂你没家了,桃又要坏了。”
  我摘下几个桃子咬着,格外甜。
  我忽然想起来,白菜正是上水的时候,她天天到队里干活儿,又那么多家务,准没空浇。赶到房西一看,那满畦白菜绿油油,水灵灵的。自然,还是三儿告诉我,是她妈黑夜浇的。
  我房前房后都转完了,三儿指着一个山头说:“日头到那儿了,我该给姐姐点火去了。”
  本来,这大忙的秋天,我想回来有干不完的活儿,可是,她都干了。农村的生活比较艰苦,她给我留着许多吃的,虽然没什么山珍海味,可是,又是多么珍贵哟!
  我搬个凳子,在院子里坐下,我仿佛听到爱人的声音:“你爸爸该来信了。”“你爸爸该回来了。”可是在信上,却总是说:“我们都好,你安心工作。”
  回忆往事,感慨万端。
  我过早失去双亲,只身一人,没有一瓢一碗的财产。成家后,便当上了农村干部,白天劳动,夜里工作,家务都担在她一人身上。夏日夜短,开会回来,把她从沉睡中叫醒开门;严冬夜深,她从暖被中起来热饭。刚刚盖起房子,债务未清,“风暴”开始了。我今天挨揪,明天被斗,她担惊受怕,遭人白眼。骤雨风狂,队里粮食减产,收入降低,她忍饥挨饿,教子持家。她得到的是什么呢?蓬鬓荆钗,布衣野菜。到后来,我到外面工作,春日春雨,“胡麻好种无人种”,秋月秋风,“正当归时底不归”。
  又岂止是她呢,有多少农村干部的妻子不是如此,她们从不抛头露面,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辛辛苦苦!她们衣着朴素,灵魂美丽,她们懂得爱情,纸上写不出,嘴上不愿说,珍重地库存在心底,无声地付出在日常的生活中。
  我们这些七尺男儿,为党为人民工作得怎样呢?该怎样不辜负妻子们一片心意呢?
  两个大孩子下学了,忙着做饭,三儿的任务完成了,依偎在我的身边。我不时望着沟里,这引起了三儿的注意。他问我:“爸爸,你瞭啥呢?”我说:“瞭队里庄稼。”他是从不客气的:“你瞭我妈!”说得我脸热了。
  太阳从西山顶上沉下去了,东山尖上也只有淡淡的紫光了。
  从沟里的小山丘走下一个人来,像小跑似的,那动作,那身影,我一眼便认得出是她。我心窝像点起了一把火。她的背后是黄昏的天幕,有几缕淡淡的游云,晚风吹得衣襟翩翩。真的,在我的心目中,她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美丽。
  三儿老远报告着:“妈,我爸回来了!”“哦!”她答应着,那声音很甜。我迎上去,见她眉眼都是笑,看得我像刚初识那天一样不好意思。还是她先说话了:“可回来了。”
  几个孩子看着我俩笑得像蜜篓儿,跟看戏似的。
  我回忆着那时的情景,想着她的来信,又想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偷其中一句,补了三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今宵深夜忆昔时,
  荆钗蓬鬓多辛苦,一片深情我自知!
  千岁叔叔
  我经常想念家乡,一山一岭地想,一坡一田地想,一人一事地想。我的心像一只鸟儿,不倦地飞,不停地飞,一旦它敛翼停飞的时候,就衔起一片颤颤的情丝。
  现在,我心的鸟儿正落在我家南沟门那块叫南甸子的地边的梨树上,它在唱我的一个二叔刘文孝。
  二叔是满三爷的儿子。他们兄弟三人。大叔很可怜,他一生的理想是“干柴细米,不漏的房屋”。这样一个理想竟未能全部实现,就死于低指标那年了。我曾经以他为模特写过一首诗《大叔笑了》。因为我实在不愿他那么可怜地早死,诗里写他活到现在。三叔当民兵,在解放战争时期因与武装叛徒斗争牺牲了。
  孝二叔个子矮,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五吧。他体弱多病,生活极为困难,家里的重担都挑在婶子身上,关于这,我也有诗为之立传了。还是说二叔吧。好像他的一生都没有挺胸昂首做过人,总是抱肩缩颈,弓背低头。因为他家人口多,年年都要吃救济粮,花救济款。我們那儿的习惯,一般农户到春节总要杀猪的,哪怕只有三四十斤的小猪,也要宰它一头,让孩子们尝尝荤腥,不然一年也见不到肉星儿。可是孝二叔家不能,因为他是救济户。他住在南甸子,“甸”“殿”同音,他又依靠政府救济,村里有好起绰号的人,就叫他“八王千岁”。那些年靠工分吃饭,有几个牛高马大的人讥讽他说:“‘八王千岁’,我们都是你的臣民,一天天为你流汗呢。”二叔一声不吭,忍而受之。
  我们那个村山高林密,有力气的人早饭前打一捆柴,收工后打一捆柴,就可以卖上两三元钱;如果摸黑偷一根檩子就可以卖上十元八元的。二叔力单,对这些无能为力。他不能伐木,但爱栽树、种树,他在住房周围的地边上、石缝里,种了许多桃树、杏树、梨树,嫁接了甜梨、酸梨。年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桃花红,梨花白,杏花浓,李花淡,像个公园。我在家务农的时候,或打柴,或运木,常在那休息,让香风吹面,听山鸟啁啾。
  二叔不只栽果树,也栽材树。在南甸子下的山谷里,他栽过三株白杨。因为谷深,那树又高又直。记得我十多岁的时候到南沟去打柴,见二叔正在修树。那树有五丈多高,他爬到树梢,摆动着,像一只大鸟。这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二叔也有他的一技之长。
  我的心鸟落在孝二叔栽种的梨树上,甜甜的,又酸酸的。物是人非,二叔已经去世多年了,他栽的树年年吐绿,岁岁开花,生命常青。梨树寿命是长的,至少在百年以上,人们若采去新的接穗,寿命就更长了;桃杏寿命虽短,但它们的果实种到土里,很快就会长成新树,开花结实,繁衍不息。啊,人们戏称二叔为“八王千岁”,他真的千岁了,因为他栽了许多树,那树延续着他的生命。那些力拔山兮而只会砍树的人,恐怕只有名与身灭了。
  南甸子下的路边有一块五尺高的石戳,方方的,像座无字碑,我若有日归去,真应该磨一磨,擦一擦,写上这样几句话:
  这儿住过刘文孝,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他身材矮小,无缚鸡之力,贫困一生,因得过救济,被人戏称“八王千岁”。他一生没做过一件坏事,只做过一件好事,就是在这里栽了许多树。
  树总是扬眉吐气的,我的千岁叔叔如果有灵,也不会再抱头缩颈的。
  编辑:耿凤
其他文献
梁振深,男,1982年2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土壤农化专业,本科学历,推广研究员,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海南三亚综合试验站站长。  自1987年起开始从事瓜菜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特别是在海南西、甜瓜产业发展过程中,参与了大部分西、甜瓜主栽品种的引进试种、鉴定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参与了西瓜品种新红宝、农友新1号、黑美人和甜瓜品种西域3号、昭君1号、长香玉、情网的引进、鉴定及示
1 马铃薯在农作物中的地位  眼下,全球经济被两样东西套牢了,1个是石油。1个就是粮食。联合国预计,到今年年末。世界谷物库存将下降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石油涨价了,替代能源成了热点。粮食涨价了,替代食品也炙手可热。马铃薯位居小麦和水稻之后,是世界第3大重要农作物,过去它一直其貌不扬:身价很低。可是,在粮食短缺的时候,马铃薯廉价、高产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许多国家也在倡导
黑雾笼罩的三十层的楼顶  车家寨全姓车,到了现在,姓氏杂了,但车姓仍然是寨子里的大姓。其中最大的家族有弟兄五个,分别是:车解放、车抗美、车互助、车社教、车文革,把他们的名字排列起来,就是共和国的编年史。  2015年最后几天,古城终日被黑雾笼罩,二十公尺以外就看不清人的眉眼,穿着黑色羽绒服的女子牵着白色的贵宾狗,遛上一圈狗毛就变成了她衣服的颜色。新盖好的车家寨小区全是30层的高楼,有原住民的回迁房
今年的三月,我们没有办法出去放风筝,屋内空气中充满了消毒水和从窗户外置换来的新鲜又似乎潜藏着某些危险因素的风的味道。我将网购来的苹果挨个消毒,酒精像一层细雾,铺满它,停留,消散。然后,苹果还在那里。我也觉得自己是一只苹果。《大象灰》初稿写于此时。我说的风筝,不仅仅是风筝,苹果也不仅仅是苹果。《大象灰》也不光是一个故事了。如果它能暂且劈开生活的暗流的一个边角,我们在一旁,我们始终是挖掘自己浅坑的人,
崔志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画院特聘国画院研究员。代表作《一花一世界》《苇塘秋趣》《圣》《凝香叠翠》《花解语》《冬日》《山里笔记》《和谐家园》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工笔画大展等国家级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2016年荣获首届河北省文藝贡献奖。
摘要:‘津优406’是以优良自交系‘JY48-1’为母本、‘21-4-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 植株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以主蔓结瓜为主,持续结瓜能力强。瓜条长35cIn左右,瓜把约为瓜长的1/8亮绿,有光泽,刺癌,无棱,少纹,口感脆甜。商品瓜率高,丰产稳产性好. 667m2产量最高可达6000kg以上。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耐热性好,适合秋大棚及露地栽培。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情”贯穿我们的一生,父母情、手足情、朋友情、恋人情、同事情……无一不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是最感性的,女性做决定时往往会受到“情”的左右。那么,如何让“情”成为你职业生涯发展的助力,而非阻力,不被深困其中呢?    成全别人,同时成就自己    路维,女,26 岁,品质管理助理,人生和职业生涯发展先后困于同学友情、姐妹手足情
如果失去变化,这个世界将会怎样?于是我们为新事物的出现欢呼誉跃,对新思想汲汲以来,生怕落在潮流的后边。2006的职场上,又有哪些新事物可以新锐之姿跻身上榜呢?    圈 网    上榜理由:群体活动是人类必需的一种生活方式,有共同点的人在一起往往能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稳定性的组织,这就是圈子。  “世界很小,圈子很大”,一个取名“圈网”的网站,风行2006 年的职场。圈网提供的是免费的个人空间及自建
深夜大风骤起  听见玻璃破碎的声音  五月尖叫著,见底  花落知多少  地上,玻璃碎片与花的碎片零落  越看越像我们的一生
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不会再像父辈那样重复着一辈子不变的人生轨迹,这个时代尊重知识、看重才干、张扬个性。新的一年到来,在憧憬有趣的工作、快乐的生活方式、诱人的成就感的同时,我们都会怀着各自的梦想对职业发展重新审视,对阶段性的职业目标进行小幅调整。虽然“升迁”、“创业”、“跳槽”、“充电”,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已不是什么新兴词汇,但是从近日《职业》杂志和中青在线、智联招聘联合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