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该恨你吗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爹的对立是从娘病危时开始的。
  接到伯父的通知时,娘已是胃癌晚期了,那时我在东莞打工挣钱还债。年初的娘还好好的,可如今瘦如柴枝。面对我的质问,弟妹泣不成声,爹则凄然地笑了笑,未敢出声。
  娘三月份就开始感觉不舒服了,但觉得那是小毛病,就没重视。我家田亩多,兄弟几个都在外头求学、打工,农活全靠爹娘。娘总想着等事情都忙完了再去医院,但农家人哪有忙完的活。双抢时,天气热得要命,娘吃不下饭,就喝稀饭,瘦得跟腊狗一样。
  伯父在讲述娘的情况时一脸的悲痛,最后,把部分责任归到了父亲身上。
  “你那爹也真不是个爹,自己老婆都瘦得只剩骨头了,也没说带去医院看看。哪怕是她坚持不去,你拖也要把她拖去啊……”
  还没听伯父讲完,我就抡起拳头向爹挥去,要不是家人拉着,他定被我揍个人仰马翻。“他只想着早些把粮食收回来,赶早卖个好价钱。这样也好安心去看病,哪晓得一耽搁就这样严重了呢?他现在也后悔了……”望着刚过五十岁的爹,我恨也不是,怜也不是。
  这之后,爹细心地照料娘——抓药、熬药、买补品、送汤、送水,围着娘团团转。但时间一长,他就怠慢了,有时还惹娘生气。让我们别吃娘吃剩的东西,是他最新的劝告,说那样会被传染,是为我们好。
  有一天,我从朋友处借钱回家,发现二楼走廊处装上了铝质扶栏,在阳光的照耀下,扶栏显得格外刺眼。我问爹:“哪来的钱装修楼房?”爹满脸笑容地答道:“好看吧?卖粮食卖的,你娘也同意了。很便宜,才一千多点,现在有钱不弄,以后怕再也搞不起了!”“有钱?买药的钱都没有了,还有钱?”我抑制不住地气愤。爹这时也没了笑容:“你娘也好些了,用不了那么多钱。再说已经装上了,钱也给了,难不成要得回来?”我失控了,冲上二楼猛踢扶栏,似乎把它踢弯、踢烂了,钱就能一点一点回来。
  第二年的四月一日,娘终究没有抵过病痛,带着不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没有哭,心里除了痛,还有恨。我觉得这一切都是爹造成的,如果他及时带娘去治疗,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至少这一幕可以推迟几年,我可以在这段时间挣钱,好好孝敬她。
  娘葬后三天,爹在村子里散布消息:要再找一个老婆,四十岁以下,有儿有女都不是问题。他要趁着年轻,好好享受,不然年纪大了就什么都不行了。我恨得连饭桌都拍烂了,第二天便离家远行。我不能再留在生我养我的村庄了,我怕,我怕我把爹给砍了。没有娘的家已经没有温暖了,再加上无情无义的爹,这家还不如我住过的桥洞暖和。
  之后的两年,我没有回去过,但还和弟妹通电话。有一次,妹妹发了狠劝我说:“爹毕竟是自己的爹,自你离家后,他不仅没有再婚,还时常对着娘的遗像抽闷烟发呆。毕竟他跟娘是二十几年的夫妻,娘突然没了,他能不伤心?只是人活在现实里就不得不现实。待我们兄妹几个都成家了,谁有时间来照管爹?他还不得一个人冷冷清清地过?爹要是找了个伴,我们兄妹几个过年过节回去,也有热饭热菜吃啊!”
  我一听,眼睛模糊了,听劝了,回去了。毕竟这两年里,我被恨火烧得没了安宁和开心。
  妹一年前就出去打工了,弟一直在学校。爹一人在家吃不好,睡不好,还整日担心我们的将来,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毕竟是亲爹,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现在娘没了,我更要好好将爹孝敬才是,怎么可以将他伤害?如果故事发展到这里就打住,也算美满。可我遇到了村里的老婆婆,她跟我说了我一直所不知道的实情。
  爹坚持把楼梯扶栏装上,是因为他觉得娘的病根本不可能治好,与其把钱扔进无底洞,不如为后代们做些实事。本来大家都把娘的病情当成秘密来保守,可是伯父考虑到再这样撑下去迟早要拖累活着的人,就把实情告诉了娘。娘知道真相后,一直坚持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精神都没了,她拒绝吃药吃饭,没几天就离开我们了。
  娘离世前跟爹深谈了一夜。她要爹好好照顾孩子,让弟完成学业,让我们找好媳妇、好婆家,她还要爹再找个体贴心细的人做伴。她说:“老头子,我这辈子福浅,看不到孩子立业成家了,你要好好替我看着他们!你这个人,平时也不懂得照顾自己,我走后,你再找个伴照顾你吧,身体是最重要的!”爹老老实实地听着,眼泪吧嗒吧嗒地流个不停。他是真想完成娘的遗愿,可他年纪大了,又有腿疾,惟一能做的就是把妹嫁出去。
  妹妹刚过二十,人长得漂亮,来说媒的特别多,可都是些三教九流人家——有钱,但都不是正经人家。爹非常满意,觉得只要有钱,妹妹嫁过去就会过得好,全家人都跟着沾光。可妹她不同意,逃出去打工了。
  爹现在没有娶妻,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娶不来。有一个有着两个小孩的三十多岁的女人跟我爹搭上了,她嫌我家穷,不愿意嫁,但又经常跑我家住上几天,所以爹更是想钱了,打起弟的主意。爹在村里放出消息:谁家女孩有钱,他就把他上大学的小儿子嫁出去做上门女婿。
  我越听越气,跑回家揪住爹的衣领,可扬起的拳头终是没有捶下去。他说:“你娘跟着我受了一辈子苦,都是吃着没有钱的亏,我不想你们也走这样的路!你娘之所以不愿意再接受治疗,还不是为了你们少些负担?告诉你娘实情的主意是你伯父出的,我当时也犹豫,也没有勇气,可是你伯父还是讲出来了!我也苦了大半辈子,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而且我想要过好日子又有什么错?”
  是啊,他想要过好日子又有什么错?人活世上努力打拼,不都是为了过好日子吗?我有什么资格阻止?但为了过好日子就可以拿亲人做筹码,伤害亲人,甚至置亲人的幸福于不顾吗?我想不通,更想不明白我一直尊敬且一直在为娘奔走寻医的伯父,为什么会出那样的主意?现在,我真不知道该不该恨这两个虽是亲人却又十分陌生的人。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不痛苦?
  (QQ:340052790)
其他文献
浓雾弥漫清晨  我猜想今天的故乡有些冷  年关将近  故乡遗失了不少笑声  躲避季节的鸟儿去了远方    两点之间的距离  胸脯外和胸膛内的距离  站在远方的月亮下  月光折射的距离    看着窗外的浓雾  打开窗,让故乡的冷吹进来  这样会使我感觉年关的温馨  有着初春的暖意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远方孤独的鸟儿  雾再大,雾再浓  也不要迷失  (526238广东肇庆市高新区大
期刊
我对魔术有一种近乎固执的成见:那玩意儿是糊弄人的!因此,我对魔术表演向来避而远之。然而,有人偏要在我的脑瓜上表演魔术,一顶魔帽忽而红忽而黑,忽而黑忽而红,小鸟儿似的飞来又飞去,飞去又飞来,想躲避也不成。可魔术师究竟是谁?我一直懵懵懂懂弄不明白。  这桩事儿要从六月初六那个“大顺”的日子说起。民俗有“六月六,晒被褥”一说,据说还是天国皇后王母娘娘的安排,这天晒过的被褥不沾病菌,不生潮霉。我焦躁地站在
期刊
天气一天一天变冷了,而年一天一天临近。在匆忙和劳累的间隙,总会想起即将到来的年,我期待和渴盼着年的到来,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团圆了。而我又惧怕年的到来,惧怕一个人在外过年时的无奈和凄冷,在这样矛盾的心态中,不由得便怀念起那些已经过去了的年。  大雪小雪一场场地下过之后,北方的天气也一天天变得严寒起来,北方的年便被峭劲的北风和肆无忌惮的雪花给赶来了。每年腊八节小年一到,家家户户就真正忙
期刊
帕米尔高原的严冬终于降临了,寂寞的冬天冷得可怕。因为高原缺氧严重,焦炭炉子也无法自由地燃烧,空气似乎凝固了。  在边防某团机炮连丢弃的家属院,成排的老房子里,只有我的烟囱里吐出淡淡的煤烟。  我清楚记得,两个月前这里确实是个热闹的院子。如今,院内那些一同务工的老乡们,迎着春节的气息,早早地回归北方的老家过年去了。昔日的欢乐和年的滋味也跟随他们一道被带回了遥远的故乡。  环绕着塔吉克的群山,覆盖着皑
期刊
眼看就要立冬了,多么希望能来一场秋雨啊!秋就要远走了,可是雨却没有来同它告别,仿佛一对多年的朋友突然断了音讯一样,怎不令人忧伤?  大风是从昨夜开始刮起来的,一整夜它在窗外、在门前喋喋不休,似乎要告诉我一些什么,又好象在追问秋雨的下落。昨夜有雨,却是在梦中:身在家乡的禾场,细雨纷飞中,母亲在抢收一地的稻谷……  今天一整天大风都在吹,但也只是早晚才有些寒意,一个美丽的季节就要跟我们挥手作别了,这风
期刊
我爱细小的事物   譬如盐,撒在日常生活,像星辰  悄无声息地构造美好的夜晚  譬如一滴水珠降落沙漠  不能带走沙漠的干涸和苦涩,总有一粒沙  如此湿润,如此厚重  譬如细小的昆虫  一起搬运生活的米粒,一起喊加油  我爱它们的沉默,细小  小小的世界,悲苦小得让人心生悲悯  幸福小得让人心痛  我常想把它们放在掌心  双手能握住它们  赞美,词汇不能太高大,太空洞  必须细小而真实  因为我只会
期刊
李子实,一个靠在街头到处游走、与城管执法人员捉迷藏求生存的流动小贩,因“我”的一次恻隐之心,他没有在突击行动中被抓获。而在接下来的一次市民运动会上,作为执勤人员的“我”,竟然发现李子实出现在运动会的赛场跑道上,原来他参加了男子110米障碍跑。“我”的一声大喊“李子实,加油!”,让小贩李子实大惊失色,慌乱中竟跑出了跑道,原本有望获得的冠军也泡汤了。而且,李子实的滑稽表情,还成了供市民们娱乐的新闻……
期刊
高考失利后,她带上简单的行李来到他所在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活。那时她18,他30,他们之间存在代沟——这是她的内心感受。  一直找不到好的词语来形容他们之间的“代沟”。她一直认为他不了解她,而且干涉她的生活有一点过分。三年一晃过去了,她哭过很多次,也从泪水的苦涩中渐渐找到了可以用来修饰他们之间的“代沟”的词语:沉默。不管她做错什么事,她不会跟他解释,只用沉默和泪水面对,而他每次开口,不是安慰
期刊
生活本身就是琐碎的平凡,在这平凡中有着真情,有着实实在在的幸福。  儿时总听经过了战争年代的奶奶唠叨:吃顿晚饭的满足,喝杯开水的幸福。儿啊!要记住知足常乐!我总是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读书了,爸爸给我从市里捎回来一个黄色双肩的书包,在全校,我第一个拥有双肩书包,背着双肩书包看着同学们都是单肩的,心里那种高兴得意劲儿,那就是幸福吧?那时还不懂,嘴馋的我总念叨没什么东西吃,哥就偷偷地从树上摘几个青青的橘子
期刊
一、深山锁不住  苦命女孩的理想    由遵义东去两百余里,是务川县。县内多山,山上有苍翠树木,间有瀑布飞流,倒木成桥。青山绿水间,掩藏着村寨。本文主人公王雪梅,就出生在这群山深处的一个苗寨之中。  雪梅的身世,颇为凄苦。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尚未睁开矇眬的双眼,便遇到了人生中最不幸的生离死别,她的长年累月没日没夜苦挣苦磨拉扯众多子女而积劳成疾的母亲,撒手人寰了。她被送到外村的一户人家去抚养,那家也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