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自制的光电协同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对苯甲酸溶液进行了光电协同催化氧化处理研究,考察了阳极偏电压、反应氛围和制备光阳极所用基材对苯甲酸降解效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光电协
【基金项目】
: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制的光电协同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对苯甲酸溶液进行了光电协同催化氧化处理研究,考察了阳极偏电压、反应氛围和制备光阳极所用基材对苯甲酸降解效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光电协同催化氧化与光解、光催化氧化和电解处理对苯甲酸去除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h的处理,光电协同催化氧化对苯甲酸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远远高于光解、光催化氧化和电解处理对苯甲酸的去除率(依次为48%、30%和约0%),具有明显的光电协同作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采用内外同心圆柱形的布置方式;在通入高纯氮的条件下,TiO2/Ti板光阳极对苯甲酸的去
其他文献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人工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淋洗效果,土柱分为2层,上层为人工污染PAHs的土壤(1cm ),下层为清洁土壤(9cm).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10a发展起来的新型原位修复技术,本文综述了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5种主要方
对广州市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观测.结果表明,气态和颗粒态样品中PAHs的平均浓度值分别为312.9 ng/m3 和 23.7 ng/m3,即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
分析了太原市的地理环境及应急避难所的规划现状,探讨了规划建设太原市应急避难所的基本原则、标准设置与重要指标,并对万柏林区应急避难所整体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提升
结合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安全意识的途径,并选取安全晨会制度进行了探讨,旨在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
采用二步深冷浓缩与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对北京大气中的苯类物质(BTEX) 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最近4年观测数据表明:日变化有双峰和3峰变化,冬、春季呈现与交通高峰期吻合的双峰
在野外踏勘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以GIS技术为关键数据处理平台,系统剖析了东辽河流域地表水体中莠去津(Atrazine)的含量和富集特征的时空分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辽河流域旱田分布区和非旱田分布区内地表水中Atrazin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 .71 μg·L-1 和8 . 85. 4 μg·L-1 ,在干流下游形成了分布的高值区;7月份是流域地表水中Atrazine含量最
采用透明箱法对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了田间定位观测,并对透明箱内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及拟合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旺盛期的晴天(白天),箱内CO2浓度随测定时
为研究我国受人为干扰严重的近岸海域DMS排放规律,利用固体吸附-解吸的富集采样方法和冷却预浓缩的分析方法,分别在2001年夏秋季和2002年春秋季,对青岛近岸海域海水和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