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的特性与实施路径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特色及专业期待》一文指出了河南语文教育研究存在如下问题:缺少合作研究、缺乏核心人物引领、专业写作重视不够、媒体宣传不足等。我认为,重视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教师研究当然有促进作用,但是合作研究、他人引领、媒体报道毕竟都是促进教师研究的外部因素,而专业写作是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述和呈现问题,这属于研究的后期工作。对于基础教育的研究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教师研究的特性,明确教师研究与专业研究的区别,进而找到教师研究的正确路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研究的质量。不仅语文学科的研究是这样,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如此。下面,我就教师研究的特性与实施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研究的特性
  教师研究一般是指由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开展的探究活动,是教师关于自身教学生活意义的持续不断的体验感悟与建构过程。教师研究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教师开展研究的前提是对教师研究形成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教师研究过程中的定位模糊、浮躁、低效等问题。教师研究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专业研究,有着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教师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重点在于应用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旨在工作实践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研究中能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生成实践性智慧,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理解和掌握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这些新概念,需要教师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变革者,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能力,并获得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研究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研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教师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实践,教师研究的地点是具体的实践场景,教师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教师的日常实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专业研究者因为生活空间、文化背景等原因对这些问题并不熟悉。只有教师自身投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现问题并寻找研究方向、收集研究材料、修正解决方案,才能找到恰切的解决办法。所以,教师研究的问题是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不是给教师增加的额外工作量,而是教师工作的常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并检验研究的效能,丰富和完善研究成果,正是教师研究的根本特性。
  教师研究更注重研究自我,重视自我反思。教师研究和专业研究都把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但二者所不同的是,教师研究还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专业研究却不然。教师在研究中要不断分析自己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关注自己在研究中的变化和成长,通过发现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来探寻问题的成因,找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并进行实践行为的跟进,从而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因此说,教师研究更注重研究自我,通过自我反思,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中发展。
  教师研究是一种集探索教学、接受培训为一体的研究。教师研究不是一个独立的职业行为,它与教师的教学、自我学习、接受培训等日常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碰到的疑惑常常需要通过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再把研究的结论应用于实践,从而不断修正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师研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研究的选题、方法、结果表达常常通过接受培训来获得;另一方面,研究所得的新认识、新方法又常常成为培训交流的内容,使得培训更有效,避免了流于形式。
  二、教师研究的实施路径
  基于对教师研究特性的把握及对教育研究规律的认识,结合实施教师研究的现实需要,教师开展研究可通过以下几个路径来进行:
  重视发掘自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是进行教师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教师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教师实践,如果教师的研究脱离了实践,其研究也就没有了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遇到的疑点和困惑、积累的成功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新思考等,都是教师研究很好的课题来源。要注意的是,教师由于每天身处其中,对这些问题可能会熟视无睹。“没有问题”成了今天教师研究最大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转换视角,用质疑、批判的态度审视自己熟悉的教育教学生活,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价教师研究成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实践问题的解决程度。
  注意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教师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性,不必过分在意研究的形式,也不必用一种标准去衡量教师的研究,但教师研究也需要坚持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思维、遵循恰切的研究过程,这些基本的研究规范还是要有的。故此,教师要学习了解经典的研究方法,并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研究的地点就是教师实践的场所,这一特性决定了教师研究常常采用观察、访谈、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因此,学习这些方法的基本操作,了解这些方法的使用范围,掌握基本的研究成果表达方式,都是开展教师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教师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符合自己个性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养成阅读和反思的习惯。阅读是教师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保证。阅读可以为教师研究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教师研究需要思维的激发、理论的指导和多种知识的储备,这些都需要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还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它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行为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及后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研究的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有养成反思的习惯,才能从司空见惯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向,才能从直觉上升到实践智慧,从而获得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构建教师研究共同体。由于教师常常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中,在开展研究时常会出现孤立无援的状态,直接影响研究的进程和成效,可以通过构建教师研究共同体来改变这一现状。教师研究共同体就是教师基于共同的需求自愿参加,在权利共享和责任共担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与合作,以解决教师实践问题为目标,旨在提升教师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团体。它通过主题沙龙、专题研讨、交流合作等活动形式,共同分享经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这种共同体也不排除外来专家的专业引领,通过专家的引领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研究中的盲目、被动及重复等问题,还可以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互通有无,共同成长。
  (责 编 莫 荻)
其他文献
从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全站仪在悬高测量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法:分别为双测站法悬高测量,对向观测法悬高测量,前方交会加地形图法测定悬高。其中前方交会加地形图法是矿山悬高测量实际工作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地形复杂,测量人员及棱镜很难到达相互交叉点的投影区域时,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可资同行借鉴。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简称贵冶)固定式精炼炉,因其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及生产工艺的改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经验后,将其进行技术改造。将改造前后的不同状
控制爆破广泛应用于隧道的开挖和掘进,是确保隧道掘进质量和速度的重要方法。介绍了某取水隧道掘进爆破开挖过程,通过合理的爆破参数和严密的施工组织,光面爆破效果理想,提高了隧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希望别人了解自己、尊重自己。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就是学会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懂得把学生表达的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想要
5班变了!学生安静了.都知道学习了!,这是本学期后半期任课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并且大多数老师都很奇怪这种变化的突然性。其实只有我这个班主任最清楚5班学生经历了一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