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改革的设想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其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当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果。本文主要探究新形式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改革的设想,以此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改革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且随着建筑项目越来越多样化及复杂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然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还存在不足,因此,寻找一条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十分有必要,以此为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一、当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分析
  根据国家法律法律与工程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这就是所谓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1]。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还存在不足,其主要是对受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抽查工程实体质量,并监督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竣工验收,并从工程质量情况出发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这几各个方面:(1)缺乏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部分基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工作质量有待提升;(2)建筑工程项目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行为监督存在不足;(3)监督工作方法落后,各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对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有着很大的意见。
  二、深化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建立建设市场管理模式,工程质量管理意识的增强
  要想使工程监督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将以往陈旧的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建立灵活的新型管理体系,管理体制应注重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的相结合,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模式管理方式主要为抽查与抽测,形成五方单位(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主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在建设市场管理过程中,应当从更广的层面对行业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与完善,使得市场与监管的管理体制更加统一,以此促进建设行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2]。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内容及质量监督检查频次的明确
  抽查和抽测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使工程主体结构安全质量得到保障,且责任主体需依法履行质量责任。通过对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内容的明确,能防止监督执法人员对工作缺乏目标,盲目随意的展开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出现检查项目的随意抽查等问题发生[3]。由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任务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在实施随机巡查的监督方式时,应当确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频次,要将质量安全监督的关键环节落实到位,避免质量责任主体出现监督检查的应付现象。
  (三)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的合理分工
  由于工程竣工验收时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使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无法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5日内提交报告。因此,合理分工工程竣工预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十分有必要,在工程竣工预验收监督执法过程中,需要核查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质量资料及工程设计、合同约定完成情况,并判定是否具备竣工验收组织条件[4]。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执法主要进行现场监督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及验收标准的执行等,并在工程整体良好的情况下尽快形成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四)强化技术更新与监督人员的技能提升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良好成果,建筑行业的技术也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需不断更新相关技术,以此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基础。同时,技术监督工作人员应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企业应当给予技术监督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学习机会,资历新的员工在资历老的员工带领学习下,使其能够尽早的熟悉监督工作的相关内容,使其快速的投入到质量監督工作中[5]。另外,在考核制度方面应注重严格,监督工作人员应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其依法执行工作任务,为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监督团队奠定基础。
  (五)2.5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增加质监工作透明度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内部监督,相关人员应对监督工作情况进行随时检索与核实,对基层质监机构的监督力度增强,建立完善规范的工程监督体系,同时监督人员应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另外,基层质监工作中监督档案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其对基层质监机构建立规范的监督档案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将该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为了实现透明化的质监工作,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公开、公正,各级建设部门应按照职能规定完善工程质监安全管理模式,以此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更加规范化与制度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其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当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弊端,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以此实现规范化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使其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永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创新与改革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8):106-107.
  [2]王峰.浅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督管理模式及机制[J].建材与装饰,2016(27):129.
  [3]徐登快,毛倩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5,41(12):254-255.
  [4]宋飙.探索建立以事前质量安全预控为主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J].工程质量,2014,32(S2):189-191.
  [5]杨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97.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在建筑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要加倍重视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虽说有进步,但是发展还是较为缓慢,所以,施工的整個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其中我们尤为重视安全管理,运用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保证施工过程安全的基础上,促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基于此,本文就探讨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针对其中存在的
下列标准已在江苏省泰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现公告如下 :序号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名称标准起草单位备案注册号1Q/ 3 2 12 0 2YJL0 0 1-1999家用卫生杀虫剂 (喷射剂 )泰州市金
期刊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凸显,物流园区得到了政府层面的重视,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物流园区遍地开花,却也存在一些盲目上马、缺乏明确定位、设施薄弱、服务落后和以物流园区名义圈地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应运而生。  这是首次以国家层面出台的物流园区规划。《规划》的出台发布,是物流行业期盼已久的,对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
“这笔爱心捐款是我公司全体员工的一点心意,请你们收下,大家都在关注你的病情,祝你早日康复出院。”11月18日15时,天津市海河医院218病房内,津南保安服务公司经理赵晓义将饱
期刊
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世界也在不断进步,世界格局与以往相比,变得更加复杂,让人难以捉摸.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地震、火灾、国际争端等事件频发,祖国的安
7月21日,中电联在京发布了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电力可靠性指标。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战胜非典疫情、电力行业面临迎峰度夏的形势下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可靠性指标发布会。本栏特选
从观光农业到休闲农业再到乡村度假实际上是一个跨越。乡村度假带动的相关产业链很长,结合农村社区发展,形成了持续型消费、多样化业态结构,是未来度假市场中的一个“金矿”。笔者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抛砖引玉,期望能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  乡村度假是基于乡村田园生活,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舍村落等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种度假方式。  从观光农业到休闲农业再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逐渐进入公众的的视野,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无人机在森林防火领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从森林防火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说明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