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道歉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的孩子参加了小学组织的“道歉日”活动。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道歉,写在一封信上,而后专门组织了一个“道歉信”展览,家长可以去参观。朋友兴冲冲地去看了,最后心情沉重地回来了。因为她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孩子都在为没能考高分而向父母道歉。
  “道歉日”的本义,是想让孩子们能够主动为各种“对不起”他人的言行,真诚地致歉,并请求原谅。据说韩国就有个道歉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互赠苹果,藉此表达没能说出口的道歉,特别是向亲近的家人、爱人和朋友表达歉意。
  这原本是个温馨有意义的做法,道歉是一种能够让生活变得幸福的能力。孩子们可以道歉的事情很多,可能是自助餐拿太多、吃不了浪费了;可能是看演出时打打闹闹,影响了别人;可能是平时很少做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的付出视若无睹;也可能是待人接物态度不佳……
  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国孩子,不会为自己没有遵循公共道德而道歉,也很少会为自己没有及时感恩道歉,更不会对伤害了他人而道歉,却动辄为没有考出好成绩而道歉。
  孩子为分数而道歉的背后,站着多少为分数焦虑不已的父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经做了一次在线调查:“8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因孩子学习而焦虑的父母不在少数,其中40.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多。”
  身边有家长光补习费就花了八万元,为孩子聘请了昂贵的私教。也有家长把孩子送进“励志型”辅导班,老师每堂课都在为孩子们洗脑,要求他们以上清华和北大为人生目标,否则,他们将来在北京就会“连块瓦也买不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这么多的孩子为没有考好而向父母道歉,几乎是一种本能。
  但是,好想向孩子们大声说:“对不起!”孩子们清一色为分数道歉,意味着他们日常生活内容的乏味。其实,孩子们应该为没有时间亲近大自然,看看小草发芽、蚂蚁搬家,没能快活地淋着哗哗啦啦的小雨而道歉;为不能找到玩耍的小伙伴、不能在游戏中学习与人相处而道歉;更要为被父母塞进了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不能寻找真正的興趣,不能尽早思考人生的意义,不能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敬畏脚下坚实的大地而道歉。
  迟早有一天,父母们也会为自己的高分情结道歉。因为眼里只有满分的孩子,常常会在真正重要的人生竞赛中败北。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主任马林·麦格拉斯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哈佛近年本科的整体录取率只有5%,每五个满分学生中将有四名被拒绝,其中也包括很多SAT拿满分的中国学生。她说:“我们不需要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学生,而需要一个有抱负、能够脚踏实地,用他们的人生来全力完成一件伟大事情的人。”
  无比遗憾的是,说到和做到是两码事。虽然我坚持着没有让孩子上任何的辅导班,虽然我努力为孩子留出更多和小朋友游戏的时间,但很多时候,我也是一个真实的为分数焦虑的妈妈。我试着问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如果有一件事需要你郑重道歉,你会为什么而道歉?女儿想了想说,我为上次语文只考了79.5分道歉。我问,如果不是为语文分数道歉,你还有什么可以道歉呢?女儿说,我为数学考试错了好几道题道歉。我接着追问,除此以外,还可以为什么道歉?女儿说,我上次英语单元考的单词拼错了。
  我半晌说不出话,终于鼓起勇气,郑重对女儿说:对不起,妈妈向你道歉。
  摘自《支点》
其他文献
你见过十足的吃货吗?你有当吃货的经验吗?你知道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吃货吗?哈,今天你算是找对人了,让我——一位资深吃货来带你遨游吃货的世界吧!  《吃货手册》第一条:不挑食,见食便吃。作为一个吃货,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地瓜野菜,你的肚子都要熟悉它们的味道。吃得多,你才能掌握好吃的知识。这样一来,当你坐在饭桌前面对十几种菜时,才能一眼看出它们的口味、特点。《吃货手册》第二条:塞满饭碗。在吃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