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翰林院画待诏任用制度考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翰林院画待诏是皇室不可或缺的一类使职,通常以加领虚衔的方式寓俸禄和秩品位。在玄宗始创翰林院初期,画待诏的任用一度较为混乱,到中唐,通过改革确立了集贤画直到翰林待诏的升迁方式,画待诏由此成为宫廷画家的最高职位,从而显示出层级化和序列化的官制特征。唐朝以后,历代宫廷御用画家的任用制度虽然各有特色,但无不因承唐制。
其他文献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取闲地门》,专门规定西夏荒地产权问题。通过比较西夏与唐宋荒地产权制度的相关问题,如土地产权的类型、耕种荒田的资格与义务、新耕者与荒地原主的土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文本自身的逻辑。了解文本的构建图式,细心勾画路线图就是探求这一逻辑的一种做法,如同要了解一幢建筑物的构造和建筑理念就得寻找设计图纸和作者一样。那么,怎样获得类似的教学效果呢?  一、什么是课文路线图  1. 课文路线图的概念  课文路线图是指在对初中生的心智发育水平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探析文本的具体内容和内部运行规律,并以直观、简明的形
假如我会变  我会变成一棵有爱心的大树  把身体提供给那些流浪的小动物  大家都有一个漂亮的家  我们和谐相处  假如我会变  我会变成一块超能橡皮  把你犯过的每一个错误  都擦得干干净净  有一次机会可以改正  假如我会变  我要变成一副神奇的眼镜  只要戴上我  你就能看到所有地方的美景  不用跑到远方去旅行  我真希望这些愿望都能实现  让世界充满快乐和温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