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的出血转化情况;对性别、年龄、既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溶栓时间窗、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血压、启动溶栓后的收缩压变异系数和舒张压变异系数、溶栓前24 h血糖、溶栓前24 h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溶栓前24 h血小板计数(BPC)、溶栓前24 h的NIHSS评分、溶栓前24 h颅脑CT变化等相关因素进行筛选;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HT的危险因素。结果 (1)房颤组HT多于非房颤组(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多于非房颤组(P<0.05);(2)溶栓时间窗、溶栓前24 h收缩压、溶栓前24 h的NIHSS评分、溶栓前24 h颅脑CT变化、溶栓期间的收缩压变异系数和溶栓期间的舒张压变异系数等均对于HT与非HT有显著差异(P<0.05);(3)溶栓时间窗、溶栓前24 h收缩压、溶栓前24 h的NIHSS评分、溶栓前24 h颅脑CT变化、溶栓期间的收缩压变异系数和溶栓期间的舒张压变异系数是房颤组静脉溶栓后HT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选择静脉溶栓治疗的时候,应当尽量回避可能导致HT的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1000份为对象,回顾性分析1000分检验标本的实际情况,总
目的对个青皮和四花青皮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得挥发油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经过NIST 02.L标准质谱检索库检索,并结合标准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