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6岁那一年,身为电脑极客的丹尼尔·艾克(daniel ek)曾申请入职谷歌,但却遭到了回绝,原因是他没有大学学位。
“那件事情让我有些难过。”他说道。“当时的想法是:‘我会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我要创造自己的搜索引擎!”
“到23岁时,我已经是个千万富翁,但却无事可做。”艾克曾在最近这样说道,那时他变得很沮丧。“你本来应该是这个星球上最幸福的家伙……但是,你的存在没个理由。”他说道。“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到夜店玩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但是,只会花钱并不能带来满足感。为了寻找生存的目的,他想出了一种听音乐的新模式,那就是Spotify,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大的音乐订阅服务平台。这是一种数字流媒体服务,这种服务已经让音乐行业重新具备了生存能力。
Spotify诞生记
艾克今年已经30岁,他一直都对音乐和科技很感兴趣。在他看来,音乐行业中存在一个悖论:虽然消费正在增长,但销售额却在下滑。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网络盗版行为存在。
于是,艾克就跟他的合作伙伴、瑞典企业家马丁·诺兰森(Martin Lorentzon)一起,开始为用户寻找一种新的方式,让他们能合法地通过互联网获取音乐。艾克花了两年时间与音乐公司展开周旋,每周都会造访许多大型唱片公司的办公室,直到这些公司最终同意授予Spotify音乐播放权为止,代价是Spotify需要与其分成收入。到2008年时,Spotify终于得以正式上线。
音乐行业已等待艾克十多年了,或者更具体地说,是等待可以做到以下两点的某人——任何人:创造某种比盗版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东西,同时提供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营收模式。
在1990年代,萧恩·范宁(Shawn Fanning)及肖恩·帕克(Sean Parker)凭借他们短命的非法下载网站Napster从根本上颠覆了整个唱片业,艾克把Napster描述为“令我改变最多的互联网体验。”Napster网站快速、免费、而且没有限制,那是个听音乐不需要花钱的年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
艾克说道,几乎在所有领域中,科技都正在降低文化创造和消费的门槛。在以前,想要录制一张唱片,必须首先组建一支乐队,然后聘用得力的相关职员,并建立一个音乐工作室;但在今天,则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名歌手就能做到。
而据艾克所说,在不久以后,或许就连歌手也不再是必需的。他说道,他的一个熟人对猫王的歌进行了音调取样,现在已可创造出全新的猫王歌曲。
就音乐的交付而言,艾克则认为,或许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甚至都不必决定自己想要听什么样的音乐,相关技术即可根据人们身处何地来完成这个任务。当人们去听演唱会时,智能手机会打开预设的列表,创造演唱会上歌手正在演唱的歌曲的录制版播放列表。而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认可还可录制高质量的演唱会版本。
当人们身处健身房或地铁站时,智能手机则将探测其所在位置,播放那些人们在运动或通勤时喜欢听的歌曲。“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所能做到的也就越好。”他说道。“未来的音乐将会是这个样子的。”
艾克还指出,在有了互联网这个媒介以后,音乐已不再拘囿于音频领域,同时还拥有了在视觉和互动领域中的发展潜力;不过,到现在为止这种潜力还没被发掘出来。 他说道,有趣的是,将音乐通过互联网转到移动设备上,这种用户体验令音乐的覆盖范围拓展到了整个世界。举例来说,在韩国,说唱歌手鸟叔早已人气颇高,但直到他的歌曲视频通过互联网以病毒式传播的方式扩散开来,才让他成为了“全球性的名人”。
少年的发财之道
出生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的艾克有着一张娃娃脸,直到今天还怀抱着当初那个青春少年的心态,希望谷歌能让他入职;可惜的是,一颗光溜溜的秃头暴露了他的真实年龄。他的父亲曾做过汽车修理师,后来转成为IT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歌剧院演唱家的女儿,她在艾克四岁时就给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不久以后,他还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他对摆弄这两种器具都很有天赋。短短两年,他就能够编写一些基本代码,陪伴他的是MTV频道播放的音乐。
14岁那年,艾克投身到19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公司狂热之中,在他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里制作商务网站。当时一个商务网站主页的市场价格是50,000美元,但艾克只收5,000美元,然后以量取胜:他雇请了自己的一些同龄伙伴,给当中那些数学优秀的人培训HTML语言,而给有艺术才能的朋友培训Photoshop。不久,他每月净赚15,000美元,借此买了市场上所有视频游戏。
作为与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他试图掌握所有有关互联网的事情。他买了一些服务器,想看看这些服务器的工作原理,结果通过提供网页托管服务每月又赚取5,000美元。16岁的时候,他痴迷于谷歌的发展速度,于是申请成为谷歌的工程师(“谷歌告诉他,拿到学位之后再来申请”),于是他就开始创建自己的搜索引擎公司。
高中毕业后,艾克进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就读工程学。八周后,他意识到整个第一学年将会完全以教授理论数学为重点,于是他辍学了。最后,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网络广告公司Tradedoubler要求他开发一个程序,要求这个程序能向他们汇报那些已与他们订立合同的网站情况。艾克开发的程序非常高效,这家公司在2006年向他支付了约100万美元,用以购买该程序的使用权;他通过出售相关专利而又赚到100万美元。
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艾克在23岁时就成为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他发现自己独自一人躲藏在斯德哥尔摩以南20英里的树林里,忍受着瑞典严酷的冬天以及更为严酷的一轮经济萧条。为了寻求快节奏的生活,他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房,一辆樱桃红的法拉利摩德纳(Ferrari Modena)跑车,以及该市一些最热门俱乐部的会员资格。但这仍然难以吸引女孩,而且出手阔绰只会吸引那些拜金女。 克朗说:“我完全无法确定,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当时我真的认为我想成为一个比自己更酷得多的男人。”
可怜的他卖掉了法拉利,搬入父母住所附近的一幢小木屋里,在那里弹吉他和沉思。艾克已经创办过三家高科技公司,但他现在却漫不经心地考虑成为一名专业音乐家(艾克会玩吉他、贝司、鼓、钢琴及口琴,但不善唱歌)。“做一名音乐家不会让我富裕,但我可以维持生活。”艾克在树林里决定,用某种方式把激发他激情的两种爱好——音乐及科技——结合起来,于是有了后来的Spotify。
时光流转至今,艾克觉得,除了音乐以外,智能化的科技还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他觉得,在不久的将来,当冰箱里的牛奶喝光以后,冰箱自己就会自动订购新的;便利店里不需要任何存货,因为消费者们将可3d打印自己想买的东西,如食品和药物等。
“那件事情让我有些难过。”他说道。“当时的想法是:‘我会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我要创造自己的搜索引擎!”
“到23岁时,我已经是个千万富翁,但却无事可做。”艾克曾在最近这样说道,那时他变得很沮丧。“你本来应该是这个星球上最幸福的家伙……但是,你的存在没个理由。”他说道。“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到夜店玩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但是,只会花钱并不能带来满足感。为了寻找生存的目的,他想出了一种听音乐的新模式,那就是Spotify,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大的音乐订阅服务平台。这是一种数字流媒体服务,这种服务已经让音乐行业重新具备了生存能力。
Spotify诞生记
艾克今年已经30岁,他一直都对音乐和科技很感兴趣。在他看来,音乐行业中存在一个悖论:虽然消费正在增长,但销售额却在下滑。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网络盗版行为存在。
于是,艾克就跟他的合作伙伴、瑞典企业家马丁·诺兰森(Martin Lorentzon)一起,开始为用户寻找一种新的方式,让他们能合法地通过互联网获取音乐。艾克花了两年时间与音乐公司展开周旋,每周都会造访许多大型唱片公司的办公室,直到这些公司最终同意授予Spotify音乐播放权为止,代价是Spotify需要与其分成收入。到2008年时,Spotify终于得以正式上线。
音乐行业已等待艾克十多年了,或者更具体地说,是等待可以做到以下两点的某人——任何人:创造某种比盗版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东西,同时提供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营收模式。
在1990年代,萧恩·范宁(Shawn Fanning)及肖恩·帕克(Sean Parker)凭借他们短命的非法下载网站Napster从根本上颠覆了整个唱片业,艾克把Napster描述为“令我改变最多的互联网体验。”Napster网站快速、免费、而且没有限制,那是个听音乐不需要花钱的年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
艾克说道,几乎在所有领域中,科技都正在降低文化创造和消费的门槛。在以前,想要录制一张唱片,必须首先组建一支乐队,然后聘用得力的相关职员,并建立一个音乐工作室;但在今天,则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名歌手就能做到。
而据艾克所说,在不久以后,或许就连歌手也不再是必需的。他说道,他的一个熟人对猫王的歌进行了音调取样,现在已可创造出全新的猫王歌曲。
就音乐的交付而言,艾克则认为,或许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甚至都不必决定自己想要听什么样的音乐,相关技术即可根据人们身处何地来完成这个任务。当人们去听演唱会时,智能手机会打开预设的列表,创造演唱会上歌手正在演唱的歌曲的录制版播放列表。而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认可还可录制高质量的演唱会版本。
当人们身处健身房或地铁站时,智能手机则将探测其所在位置,播放那些人们在运动或通勤时喜欢听的歌曲。“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所能做到的也就越好。”他说道。“未来的音乐将会是这个样子的。”
艾克还指出,在有了互联网这个媒介以后,音乐已不再拘囿于音频领域,同时还拥有了在视觉和互动领域中的发展潜力;不过,到现在为止这种潜力还没被发掘出来。 他说道,有趣的是,将音乐通过互联网转到移动设备上,这种用户体验令音乐的覆盖范围拓展到了整个世界。举例来说,在韩国,说唱歌手鸟叔早已人气颇高,但直到他的歌曲视频通过互联网以病毒式传播的方式扩散开来,才让他成为了“全球性的名人”。
少年的发财之道
出生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的艾克有着一张娃娃脸,直到今天还怀抱着当初那个青春少年的心态,希望谷歌能让他入职;可惜的是,一颗光溜溜的秃头暴露了他的真实年龄。他的父亲曾做过汽车修理师,后来转成为IT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歌剧院演唱家的女儿,她在艾克四岁时就给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不久以后,他还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他对摆弄这两种器具都很有天赋。短短两年,他就能够编写一些基本代码,陪伴他的是MTV频道播放的音乐。
14岁那年,艾克投身到19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公司狂热之中,在他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里制作商务网站。当时一个商务网站主页的市场价格是50,000美元,但艾克只收5,000美元,然后以量取胜:他雇请了自己的一些同龄伙伴,给当中那些数学优秀的人培训HTML语言,而给有艺术才能的朋友培训Photoshop。不久,他每月净赚15,000美元,借此买了市场上所有视频游戏。
作为与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他试图掌握所有有关互联网的事情。他买了一些服务器,想看看这些服务器的工作原理,结果通过提供网页托管服务每月又赚取5,000美元。16岁的时候,他痴迷于谷歌的发展速度,于是申请成为谷歌的工程师(“谷歌告诉他,拿到学位之后再来申请”),于是他就开始创建自己的搜索引擎公司。
高中毕业后,艾克进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就读工程学。八周后,他意识到整个第一学年将会完全以教授理论数学为重点,于是他辍学了。最后,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网络广告公司Tradedoubler要求他开发一个程序,要求这个程序能向他们汇报那些已与他们订立合同的网站情况。艾克开发的程序非常高效,这家公司在2006年向他支付了约100万美元,用以购买该程序的使用权;他通过出售相关专利而又赚到100万美元。

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艾克在23岁时就成为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他发现自己独自一人躲藏在斯德哥尔摩以南20英里的树林里,忍受着瑞典严酷的冬天以及更为严酷的一轮经济萧条。为了寻求快节奏的生活,他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房,一辆樱桃红的法拉利摩德纳(Ferrari Modena)跑车,以及该市一些最热门俱乐部的会员资格。但这仍然难以吸引女孩,而且出手阔绰只会吸引那些拜金女。 克朗说:“我完全无法确定,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当时我真的认为我想成为一个比自己更酷得多的男人。”
可怜的他卖掉了法拉利,搬入父母住所附近的一幢小木屋里,在那里弹吉他和沉思。艾克已经创办过三家高科技公司,但他现在却漫不经心地考虑成为一名专业音乐家(艾克会玩吉他、贝司、鼓、钢琴及口琴,但不善唱歌)。“做一名音乐家不会让我富裕,但我可以维持生活。”艾克在树林里决定,用某种方式把激发他激情的两种爱好——音乐及科技——结合起来,于是有了后来的Spotify。
时光流转至今,艾克觉得,除了音乐以外,智能化的科技还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他觉得,在不久的将来,当冰箱里的牛奶喝光以后,冰箱自己就会自动订购新的;便利店里不需要任何存货,因为消费者们将可3d打印自己想买的东西,如食品和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