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采用问题教学法,其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目标所要求的。因此,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的境地,最终一无所获。“学”离不开“思”,“思必须有利于学”,学与思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同样,凡学必有问。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传承式教学,即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形成了只重结果,不管过程的弊端,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呆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所需的教育。在凡事都讲创新的今天,更需要的是创新教育。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才会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问题意识”是学习创新的动力,它是新思维诞生的摇篮,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在创新学习中,一个学生如不会提问题,也就不会去创新。
  二、课堂提问方法
  1. 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精神,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问题的主人。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提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受传统教学“你问我答”的授课影响太深。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首先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对问题的关注点要由传统的以书本设计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向以学生自我需要解决的自我发现的问题为中心转移。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鼓励和激发学生多说、多思、多问,大胆质疑,并要允许学生问错、说错、答错,说错了也决不嘲笑、挖苦讽刺,不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善问的积极性,用赏识、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
  2. 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方法,还要做示范,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适时地指导学生提问,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何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必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精神外,在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
   三、激发兴趣,使学生有“疑”乐“问”
   儿童来到世界,便开始认知世界,他们认为世界真奇妙,有许多自己不明白的“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是什么”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呵护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只有当学生对事物有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就会有进一步探究求索的想法。
   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的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有了兴趣,学生的“疑”和“问”就自然走上了“正轨”。
  课堂提问是主导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常用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或通过简单的指导就可完成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才能自觉主动地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获得发展,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杞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做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要备教材,即顶“天”,还要备学生,即立“地”。而现实情况是,教不好学生,教师的埋怨就是学生“太笨”,这其实都是教师“自以为是”的结果。  关键词:古德莱德课程五层次;“儿童”学生;改变教师    有一教学案例:一语文教师讲《卧薪尝胆》时,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可称“优”,最后练习,师问:“吴王为什么失败?”一生回答:“因为夫差不支持他。”师愕然,仔细盘问,原来学
一、隐藏一个服务器为了保证局域网中服务器上的资源不受其他人的非法访问和攻击,我们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有时需要把局域网中指定的服务器计算机名称隐藏起来,以便让其他局域
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石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音乐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音乐可以丰富人的情感;音乐可以鼓
一、人文班规,培养学生自律意识通常来说,按法律条款制定的班规显得冷冰冰的,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所以制定富有人文关怀的班规,有利于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风气的形成。首先,
笔者今年作为河北省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社会宣讲团成员,驻邢台威县固献乡刘河北寨村开展宣讲工作.刘河北寨位于威县固献乡南部,距邢临公路约四公里.全村220户,866人,分三个村民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注重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的倡导下,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基于诉讼证明理论中部分概念边界不清丽影响司法审判实
在临床经常有肿瘤患者或其家属问我:如何煎服中药?中药煎服法看似简单,实则很有讲究。  煎药用具有讲究:在煎药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为佳,忌用铁、铜器。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可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分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控制火候有讲究:煎药的火量大小、温度高低,中医称为火候,一般煎药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