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早期患者骨髓形态学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早期患者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并探讨JAK2V617F突变对骨髓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一般药物治疗并转化为纤维化明显期的7例PMF早期患者标本,分析其骨髓形态学特征.依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对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同步进行骨髓涂片、印片与切片检查的156例(疑似)ET患者标本重新分类,并双盲分析PMF早期与ET患者骨髓形态学差异.收集行JAK2V617F突变检测的22例PMF早期患者与27例ET患者标本,双盲比较JAK2V617F突变型与野生型骨髓形态学差异.结果 156例(疑似)ET患者标本中PMF早期61例(MF-0为34例,MF-1为27例)、PMF明显期12例、ET83例.MF-1组患者血小板计数[(1134 +391)×109/L]、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727±241)U/L]显著高于ET组[(973±242)×109/L,(392±146)U/L] (P <0.05).MF-1组患者骨髓涂片中原始细胞比例(0.012±0.010)显著高于ET组(0.006+0.004)(P<0.05).MF-0与MF-1组患者骨髓切片示有核细胞(粒细胞)总量增多、紧密型巨核细胞簇、骨小梁旁巨核细胞、云雾状巨核细胞、小裸核巨核细胞、大单圆核巨核细胞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ET组,而疏松型巨核细胞簇、巨大多分叶核巨核细胞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ET组(P值均<0.05);MF-1组患者巨核细胞簇伴异形性改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F-0与ET组(P值均<0.05).PMF早期与ET患者JAK2V617F突变阳性率分别为54.5%与48.1%.PMF早期与ET组突变型患者HGB水平均高于野生型(P值均<0.05),而巨核细胞形态在突变型中均未见明显异形性改变.结论 骨髓切片形态学(尤其是巨核细胞形态学)是PMF早期与ET鉴别诊断的基础,形态学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巨核细胞簇伴异形性、云雾状巨核细胞、大单圆核巨核细胞、有核细胞(粒细胞)总量增多、小裸核巨核细胞、骨小梁旁巨核细胞及紧密型巨核细胞簇.JAK2V617F突变对PMF早期及ET患者巨核细胞形态学未见特异影响.
其他文献
静脉穿刺成功与否,除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因素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为护士在实际操作中
目的:研究添加黄芪的腹透液对腹膜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观察黄芪对大鼠腹膜功能和腹膜间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SD大鼠应用含0.75%腺嘌呤饲料喂养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
富氧燃烧方式具有排烟中的CO2浓度高、CO2捕捉回收处理容易等优点,是很有前途的新型清洁煤燃烧方式。通过实验得出了富氧燃烧过程中燃料氮生成NO的转化率随CO2浓度的变化、循
目的 探讨Survivin及VEGF、Bcl-2、Ki67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与生物学特性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原发性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VEGF、Bcl-2与Ki
目的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乙类和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
潘尼管是利用电子在高频结构中的位置选择机制实现注波净能量交换的回旋器件,具有高效率与低磁场的显著特点。本文在简述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用患者指甲游离缘标本进行短片段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报告登记的ADR,按国家ADR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描述、因果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安全护理.方法 选择肿瘤化疗患者34例采用心理、静脉的保护、正确使用药物、加强健康教育等方面提供安全护理.结果 34例肿瘤化疗患者安全完成化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