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课堂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从根本上实现对人的培养目标,教师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设计,还学生一个自由的主体,让学生的天性在课堂得以充分展露。我在教学《激素调节》一课时把教育的现实性与未来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情感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设计创新的教学情景,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有趣。
一、精编“自学向导”,搭建自学平台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引入到接受式和发现式相互交融的境地,就要设法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
我在教学本节课前精心编制了“预习向导”,让学生按照“预习向导”进行自学。“预习向导”首先是老师寄语:相信自己,从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中踏实走过,不断积累,自然会水到渠成。这样的寄语给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预习向导”中重点设计了预习过程:先阅读课本材料,再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接着练一练自学思考题,然后调查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否患有糖尿病,最后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父母请教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检索。在“预习向导”中还创新设计了“预习回音壁”,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预习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愿望等,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二、设计创新情景,诱发探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十分重要的心理成分,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动力源泉,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在导入新课时设计创新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景中,使学生把特定的情景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在导入本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创新情景:播放中国达人秀节目中身高、长相、声音都像10多岁的23岁女孩“袖珍人”朱洁演唱的一段视频。同学们凝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听。看完视频后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这时我启发同学们:“你们发现女孩有什么特点吗?”同学们“刷”地把手举起来,有的说:“她身材与同龄人相比太矮了”,有的说:“她唱歌、说话的声音和儿童一样”……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又进一步启发:“你们想知道朱洁为什么会这样吗?”当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想”时,我顺势导入新课——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激素调节”。
这样的创新情景既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又贴近学生生活,不但具有启发性、趣味性还具有时代性。
三、凸显学生主体,渗透学法指导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交往中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本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多媒体为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整个新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三个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一:了解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并交流。2、多媒体出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学生运用“空当接龙”的游戏形式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3、多媒体出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的图片,学生观看并讨论交流。4、让学生的小手掌放在自己的胸前,回想:在什么时候你的心跳会加快?这与哪种激素有关呢?然后让学生观看有关肾上腺激素的视频。
自主活动二: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功能。1、学生观看“蝌蚪发育成青蛙”和“甲关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的实验过程”的动画。2、分组讨论:甲关腺激素对蝌蚪发育有怎样的影响?3、学生观看人体甲状腺分泌异常图片并讨论交流。4、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预防碘缺乏症的有效方法,先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自主活动三:了解胰岛素的功能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胰岛素的功能、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2、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让学生推选两名代表统计并计算课前预习时的调查结果。
三个创新的自主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图片,播放动画、视频,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二是以合作学习为核心,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讨论、质疑、探究的合作机会,使得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以互帮、互助、互补、互教、互学;三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知识的铺垫、充足的思维空间、更多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四是学以致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习生物知识乐在其中。
创新教学需要教师的真情付出,更需要教师对学生作出有价值的引导,做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自主地走向理想的彼岸。让师生、生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实现心灵的融通,达到情感的共鸣。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快乐的课堂、享受的课堂、创新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草堰初级中学)
一、精编“自学向导”,搭建自学平台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引入到接受式和发现式相互交融的境地,就要设法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
我在教学本节课前精心编制了“预习向导”,让学生按照“预习向导”进行自学。“预习向导”首先是老师寄语:相信自己,从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中踏实走过,不断积累,自然会水到渠成。这样的寄语给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预习向导”中重点设计了预习过程:先阅读课本材料,再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接着练一练自学思考题,然后调查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否患有糖尿病,最后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父母请教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检索。在“预习向导”中还创新设计了“预习回音壁”,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预习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愿望等,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二、设计创新情景,诱发探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十分重要的心理成分,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动力源泉,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在导入新课时设计创新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景中,使学生把特定的情景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在导入本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创新情景:播放中国达人秀节目中身高、长相、声音都像10多岁的23岁女孩“袖珍人”朱洁演唱的一段视频。同学们凝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听。看完视频后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这时我启发同学们:“你们发现女孩有什么特点吗?”同学们“刷”地把手举起来,有的说:“她身材与同龄人相比太矮了”,有的说:“她唱歌、说话的声音和儿童一样”……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又进一步启发:“你们想知道朱洁为什么会这样吗?”当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想”时,我顺势导入新课——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激素调节”。
这样的创新情景既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又贴近学生生活,不但具有启发性、趣味性还具有时代性。
三、凸显学生主体,渗透学法指导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交往中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本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多媒体为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整个新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三个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一:了解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并交流。2、多媒体出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学生运用“空当接龙”的游戏形式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3、多媒体出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的图片,学生观看并讨论交流。4、让学生的小手掌放在自己的胸前,回想:在什么时候你的心跳会加快?这与哪种激素有关呢?然后让学生观看有关肾上腺激素的视频。
自主活动二: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功能。1、学生观看“蝌蚪发育成青蛙”和“甲关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的实验过程”的动画。2、分组讨论:甲关腺激素对蝌蚪发育有怎样的影响?3、学生观看人体甲状腺分泌异常图片并讨论交流。4、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预防碘缺乏症的有效方法,先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自主活动三:了解胰岛素的功能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胰岛素的功能、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2、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让学生推选两名代表统计并计算课前预习时的调查结果。
三个创新的自主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图片,播放动画、视频,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二是以合作学习为核心,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讨论、质疑、探究的合作机会,使得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以互帮、互助、互补、互教、互学;三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知识的铺垫、充足的思维空间、更多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四是学以致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习生物知识乐在其中。
创新教学需要教师的真情付出,更需要教师对学生作出有价值的引导,做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自主地走向理想的彼岸。让师生、生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实现心灵的融通,达到情感的共鸣。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快乐的课堂、享受的课堂、创新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草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