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并举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识字教学采用对每一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组词造句和抄写默写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增加学生识字任务,但体现不出现行教材编排的意图,不能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基础性、整体性、情趣性、开放性来落实新理念,拓宽新视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构基础性:由呆板走向灵活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要求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组词、抄写,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重复的机械抄写,魔术般的卡片认读。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及早阅读”。这种变多维度的识字教学要求为单维度的“会认”,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多种感官,提供多样的刺激,开发孩子更多的识字潜能。
  案例: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1》: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杏花 桃花 梨花
  从表面上看,这是12个相对独立的词,但细细读来,你会发现:这些词建构的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勾勒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它以“春天”一词统领,充分显现了“春天”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间的种属关系,而每一横行出现的概念却是同一级别的同类概念。这样识字是情境识字。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中找一找春天的景物,对一对相匹配的词语;可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和风细雨,柔柳嫩芽,百鸟争鸣,百花争艳,让孩子们的脑海中构成踏春、游春、沐春风、浴春雨、听春鸟和赏春花的意境,然后读词串卡片,可以让学生读词卡,画生字,读生字,想春景等。这样灵活多样的识字方式,利用图画、情境、想象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加深对所认生字的印象,体现了识字教学“会认”这一基础,促进识字教学的灵活性。
  二、强化整体性:由孤立走向综合
  识字课多是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分类编排,或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或是一组字形相似,字音相近的汉字,这样孤立的汉字,剥离了汉字间的表意关系,以人为的“整体”替代了活生生的语境。其实识字就是阅读,识字的过程应该是阅读。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才能触摸汉字,感受汉字,记住汉字。
  案例:教学“厚”字。
  师:(出示“厚”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识记“厚”字的?
  生:“厚”是合体字,由“厂”“日”“子”三部件组成,记住部件就记住这字。。
  生:我是用字谜记“厚”字——在工厂里过日子。
  师:“厚”字里面是扁日,提醒大家别写错了。
  生:和“厚”意思相反的词是“薄”字。
  师:你能用反义词来记住厚的意思,真聪明,请同学们用“厚厚的”说一说。
  生:厚厚的书本,厚厚的木板,厚厚的雪。
  师:那么能用厚厚的说一句话吗?
  生:冬天里,树林里堆满了厚厚的落叶。
  生:昨天下午,厚厚的乌云布满了天空,不一会就下起雨来。
  师:同学们说得好,应该写得好,请在生字本上试写“厚”字。
  本案例突出在听说读写中识字,在语言环境识字,让字词句融为一体,让生字复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这样让识字教学从单调枯燥走向综合情趣。
  三、增添情趣性:由严肃走向生动
  1.猜谜激趣
  案例,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8》。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猜谜语:“上课守身边,放学背上肩,别看个儿小,学问真不少。”以此引出生字——书包的“包”字,在记“巳”这部分的写法时,我请小朋友区分“己已巳”的写法,并且一边用彩色笔描“巳”,一边说:“书包书包要封口,不封口会掉东西”听了这句话,小朋友都会心一笑,同时也较深刻地记住了“巳”要封口的写法。
  2.游戏激趣
  游戏形式很多,我根据不同识字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送回家”——把同音字写在纸卡上,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语境送生字回家;“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学生分别读其音、释其义;“找朋友”——到一组字词中找各自的朋友(反义词等)。
  3.表演激趣
  对于配有插图识字的教材,特别表示动作类的字,教学时,可以化静为动,组织学生上台表演,让学生能熟练地把握字义与字形的对应关系。
  4.唱书激趣
  书写时,让学生伸出手指,以它代笔,书空笔画。口中念念有词:悬针竖、垂露竖、左点、右点、斜撇等笔画名称不绝于耳。学生动作整齐划一,节奏鲜明,声音抑扬顿挫。在唱书中,学生认清笔顺,把握结构,兴趣盎然。
  这样创设情境识字,原本是一杯“苦涩的咖啡”的识字教学加上了“一勺糖”,学生就能品味到芳香醇厚,甘甜润喉的“咖啡”。
  四、坚持开放性:由课堂走向生活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购物时,物品名称、说明等罗列其上;校园文化设施,街上的广告……似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因此,要开放识字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开放识字教学过程,在互动中识字;开放识字教学评价,在差异中识字。这样学生識字量会大大增加。
  我指导学生制作“生活识字本”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剪贴成册,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每周设立“识字交流会”,交流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认字,汇报识字成果,评比“识字大王”,让识字教学真正走向生活。
其他文献
案例一:巧妙引入乡土资源,促进学生有质量地朗读。  教师执教《植物妈妈有办法》  师: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农民把大豆种到了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大豆。有了农民辛勤的播种,才有了丰收的粮食堆满仓。可是老师很奇怪(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种子):蒲公英、苍耳的种子没有人替它播种,为什么也能长遍山野?植物妈妈用的是什么办法?  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思考。  师:谁读懂了刚才的问题? 
期刊
一、明确概念  明确概念是辩论赛中立论的第一步,立论立得深、立得稳,就不容易被反驳。同时“议论文的深刻性要求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考方式。培养学生深刻性的思考方式,教师可以从锻炼学生的写作立意入手,提高学生作文立意的准确性,进而才能使学生朝着准确的方向进行写作,体现文章的深刻性。”辩论赛中破题立论的步骤是提取题目中的关键字,解读关键字的定义,然后再确定辩题的讨论范围和比较标准。如经典辩题《
期刊
一、涵义  1.什么是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对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大任务。探究能力,作为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建立假说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能力、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等。  2.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
期刊
我们来谈谈《生命文化》这本书。这本书不是生命文化的课本。生命文化的一课之本是高清生命纪录片。而这本书,只是课本的目录和菜单。学生可以像上餐馆一样,自主选择今天这一顿的精神大餐。  这一套生命文化的课程,是对科学教材编写的冲击和挑战。这些纪录片发现了新的生命奇迹。很多科学家和教材编写人,对于这些新的发现十分陌生。所以他们以前只靠阅读文字材料来编写的教材,就不再具有权威性。我们现在把科学课本、语文课本
期刊
为了课堂高效,我尝试着微写作与教材巧结合,努力做到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有效指导孩子们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创新。然而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每一堂課孩子都能有一两项收获,老师在微写作教学中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是很大的进步。  我努力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
期刊
我们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常常会苦口婆心地提醒学生:写作文要尽量地写真事、抒真情,但是我们却又常常无奈地发现学生作文中雷同的虚假的表达。关于作文要抒发真情实感的问题,我常想起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栏目曾与观众互动的一个话题:作文教会了中国人说谎吗?多数观众发短信表示支持这个观点。  这个问题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起初我觉得这个说法十分的荒谬,中国人说谎是作文惹的祸?如果我们从此不要求学生写作文了,那是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短跑运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相比之下,国外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提高幅度更大,我们与其差距正在逐渐被拉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短跑运动训练实践中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我国的短跑运动水平,逐步缩小与世界短跑运动水平的距离。  短跑运动员下肢各肌肉之间的协调、平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短跑运动员的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难关。那么如何带领学生轻松闯过难关,乐拼乐学乐其中,对汉语拼音运用自如呢?我已多次教过汉语拼音了,虽然每次面对的学生在拼音基础和学习能力上不一样,但方法也大径相同,都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充满情趣化,收到了颇佳的效果。  一、大量采用直观性课件教学  由于汉语拼音无法进行实物直观,所以它的直观性教学的开发,其实就是精心制作课堂课件。我们把23
期刊
摘要:积木建构游戏广受小朋友欢迎,它是利用积木进行游戏,以搭建为主要活动方式,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对不少教师来说是个新课题,本文通过积木种类及特点、积木建构游戏的作用、建构游戏的指导存在问题,对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积木建构 幼儿 教师 指导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谈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
期刊
律动课是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必修课,是根据听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专门针对听障学生的特点设置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律动教学,让听障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听障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听障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律动课是听障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听障学生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律动课的教学,能够使他们逾越心理障碍.那么,怎样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我们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