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圩区镇稻11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
  摘 要:2010年、2011年白湖种子公司引进镇稻11,并繁育200hm2,摸索出了该品种在白湖圩区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镇稻11;白湖圩区;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96-02
  1 基本情况
  1.1 品种来源及产量表现 镇稻11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武运粳8号育成的优质粳稻品种。2010年白湖种子公司引进镇稻11繁殖了12hm2,单产达到8133kg/hm2,2011年扩大繁殖面积,达到142hm2,单产8 105kg/hm2,较白湖农场常年种植的秀水系列粳稻品种增产300kg/hm2,增产5.8%。
  1.2 栽培特性 镇稻11号株高110cm左右, 穗型较大,抗倒性较强;全生育期155d,分蘖力中等,后期长势较好。有效穗266.9万/hm2,每穗实粒数133.1粒,结实率90.8%,千粒重26.2g。总叶片数19叶,6个伸长节间,叶色中绿,叶片较挺。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中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
  2 高产栽培技术
  争取有效穗数270~300万/hm2,每穗实粒数120~130粒,千粒重25~26g,理论产量8 100~8 800kg/hm2。采取育秧机插高产栽培方式: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提高栽插质量;通过叶龄调查,掌握水稻的生育进程,应用叶龄数据来指导肥水运筹和田间管理,推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最高茎蘖苗数控制在450万/hm2左右。主攻穗粒数和粒重,实现高产目标。
  2.1 培育壮秧 (1)壮秧的标准:秧苗个体茎基粗壮,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健壮,无病虫危害,株高12~15cm,叶龄3.5叶左右,根系盘结良好,秧块长58cm,宽28cm,秧块泥厚度2.5~3cm。(2)措施:实行机播无纺布覆盖技术育秧,秧龄15d左右,叶龄3.5叶时移栽。5月8日播种,播前晒种1~2d,脒鲜胺和杀虫单浸种,采用日浸夜露法,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科学配比营养土—备好的干湿适度的细土,于播前7d左右混拌旱育壮秧剂,一季稻按旱育壮秧剂(中稻型)与细土1∶250的比例均匀混拌配制成营养土。降低播种量—根据镇稻11的大田用种标准,确定适宜盘播量,每盘播芽谷175g(干种子135g)。大田用种量干种子52.2kg/hm2。播种前必须保证填充的盘土厚度不低于2cm,播种后淋足水,盖土厚度一般为0.5cm,以不露谷粒为宜。暗化培芽—培芽时间视播种时温度条件而定,一般掌握在2~3d,芽长1~2cm。及时覆盖—种盘地摊后,立即覆盖无纺布,塑盘摆好/畦即覆盖/畦。操作时,沿着秧畦平铺无纺布,边铺边在两边压土,确保覆盖平直、严实。覆盖期间无需施肥、施药,以隔离灰飞虱。适时灌排水—无纺布覆盖后,应立即灌水(以不上盘面为度)湿润秧盘,秧盘吸足水后应迅即退水。之后,在无特别干旱的情况下,一般无需灌水。降雨应立即排除积水。炼苗秧苗移栽前2~3d,选择在傍晚时分将无纺布揭去,进行炼苗。同时,进行施肥、施药作业,做到带肥、带药下田。施肥标准为尿素45~75kg/hm2。施药种类为防治灰飞虱的长效杀虫剂以及预防病害的杀菌剂等。
  2.2 适期栽插,保证质量 5月23日前栽完,9月5日前后抽穗。机插大田行株距为30cm×12cm,27~28万穴/hm2,每穴4~5苗,基本苗105~120万/hm2。保证栽插质量。栽插时调好机插速度,应做到行直、穴匀、棵准,插秧深度不超过2.0cm,空穴率控制在3%以内,不漂棵。
  2.3 合理肥水运筹
  2.3.1 肥水运筹应坚持以下原则 (1)肥料运筹:本田施肥总量为N∶P2O5∶K2O=270∶94.5∶135(kg/hm2),其中基蘖肥∶穗肥=7∶3,即基肥45%三元复合肥450kg/hm2,分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于栽后10~15d结合化除施尿素90kg/hm2,第二次于栽后25~30d施尿素120kg/hm2。穗肥于倒4叶(叶龄余数3.5叶)时施45%的三元复合肥150kg/hm2+尿素75kg/ hm2+氯化钾105kg/hm2。如果叶色偏淡、群体生长量偏小,可于倒2叶(叶龄余数1.5叶)时补施保花肥,但施尿素不要超过37.5kg/hm2。水稻分蘖期、孕穗至始穗期可增施叶面肥,尤其要增施锌肥。(2)水浆管理原则:坚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原则。
  2.3.2 栽插及分蘖期田管(3.5~13叶期) 此段时期田管目标是促进水稻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适期够苗。机插秧缓苗期较长,一般为7~10d左右。亦即3.5叶左右移栽,5.5叶左右开始分蘖。充分利用好缓苗期,促进早活棵,快分蘖,有利用促大穗。(1)移栽后不明显落黄,返青后叶色转深,分蘖盛期,群体叶色必须“显黑”。当叶龄达到12叶或稍前,总茎蘖数达345~375万/hm2时,叶色开始退淡。分蘖高峰茎蘖数应控制在450万/hm2以内。(2)措施:精细整田,机插前退水并沉实1~2d,机插时保持瓜皮水,机插后阴天可不上水,晴天应及时不断补水。栽后应及时补苗,降低空穴率。待活棵后(长出第1个叶),断水露田,进一步促进发根;待长出第2片叶时,采用浅水勤灌结合断水露田方式。当主茎叶龄11叶群体苗数达280~300万/hm2时,开始排水搁田,当主茎叶龄达到13叶时,无论够苗与否都应搁田。通过肥水管理,在有效分蘖临界期达到上述指标。
  2.3.3 有效分蘖临界期到拔节始期田管(12~15叶期) 此段时期的大田管理必须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本期以控水搁田为中心。为控制无效分蘖和第1节间伸长,群体叶色必须“落黄”。自田间总茎蘖数达到270~300万/hm2时开始排水烤田,多次轻烤田;到总茎蘖数达到345~375万/hm2时控水重烤田,期间遇雨应及时排水。烤田时土壤的形态以板实,有小裂、行走不陷脚为宜。   2.3.4 长穗期田管(15~18叶期) 为攻取大穗从倒4叶至抽穗,叶色须“显黑”,但不能叶色过深,适时施好穗肥,施用穗肥时田间为湿润或浅水状态。采取浅湿交替灌溉方法,田间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灌薄水层,自然落干后,再灌薄水层,反复进行。
  2.3.5 抽穗后田管 抽穗后田管主要是降低空瘪粒,确保穗大粒多粒饱。植株保有3片或3片以上绿叶,采用浅湿灌溉,抓好叶面喷肥、养根保叶。收割前7~10d断水。
  2.4 科学防控病虫草危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确保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
  (1)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重点在于水稻苗期的预防,加大对秧田的灰分虱的防治力度是一条有效的办法。
  (2)纹枯病、稻曲病。做好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保证稻谷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纹枯病的防治可结合水稻害虫的防治同时进行,实行农药的混配使用,以减少田间作业次数,提高劳动效率。稻曲病一般需防治2次,第1次应于水稻抽穗前7~10d进行,药剂有三唑酮、戊唑醇,施药后5~7d再进行第2次防治。施药时应注意用药量,用足水量。
  (3)稻瘟病。白湖圩区较常发的稻瘟病有叶瘟、穗颈瘟和谷粒瘟3种,特别是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对于生长嫩绿、叶瘟发生普遍而又易感稻瘟病的品种,应于破口至抽穗期进行施药防治,可选用药剂有三环唑或稻瘟灵,也可结合其它病虫进行药剂混配防治。
  (4)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均为迁飞性害虫,白湖圩区一般每年发生2~3代。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可选用药剂较多。对稻纵卷叶螟虫龄偏大的少数田块,可适当加配菊酯。如两虫发生期重叠,可以统防统治,即将两类配方结合使用。施药时用水量要足,田间保有3~5cm水层,施药后并保持水层5~7d。
  2.5 适时收割,防止混杂 水稻谷粒黄熟及时收割。机械收割主要防止机械混杂,同时注意晾晒时发生混杂。
  参考文献
  [1]张洪程.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M].
  [2]陆纪元,殷云,杨卫建等. 罗品忠.镇稻11水稻机插定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5):92.
  [3]景德道,刁立平.早熟晚粳稻镇稻1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94-95.
  [4]桑乃军,钱宗华,顾录泉.“镇稻11”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2(2):35-42.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经济的特点。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高级路面,较多采用半刚性基层,同时水泥稳定类粒料取材方便、成型快、早期
摘 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地质灾害不断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为了应对地质灾害,我国的建筑行业目前开始将砖混抗震结构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加固设计,以保障建筑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主要就针对砖混抗震结构的加固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同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砖混抗震结构;加固设计;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地质
摘 要:通过对中烟202、中烟203和豫烟6号(对照)进行氮肥不同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从产质方面来说,中烟202显著优于其他2个品种;豫烟6号的均价、上等烟比例最高;从施肥量方面来说,施4.5kg/667m2的处理总体较好。  关键词:施氮量;烤烟;农艺性状;产量;质量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45-05  氮素是影响烟株生长和发育以
摘 要:庞大的电力系统有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以至于其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实现该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本文进行了研究。文章以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为研究重点,根据该技术的研究现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进行了应用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  一、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问题  1、政府投入力度不大  该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应用
以测量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沉淀反应热效应的热焓法为基础,采用合并带流路建立了测定浸取磷酸中三氧化硫的流动注射热焓法。该法在4.0-42.0g/L范围内可准确测定了SO3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6%,标
黄河特大桥是大准铁路沿线重要的桥梁建筑,随着大准铁路运量的逐年增加,黄河特大桥桥梁病害愈发突出,主要表现为:钢筋混凝土梁裂纹、钢筋锈蚀、墩台身裂纹,混凝土剥落、掉块等,这些
摘要:多孔陶瓷是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由于它具有透过性好、密度低、硬度高、比表面积大、 热导率小及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化工、环保、能源、生物、食品、医药等领域,用作过滤、分离、扩散、布气、隔热、吸声、化工填料、生物陶瓷、化学传感器、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元件材料[1]。  以MgO、Al2O3、SiO2粉体为原料,按化学计量关系配置堇青石试样,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5%、15%
国外种子采后加工处理工艺包括种子加工及种子处理两部分。种子加工主要是清理、精选和分级;种子处理是在种子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和价值的手段,主要包括引发、造粒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静脉溶栓是该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为此作者选择几年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