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某医院自2013年1月-6月之间的所接收的内科病人共计120例,通过随机方法将病人划分为两组,分别60例病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舒适护理,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并且针对实际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舒适护理所呈现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方面,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内科住院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措施,能够促使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提升,并且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焦虑心理,这对于病情的加速治疗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舒适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的;内科病房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处在一个稳健进步的阶段,尤其是对于患者日常护理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开始对于更加科学、有效的舒适护理进行提出和应用,这一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来说,能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为了能够掌握舒适护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本文对于某院2013年1月-6月之间所有接收的内科疾病患者共计120例进行了试验,将其中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了舒适护理措施的应用。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因各种疾病就诊的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在3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6.12±2.09)岁。对于患者的文化程度,1例患者文盲,20例患者小学学历,59例患者初中学历,30例患者高中学历,10例患者大学学历。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病种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以及肝、肾、肺功能疾病等。
1.2 舒适护理管理概述。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护理模式的发展和管理成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管理和护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需求的提高也促使医院需要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这就迫切需要医院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需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进行护理管理。提高生命质量是舒适护理的使命,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最终目标。病人往往因家庭背负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加之难以控制的疼痛焦虑,尽管给予舒适护理,但许多人仍死于严重的疼痛。因此,在对不治之症姑息治疗中,强调控制疼痛症状,解决心理、社会、精神问题是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病人及家庭最好的生命质量。
舒适护理需要家庭的参与,因治疗护理与舒适护理很难界定。希望病人、家庭与健康小组一起建立治疗计划,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家庭的宗教和文化需求,因为病人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期盼维护自身尊严和得到应有的尊重。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的患者,除了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以外,还需要在护理全面的基础之上,针对患者本身的心理、生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生理舒适护理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体位护理、疼痛护理、身体舒适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等,在执行疼痛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护理技术进行强化,保证护理动作的柔和性;而对于饮食护理来说,主要是对于患者的饮食控制进行引导,让患者多摄入相应的膳食纤维食物,同时不同患者要有不同的饮食方案;排泄护理方面,就需要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多食用具有通便效果的水果、蔬菜,并且多饮水;体会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本身要针对患者当前在病床上的体位进行调整,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以及患者自身情况,使用被褥、床垫等给患者创造出一个更加舒适的体位,避免患者内心焦虑感的出现;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引导护理的过程中,要和患者之间构建起融洽的关系,让患者在感受到医护人员温暖照顾的同时,更加听从护理人员的嘱咐,这对于患者本身的病情恢复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在环境舒适护理方面,要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物质环境,要保持好护患关系,减少探视的次数,要保证病房的良好通风。
1.3评定方法
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渗透于具体护理行为中。在护理技术操作时,除以轻柔的手、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体贴周到的服务提供基本舒适护理外,还在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中注重舒适效果的评价。现阶段常用的评定方法是将制定好的调查表交予患者,让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对护理进行评价;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价。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舒适护理所呈现出的患者满意程度,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而在患者治疗期间所呈现出的心理焦虑程度,实验组所使用的舒适护理效果,所呈现出的焦虑心理缓解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措施更加良好。而在焦虑具体评分方面,焦虑程度低于35则属于无焦虑,而焦虑状况一般则是指数在35-55之间,中度焦虑性质的评分则是维持在55-65之间,如果说指数在65之上,就属于重度焦虑患者。从实验组的评估结果来看,共计有:39例无焦虑,21例一般焦虑;对照组评估结果共计有:9例无焦虑,35例一般焦虑,16例重度焦虑。
3 讨论
舒适护理旨在给患者提供整体性、安全性、愉快性护理。舒适护理是对传统护理的延伸,它适用于各种疾病的各段时期[3]。对患者有效运用舒适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获得满足,降低焦虑程度。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科学、全面,科学是指护理人员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全面是指护理的系统性,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上的护理。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给予必要的护理,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要使患者身心愉悦,要使患者对其足够的信任,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該组120例患者,对其中的60例给予舒适护理,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的心情较为愉悦,且对护理有效高的评价,另60例给予常规护理,效果低于实验组,可见舒适护理的可利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从患者的分组实验能够明显看出的是,患者在舒适护理状况下所呈现出的各个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护理方式,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方面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在住院之后,其内容本能上会有所焦虑,而这一焦虑感如果说不使用科学合理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措施进行安抚。那么在焦虑感不断累计的情况下,患者的内心也就会呈现出不稳定的状况,不仅不会对护理工作产生满意,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针对舒适护理进行推广,有着极大的必要性,这方面的发展对于医疗体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秋玉.舒适护理在鼻骨骨折复位术患儿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1(03)
[2]陈丽卿,杨伟花,方月梅,徐小莉.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07)
[3]刘毅梅.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医疗.2011(18)
【关键词】舒适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的;内科病房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处在一个稳健进步的阶段,尤其是对于患者日常护理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开始对于更加科学、有效的舒适护理进行提出和应用,这一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来说,能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为了能够掌握舒适护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本文对于某院2013年1月-6月之间所有接收的内科疾病患者共计120例进行了试验,将其中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了舒适护理措施的应用。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因各种疾病就诊的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在3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6.12±2.09)岁。对于患者的文化程度,1例患者文盲,20例患者小学学历,59例患者初中学历,30例患者高中学历,10例患者大学学历。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病种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以及肝、肾、肺功能疾病等。
1.2 舒适护理管理概述。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护理模式的发展和管理成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管理和护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需求的提高也促使医院需要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这就迫切需要医院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需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进行护理管理。提高生命质量是舒适护理的使命,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最终目标。病人往往因家庭背负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加之难以控制的疼痛焦虑,尽管给予舒适护理,但许多人仍死于严重的疼痛。因此,在对不治之症姑息治疗中,强调控制疼痛症状,解决心理、社会、精神问题是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病人及家庭最好的生命质量。
舒适护理需要家庭的参与,因治疗护理与舒适护理很难界定。希望病人、家庭与健康小组一起建立治疗计划,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家庭的宗教和文化需求,因为病人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期盼维护自身尊严和得到应有的尊重。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的患者,除了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以外,还需要在护理全面的基础之上,针对患者本身的心理、生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生理舒适护理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体位护理、疼痛护理、身体舒适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等,在执行疼痛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护理技术进行强化,保证护理动作的柔和性;而对于饮食护理来说,主要是对于患者的饮食控制进行引导,让患者多摄入相应的膳食纤维食物,同时不同患者要有不同的饮食方案;排泄护理方面,就需要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多食用具有通便效果的水果、蔬菜,并且多饮水;体会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本身要针对患者当前在病床上的体位进行调整,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以及患者自身情况,使用被褥、床垫等给患者创造出一个更加舒适的体位,避免患者内心焦虑感的出现;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引导护理的过程中,要和患者之间构建起融洽的关系,让患者在感受到医护人员温暖照顾的同时,更加听从护理人员的嘱咐,这对于患者本身的病情恢复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在环境舒适护理方面,要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物质环境,要保持好护患关系,减少探视的次数,要保证病房的良好通风。
1.3评定方法
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渗透于具体护理行为中。在护理技术操作时,除以轻柔的手、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体贴周到的服务提供基本舒适护理外,还在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中注重舒适效果的评价。现阶段常用的评定方法是将制定好的调查表交予患者,让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对护理进行评价;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价。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舒适护理所呈现出的患者满意程度,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而在患者治疗期间所呈现出的心理焦虑程度,实验组所使用的舒适护理效果,所呈现出的焦虑心理缓解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措施更加良好。而在焦虑具体评分方面,焦虑程度低于35则属于无焦虑,而焦虑状况一般则是指数在35-55之间,中度焦虑性质的评分则是维持在55-65之间,如果说指数在65之上,就属于重度焦虑患者。从实验组的评估结果来看,共计有:39例无焦虑,21例一般焦虑;对照组评估结果共计有:9例无焦虑,35例一般焦虑,16例重度焦虑。
3 讨论
舒适护理旨在给患者提供整体性、安全性、愉快性护理。舒适护理是对传统护理的延伸,它适用于各种疾病的各段时期[3]。对患者有效运用舒适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获得满足,降低焦虑程度。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科学、全面,科学是指护理人员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全面是指护理的系统性,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上的护理。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给予必要的护理,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要使患者身心愉悦,要使患者对其足够的信任,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該组120例患者,对其中的60例给予舒适护理,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的心情较为愉悦,且对护理有效高的评价,另60例给予常规护理,效果低于实验组,可见舒适护理的可利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从患者的分组实验能够明显看出的是,患者在舒适护理状况下所呈现出的各个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护理方式,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方面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在住院之后,其内容本能上会有所焦虑,而这一焦虑感如果说不使用科学合理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措施进行安抚。那么在焦虑感不断累计的情况下,患者的内心也就会呈现出不稳定的状况,不仅不会对护理工作产生满意,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针对舒适护理进行推广,有着极大的必要性,这方面的发展对于医疗体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秋玉.舒适护理在鼻骨骨折复位术患儿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1(03)
[2]陈丽卿,杨伟花,方月梅,徐小莉.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07)
[3]刘毅梅.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医疗.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