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生、师、技的深度融合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kn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义务教育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建议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把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加强生师信的深度融合是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师、技;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37-01
  一、生、师、技融合的意义
  新课程建议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把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加强生、师、技的深度融合是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英语、美术课堂上利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材料、音频及视频等与本课相关信息,在英语、美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进行整合,生动、灵活、直观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1)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计算机、幻灯机、录音机播放生动、有趣的音频和彩色视频,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如ppt、catoon 等来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计算机具有双向媒体作用,既能呈现教师教的信息,还能接受学生学的信息,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角作用。
  (3)信息技术与英语、美术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以计算机特有的交互方式做到个性化处理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4)信息技术能为英语、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学习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所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靠广大教师的不断操练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融合”新模式。我们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生、师、技的深度融合,才能呈现高效课堂。
  二、生、师、技深度融合的方法
  生、师、技深度融合就是加强师生情感的密切融合,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确保师生共同完成课堂的目标,实现培养学生处理、应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可以使用现在的教学软件、资源,依据教学对象选择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运用在英语、美术课堂教学中。英语、美术教师和学生制作自己的课堂教学课件,有效地展示学生们较难理解或很抽象的内容,通过师生课堂现场进行信息技术的模拟演示,能百分之百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在英语、美术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辅助作用。我们根据课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选用计算机英语、美术课堂测验软件等,让学生们在练习、活动和测验中强化当堂课所学的英语、美术知识,实现了辅导式和微课堂教学,并实现了代替教师进行命题、模拟训练、课堂小测等。
  (3)在英语、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师生通过互联网与课堂外、国内外的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教学策略,会获得大量的社会、生活中的信息。这样,学生既吸纳了丰富多彩的新知识,又拓展了知识。
  (4)信息技术作为提供软件资源的工具,它提供丰富的知识,用相关资源来丰富、扩充教学知识内容,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5)依据课标、教学对象、教材内容,我们师生共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成具有实用的情境教学资源并多次进行利用,以增强学生们对本课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如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踏踏实实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技能和科学探索的策略、路径。
  三、生(学生)、师(教师)、信(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实施
  生、师、信与英语、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要实现生师信深度融合需要以下流程实施:
  (1)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现计算机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在英语、美术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充当的是辅助工具,师生的情感融合尤为重要。
  (2)创建各种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库。学校要加强教学平台和资源库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师生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过程更科学、实效,进而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分配、使用时间。
  (3)加强生、师、技深度融合培训。生、师、技深度融合的难点关键是教师,为此需要上级主管的业务部门对教师实施有效培训:对教师进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方法的培训,对教师进行生、师、技深度融合的模式培训。
  (4)制订可行方案,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修、校本研修,开展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同时,要加强交流,吸收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使得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5)全面推进整合、平衡教学资源。当地政府应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得利有效工具,加大投入,使信息技术落实到每所学校、每个教室、每名教师的每一节课中。
  总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生、师、信的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现代阅读,2011(05).
  [2]詹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价值工程,2011(04).
其他文献
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自然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学校教育则是孩子一生中最根本的教育场所。因此,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对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1)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家长,平等沟通。班主任在完成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家长。这也是对班主任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要求。
目的:探讨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以来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180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型162例,均为GartlandⅡ型[1]以上,屈曲型18
摘 要:高效课堂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建立农村初中历史课的高效课堂,需要历史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理念,树立坚定的信心;结合农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初中历史课特点;在实践中充分挖掘历史课的学科价值,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巧妙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客观实际;学科价值;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26-
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真正引领、点拨、指导幼儿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展科学活动,从而为幼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高效课堂的全面推进,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字词句,到阅读,再到写作,都体现出稳扎稳打,高效推进的理念。然而写作却是令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难题,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如城里孩子,更害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害怕,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手,就是心中有所思想,也无法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教师一提到上作文
语文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文章通过对审美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