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对策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和训练式教学仍旧普遍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数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动态、开放、生动的氛围和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句话更明确地阐述了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那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则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应有之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和必要。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和训练式教学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反复的习题练习,认为通过明确、清晰的讲解和重复的练习就能达到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在面对变换了条件和类型的题目时就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下手。显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应该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更应该是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的引导者。很多数学教师仅注重主导者的角色,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一、不善于对数学教材进行挖掘和剖析
   接受式教学注重对教材的讲解,认为学生能够接受所教授的内容。讲授限于章节的内容,把数学相互衔接和关联的内容相对孤立起来,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活学活用。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教师对教材缺乏充分的挖掘和剖析,没有将相互关联的内容连接起来,没有将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构建。
   二、不能有效揭示数学的本质特质和属性
   在讲授教材和习题讲解的过程中,按照惯有的讲解方式和解决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未注意到题目的特质属性,局限于题目传递的表面信息,而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仅限制了解决的思路,还影响到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更会影响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打开和拓展。
   三、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
   虽然现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对章节的教学重点内容有明确的界定和说明,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不能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讲授课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够突出,大量时间浪费在细枝末节的内容上,不仅给学生学习知识、把握系统性带来很大的困惑,也给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前后衔接带来问题。
   四、不善于运用启发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很多教师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的时间完全由老师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倾听的地位。教师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一方面对教学的目的认知不清,责任心较差。教学的目的并非到讲授完结而终止,而是以学生掌握为目的。也有的教师是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中存在把握不足和引导障碍,这样也影响到学生对问题的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阅读并理解陈述问题的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主要由审题能力,合理应用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组成。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依靠传统的接受式教育和训练式教育是不足以构建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强化对教材的剖析和挖掘,重视数学的本质特质和属性研究,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数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动态、开放、生动的氛围和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1.强化对教材的剖析和挖掘
   数学教师要形成和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就必须经常挖掘和剖析教材,仔细揣摩,反复琢磨,穷根究底,深及精髓,力求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形成对所教内容的深刻感悟。
   2.重视数学的本质特质和属性
   高中数学不能只限于形式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通过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3.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这需要教师站在较高的支点上来认识课程处于数学学科中的地位,换句话说,就是要统领全局,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具体的章节内容教学中,要直接把形式化的定义呈现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让学生参与形式化、符号化和数学化的过程,即由图像直观特征,到自然语言面熟,再到数学符号描述,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文字到符号、从粗疏到严密的构建过程。
   4.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就要求教师引导时注意启发程度的把握,既不可以过于直白,也不能过于含蓄;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启发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不能急于揭示,否则就前功尽弃。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需要注重数学教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动态、开放、生动的氛围和环境,从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因素入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刚刚开始教学时,也是小学生学好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其主要是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一定要抓住小學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理,提前做好备课,将趣味性元素引入小学语言文字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 有趣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56  语文是小学生
车王府是清代外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亲王车登巴咱尔的府第,其所收藏的影词写本是研究语言、文字及民俗的重要材料。通过对影词写本的统计,发现其中大量使用方框号、钩识号等
【摘 要】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技能。我国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正在积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高中生物教学也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旨在通过生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一次深刻改革,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素质.而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贯彻因材施教时要做到:正确处理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促进自主学习;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管理的策略;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  【关键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关系;研究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
利用太空诱变技术对哈密瓜杂种一代种子进行诱变,经田间植物学和生物学观察,发现出现变异,得到了主蔓连续着生完全花、没有雄花的哈密瓜新型资源。
听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经常参与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我们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契机。然而。我们在平常的听课中总是习惯性地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上课教师身上,而很少去关注学生在课
高考填报志愿,对于考生和考生家长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由于受不熟悉招生办法、时间紧张、手头资料欠缺、没有计算机等因素影响,志愿填报不如意的考生不在少数,有的甚至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