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吧化”危机及思考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存在的“网吧化”危机进行思考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吧;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42-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深化与发展,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与丰富,“信息”与“交流”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技的进步带动了信息技术的飞跃,Internet(因特网)则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当中。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充实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而电子阅览室,则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信息载体。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实现:网络资源的查询和共享、网络信息的发布与沟通、学术专业知识量的了解与延伸。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过于地关注网络上的娱乐性资源,将高校电子阅览室做为自己在互联网上休闲、娱乐、游戏、聊天的场所。使高校电子阅览室出现“网吧化”危机。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出现“网吧化”危机之根源
  (一)大学生活的社会化
  社会,是一座大“熔炉”,是一个大“染缸”,同时也是千万大学学子毕业之后的最终归宿。历史的进步带动着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即是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的规模、大学校园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大学生活的变迁则无时无刻地预示着文化的进步与革新。而社会中出现的所谓前卫潮流、自我放纵、狡诈伪善、复杂人际等不良风气,却深深地影响着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大学教育本为锻炼大学生独立学习,自主生活,但管理上的宽松和人性化,却造成了表面上的“安逸”,使得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随意”和“多姿多彩”。
  “同居文化、追星狗仔、午夜生活、网络宅人、密友Party、非主流”等都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活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深陷于阔别高考束缚之后的那一丝短暂光明之中。其中,娱乐和休闲群体为主要。倘若说这些新生事物来源于大学生活,不如说其根究于社会。社会体现着这些,但却不是根源,而是社会竞争、优胜劣汰下的不良产物。部分大学生由于其意识形态的不成熟与偏激,始终没有看清社会的发展始终取决于知识的构成和人才的需求。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商业化
  “想靠电子商务挣钱的都是糊涂蛋,网站就得拿钱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高薪聘请几个骂人的枪手,再找几个文化名人当靶子,谁火就灭谁!网站靠什么?靠的是点击率,点击率上去了,下家跟着就来了,你砸进去多少钱,后面加一零直接就卖给下家了。”这是葛优主演的电影《大腕》里的经典台词,直观体现了社会网络信息资源的商业化这一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已经不局限于资料的保存、查阅与共享,而更多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校园生活。大学生可以通過互联网开办网店及购物,发表音乐文学原创作品,通过网络中介负费找工作,通过网络报名考试等。这些,都是网络信息资源商业化的明显特征。
  但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代表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商业化,也蕴藏着诸多不良因素。譬如:网络色情的泛滥,网络黑客对个人隐私和财物的威胁,网络上各种虚假诱骗信息,充当考试枪手等,都对人们的经济和生活造成巨大的侵害。而部分大学生也涉及其中,成为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三)学生自身素质的层次化
  由于,大学生自身学习知识水平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明确,缺乏参与意识,加之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也就没有了动力。认为混个文凭也是个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等于休闲加娱乐,于是终日忙于打牌、泡吧、交友、而无所事事。此外,另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因忙于学习专业知识,用于提高自身素质的时间相对较少,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了解甚少,不知道应该怎样参与。对社会真伪现象的辨别能力不足,“一心只读圣贤书”,使得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腐蚀。
  鉴于这种层次化差异的出现,大学生更应该加强对自身素质修养的营造,同时坚固学习专业和非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人才。
  二、应该严格地将网吧与高校电子阅览室在本质上划清界线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与“网吧”在本质上截然不同:
  (一)在服务内容上,前者可以检索馆藏书目数据、学术光盘数据、电子书刊、学科信息导航等,而后者主要进行游戏、聊天、视听等娱乐。
  (二)在服务目的上,前者是为拓展服务领域,扩充信息资源,发挥图书馆知识信息窗口作用,而后者是为营利。
  (三)在服务性质上,前者为学术性,而后者则为娱乐性。
  (四)在社会效应上,前者通过大容量的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直接作用于广大师生的学习与科研,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有着专业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后者则通过营业性娱乐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社会知识文化培养贡献效应甚少。
  三、加强对电子阅览室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一)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
  社会网络信息资源一直存在着精华与糟粕。而电子阅览室是高校主要的信息服务场所。由于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及读者恶意或非恶意的非法操作都有可能造成对信息的破坏,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护计算机信息资源,防止未经授权者或偶然因素对信息资源的破坏、更改、非法利用或恶意泄露,以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网络服务的可用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完整性,需要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化和管理,杜绝其安全隐患。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局域网设置、IP端口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设置、ARP防火墙等软件工具,过滤掉危害计算机安全,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网页和网站。定时更新阅览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密切监控服务器运行情况与设置。密切注意学生上网浏览网页的情况,凡涉及到国家安全、恶意政治性网站,黄、赌、毒网站的,应当立即中断禁用其IP地址,同时向公安机关网络监察部门进行联系和举报,防止这些信息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规范和完善电子阅览室相关制度
  电子阅览室一般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然而过多限制和监督往往会使读者使用起来感到不便。制定的规章制度,应以方便读者为目的,不要过多限制读者的行为,努力为读者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图书馆要利用专栏、网页或开展活动,对读者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在处理违章时要尊重读者的人格和自尊心,体现人性化管理;在管理上,就要树立对读者信任大于监督、教育重于惩罚的观念信息服务应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方便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存取,不断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各种功能,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以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取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同时应努力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不能拒绝个性化服务。
  四、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网上信息资源非常丰富,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放松和休闲,但不容忽视的是网络中存在大量良莠不齐、杂乱无章的信息问题,一部分大学生读者因自身素质不高、分辨能力不强、思想意识薄弱、自控力差,极易受到不健康网站的诱惑,沉迷于网络中各种有害游戏中,无法自拔,这都将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积极巡视、软件过滤、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制止和教育,教育读者注意网络中的各种陷阱和诱惑,自觉抑制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教育读者把握上网和游戏的时间和频率,正确处理上网、游戏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电子阅览室。
  五、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在读者服务上需要不断创新,在信息资源管理上需要不断完善,给未来的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永强,裴喜永,王贝贝.现代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与对策[J].知识经济,2009,(3).
  [2]周二春.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3]黃德祥.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6).
  [4]贾颖.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和谐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
  [5]李大林.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探析[J].情报探索,2009,(3).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阵地,我们要抓住有利条件,消除负面影响,牢固树立网络媒体阵地意识,紧紧把握网络媒体宣传导向作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育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网络媒体的主流声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媒体;主流声音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87-02 
期刊
摘 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注重特色办学,在创业、创意和留学生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创业教育逐渐的形成了一套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自身特点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业人才,创业教育成果被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2012年7月第一届电子商务创业班的顺利毕业,标志着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批量教育成果的显现。在这样的校园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本教学团队现状;然后提出“三双”特色软件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及构建途径;接着提出了保障教學团队顺利构建的制度。实践证明:“三双”特色软件技术教学团队的构建有助于改善专任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能力,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出适合企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软件技术;“三双”教学团队;专兼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在高职教育中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和技能的培训外,还应重视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结合辅导员在日常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论述辅导员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提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所表现出的情感特点分阶段开展情感教育工作的策略,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情感教育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辅导员;情感教育;教育模式  中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管理设计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中的运用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一定能够开出更多更有益的理论成果反过来指导实践。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职院校;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48-02    一、绪言  思维
期刊
摘 要:本文对非智力型数学学生困生的转化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对陈静这一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其数学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关键词:学习无能;学困生;非智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51-01    一、前言  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困难,又称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
期刊
摘 要:“最低消费”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其认识也大相径庭,由其引发的冲突也不断上演。本文主要针对“最低消费”条款所产生的利益与缺陷,以及如何平衡展开论述。主要阐述了平衡“最低消费”条款冲突的几种方式,以立法规范为基础,以事前的行政规范和事后的司法控制结合起来,以行业自律和消费者保护团体的监督为辅助,各种手段,互有补充,互相协助,才能使格式合同更好地发挥其能提高交易效率的功能。  关键词:格式条
期刊
摘 要:针对《传感器应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特点,课程组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传感器应用与技术;教学改革;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38-02    《传感器应用与技术》是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电子、自动化、机
期刊
摘 要:基于职业成长的国际贸易专业“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计划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关注人才职业成长内在要求和规律,以职业岗位需求和人才个人发展需求为基本导向,以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鉴定反馈并促进教学,着重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升专业教师团队执教素质,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综合质量和效果的教学模式。  關键词:基于职业成长;“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了四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就这几种教学方法在机械设计基础中如何应用,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几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特点以及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自学指导;类比教学;演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55-02    《机械设计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