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 书韵飘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素养,各家也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笔者在小学任教多年,对这个问题也思考了多年,我觉得能不断提高学生素养,而且这个提高过程伴随学生一生,这件事唯有读书。笔者将开展学生读书活动概括为四句话:激发兴趣,引导积累,强调背诵,写作实践。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人的本性总是趋利避害的,对明知道痛苦难受的事情会有一种抵触的心理,我们总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话,宣扬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不知道会吓退多少人,让不懂事的孩子一开始就把学习和痛苦挂上了钩,时间长了,孩子就对学习产生了抵触进而厌恶学习,视读书和学习为畏途。犹太人把书上涂上蜜让一岁的孩子去舔,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把书和快乐联系在一起。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开展 “共读一本书”活动和“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介活动。“共读一本书”就是家长、学生、老师共读一本书。孩子们发现自己父母,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在读一样的书,议论相同的内容,他对这本书的兴趣就会大增,这就形成了“要想走的远,大家一起走”的氛围。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推介活动是学生从家里拿来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向同学们推荐这一本书,同学们通过介绍选择是否看这本书,看过以后觉得好的话,就把自己的一颗星给他,班级和学校依据每个学生得星的多少,评选出“好书推荐之星”。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点好处:一是孩子们为了得到同学的认可,就会多读书,认真读书,在选择能够受大家喜欢的书的同时,还要对书的内容进行提炼,在给同学介绍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展现出这本书的看点来;二是听了自己同学的热烈推荐,很多同学就想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一睹为快,从而激发了阅读热情;三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图书数量不足的缺陷。
  二、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积累和阅读展示
  革命老人徐特立曾经说过,“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设计一份专门的读书积累卡,积累卡里有字词、句子的积累,也有对阅读书籍的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感悟,帮助学生对所读的书进行深入的思考。另外低年级学生要采取“零任务”或者是“微任务”的方法,避免过早的让他们为了完成积累卡而读书,保护读书兴趣。在读书成果展示上我们要求学生制作读书卡,一种比手抄报形式更灵活、更随意的形式,每周一张读书卡,班级选择优秀的作品布置自己的教室。
  三、开展“童蒙养正”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诵读国学经典是最好的养正手段。《论语》、《道德经》、《易经》等等这些经典传颂至今,历经千年时光,没有被历史淘汰淹没,反而历久弥新,非常有生命力,就说明这是真东西,是人间正道。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十三岁以前这阶段的儿童,正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小孩子记忆力好,可以多背诵;二是理解力差,没必要给他进行解释,总结一句话就是“多读书、不求甚解”。台湾王财贵教授,他二十年的时间都致力于推动儿童背诵经典这件事,他的理论就是让小学的孩子尽可能多背诵经典,老师不去做解释。他把背诵经典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读熟了,读通了,中国没有不能读的书了。中国人只要这四本书读熟了,就能够读经史子集,一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教养也够了。如果还有余力,再读第二等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如果还要更丰富,就是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
  四、写作实践
  在注重学生背诵和积累的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也要有练笔,但总体上要主张学生少写多看,一至四年级的时候在“厚积”上下功夫,不布置过多的写作练习,不反复的训练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啊,体会了什么思想感情啊之类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不会有多深刻多精辟的理解,也表达不出多细腻的感情,只能是朦朦胧胧的感觉和体会。到了五六年级,就可以让学生“薄发”了,通过小练笔啊,课前三分钟展示等等,训练孩子说和写的能力。这个时候经过了四年的积累,他的思维也有了变化,有可写的东西,可说的东西了,再加以点拨,自然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二年级第四册《唱游与律动》校本选用教材中的第三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话色彩的波兰儿童歌曲,是由四二拍和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大调式歌曲,旋律明快舒畅,节奏活泼跳跃,歌词简单深刻,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可爱憨厚的舞蹈形象,适合智障学生边表演边歌唱。本首歌曲计划课时五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四课时。第一课时 "练练",让智障学生掌握本首儿歌的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它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跨学科的“整合性”能够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获得学生与教师的喜爱,但如何立足于课内知识,拓展课外世界,确立实践主题令人深思。可当语文综合性学习遇上了课外阅读,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获得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相融相辅相成  一本语文课本,读写背诵一学期的时代已经
新课改的全面推行,给我们的初中思考带来了很多机会,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这新的教育理念下,搞好初中思品教育呢?希望我们的思品教师能正确把握新思品课标的精髓,努力探索,及时纠正思品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因为事情做错了可以重来,然而学生的成长却没有第二次。因此,教师主导的作用不能丢!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鲁迅先生曾以他们在学习中老师不重视引导为例来形容其必要性:在暗胡同里瞎摸,有些人摸了出来,更多的人终身留在
【摘要】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时局动荡,国家处于剧烈变革之际。为解决国家走向问题,各流派学者争相出谋划策。由于周王室日渐衰微、井田制崩溃、士阶层崛起等背景,引发了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论战。学术界迎来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空前辉煌时期。  【关键词】士阶层崛起 论战 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学者为解决国家如何发展问题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现实教学中一个需要广为考虑的课题,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对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来说是个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经历过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洗礼,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思维模式,这时候的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与否已经层次分明,具体体现在构思,用词,修辞等手法,以及表达情感和展开联想与想象能力方面,这给教学上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影
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教学环节,好比是散乱的珠子,而过渡语则是串联这些珠子的丝线,没有丝线,再璀璨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精美的项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具有启发性、迁移性、感染性的过渡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注重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摘要】教学是一种经验与创新的整合体,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汗水”浇灌那一片属于自己的沃土,而成果的丰俭取决于智慧,并不是只有勤劳,方法的有效才是取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捷径。  【关键词】兴趣习惯合作练习  在教学的路上,我们有很多想说的话,不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素质的提高;不论是习惯的养成,还是性格的塑造,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需求,
【摘要】正如我国的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所说:“高等学校的分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学分类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无法比拟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美国卡内基分类法和中国武书连分类法做比较,拟得出对我国高校分类有益的方法或建议。  【关键词】分类比较原因建议  引言  正如我国的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所说:“高等学校的分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
天空因为飞鸟而绚烂,海洋因为波涛而雄浑,春天因为鲜花而多姿,冬天因为白雪而晶莹,而我的生活,因为“老师”而美丽。我身边的老师很多,但是有位数学老师是我最敬重的老师。  我二年级的时候从农村转入县城,数学只能考60多分。爸爸就给我请了一位数学家教,她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说是家教但没收过一分钱,因为她是我的小婶婶。每到休息日她就会牺牲两个多小时给我讲题。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可她一次又
【摘要】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能动性中很活跃的成分,也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议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