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对双季稻田土壤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hexxj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基于田间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稻田反硝化微生物的调控效应还不甚明确.为此,本研究采用小区试验,通过在双季稻田添加不同量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0、24和48 t·hm-2,分别用CK、LC和HC代表),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技术,研究了生物质炭添加对双季稻田休闲季和水稻季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相关功能基因(调控硝酸还原酶的nar G基因,亚硝酸还原酶的nir K基因和氧化亚氮还原酶的nos Z基因)的影响.由于生物质炭呈碱性,添加到土壤后,可提高稻田休闲季土壤p H 0. 2~0. 8个单位.生物质炭本身含有部分可溶性N,因此,添加生物质炭可增加休闲季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增幅分别达21. 1%~32. 5%和63. 0%~176. 0%,但由于其吸附作用,降低了水稻季NH4+-N含量48. 8%~60. 1%.生物质炭添加增加了休闲季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这可能是由于生物质炭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可利用养分的增加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与对照相比,休闲季生物质炭引起的NH4+-N和NO3--N含量增加,促进NH4+-N向NO3--N的转化,进而增加nar G和nos Z的基因丰度(P<0. 05),同时,生物质炭处理p H的提高促进了nos Z的基因丰度的增加,显著改变了反硝化功能基因nar G和nos Z的群落结构,并以此对反硝化作用产生影响,但未对休闲季氧化亚氮(N2O)排放产生影响.而在水稻季,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nos Z的基因丰度(P <0. 05),HC处理增加了nir K基因丰度(P <0. 05),这也是导致水稻季HC处理N2O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生物质炭通过降低水稻季土壤NH4+-N含量,改变了nir K和nos Z基因的群落结构,而nar G基因群落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土壤N2O排放.综上所述,生物质炭可通过改变双季稻田土壤性质,来影响参与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相关微生物,进而影响土壤N2O排放及NO3--N的淋失.
其他文献
随着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监测系统的建设逐渐深入,工作重点从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开始转向对文物本体材质和残损状态的监测上来。而大殿主要由大量制构件组成且易被侵蚀并已经有
<正>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了“新型牛奶冰点测定仪”的科研成果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乳品检测中心、黑龙江省科委、哈尔滨市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引起了较多的健康问题。为了应对这些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城市健康问题,健康城市、健康社区作为一个策略于20
从法理分析的角度入手,就建设工程中合同风险负担原则、风险负担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作了探讨,并对基于交付主义的建设工程合同风险负担进行了分析,指出交付主义原则的例外,从而